摘要】 目的:通过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进行多因素研究并对主动免疫进行综合评价,以进一步加强对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机制的认识,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率。方法:调查研究病例来自三级医院产房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新生儿是否进行被动免疫〔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分为免疫阻断组、免疫未阻断组,两组新生儿均按计划免疫要求注射乙肝疫苗,产前、产后及新生儿分别取静脉血检测乙肝标志物(HBVM)、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对出院产妇及新生儿进行随访。调查、核对、记录所有相关因素,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母亲血清的 HBeAg阳性或HBV-DNA阳性,新生儿的宫内感染明显高于阴性者。母亲孕期、新生儿出生进行被动免疫对乙肝感染率有显著降低作用。产前阻断 HBsAg阳性组与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无显著差异,产前未阻断HBsAg、HBeAg双阳组所生婴儿宫内感染率显著高于 HBsAg阳性组。结论: 应针对HBV携带者孕妇的高危因素及时进行阻断,可以降低HBV宫内感染率,宫内感染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
职称论文发表网 #l$u2ZfE0$]0`"X2z6U%I0【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母婴垂直传播;免疫阻断
Gr]FYBEO.O/Z0中国论文网H.f8xV"E6BHBV感染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慢性HBV携带者达4亿,其中大多数是亚洲人[1]。他们的HBV感染往往是在新生儿期或幼年期感染,虽然无症状,但其中约40 %有ALT升高。新生儿感染HBV后,约有80 %~90 %可成为慢性HBV携带者,形成传染源[2]。因此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对控制HBV感染流行及相关疾病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中国论文网I&vX(Z!gq ?"n]%I5j)G0 1 对象与方法
i;E2j:@^0!n9b:F*`jy0 1.1 对象
中国论文网!Z_7x"D+S(t&QO$dt%~(cAN$dg5{!b:k)M0 本研究病例来自包头市某三级医院产房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住院分娩的无症状HBV携带孕妇及其新生儿86例。根据母亲孕期是否进行被动免疫分产前阻断组(55例)和产前未阻断组(31例),各组再根据母亲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分单阳组和双阳组,详见表1。
中国论文网wS9R+TAee`职称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ln4G)yd"A:h!M 1.2 方法
中国论文网Zn QEQ tI$t
HYY@%a+B0 产前阻断过程中,HBsAg孕妇自孕28周开始肌肉注射HBIG,每次200 IU,共3~4次,每次注射间隔4周,所有新生儿生后1 h内、1个月注射HBIG 100 IU,并按照0、1、6个月顺序接种酵母基因重组乙肝疫苗,每次10 μg。孕妇分娩前1~3 d及新生儿出生后30 min分别取静脉血检测HBVM、 ALT、HBV-DNA。随访病例67例,产前阻断组:单阳组28例、双阳组16例,产前未阻断组:单阳组21例、双阳组10例,随访新生儿于7个月再次检测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阳性为宫外感染病例(产时感染或出生后感染)。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特征(略)
:u Nm2i{J
L
Gz09qfk;z$jd+|Xp0 2 结果
中国论文网"n@O8Bk@sH中国论文网\ X*?/\n;p4j 产前阻断双阳组发生宫内感染2例、发生率10 %,产前未阻断组双阳组感染4例、发生率40 %;产前阻断单阳组无感染病例,产前阻断组和产前未阻断单阳组均无宫内感染病例。在同一组内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母亲单阳组与双阳组的血清HBV-DNA的比较(略)
中国论文网SgR"KSSq-P中国论文网A}H+gLdO 新生儿出生30 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结果见表3,阻断组全阴性6例,HBsAb阳性47例,HBsAg阳性2例,HBsAg和HBeAg双阳0例,新生儿的 HBV感染率为3.6 %(2/55);产前未阻断组全阴性10例,HBsAb阳性17例,HBsAg阳性3例,HBsAg和HBeAg双阳2例,新生儿的HBV感染率为 16.1 %(5/31),阻断组和未阻断组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8,P<0.05)。表3 新生儿出生30 min后乙肝病毒标记物“两对半”结果(略)
中国论文网+v+Qc0q _m:N单阳组与双阳组目前所产新生儿24 h内HBsAg或HBV-DNA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见表4。表4显示产前阻断单阳组、双阳组新生儿出生后HBsAg或HBV-DNA阳性率及HBV宫内感染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产前未阻断单阳组与双阳组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 研究对象生后24 h内HBsAg或HBV-DNA阳性及HBV宫内感染比较(略)
中国论文网6q,[|l-j@?
q*l0C中国论文网:q$T9a4B8Qg4_ H 3 讨论
职称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