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 浅谈高职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2010年10月21日 10:48 作者:lunwenchina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教育 职业素质 培养方式 中国论文网_+lOQ4v"WF0g
      论文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契机。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入手,结合现阶段高职学生的素质特点,探讨在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技能的培养及方式。
    m[WDm"kr!|0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业导向就是要求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
    "vKY9Ic GJ@%l U0    一、高职学生应具备基本素质
    G5n*h/LV0SFA0    我 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线厂几作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技能专门人才一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技 能。既有专业理论,又掌握操作技术。而高职教育仅是一个短暂的学习阶段,不可能把将来工作所需的各种技能全部掌握。因此,高职教育在能力与素质培养方面应 有所侧重,要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职业素质与能力培养。 中国论文网vI-}[(E;X"q6@)vJ hB
        基本素质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对企业用 人倾向的调查表明,相对于职业能力水平来说,企业优先关注的是学生的道德品质、合作精神、吃苦耐劳、规范严谨等基本素质的发展。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与心 理素质是学习与一作的基础条件。鉴于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具有个性特征强、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特点,加强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尤为重要。
    s/~$WBbz)L0    职业岗位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主要岗位操作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应用基本工具的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职业岗位能力高的学生无疑更具有就业竞争力。
    9F0]A)} Ym4K?0  应变能力方面,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自学能力是基础。随着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高职教育对职业的预期常常会出现偏差、失灵的现象。这必然要求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岗位变 化。创新能力是核心: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急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全而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 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竞争与合作能力是关键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事业上能否成功,除了能力、机遇外,更要看其有无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另外,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专业分下越来越细,如果没有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同样不会成功,所以,高职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能力,学会与别人相处,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树立“双赢”甚至“共赢”观念
    RZ(z$`*n2PX0    二、高职学生现状分析
    ,_L Q7T-~y!v0    高职院校的生源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即毛校生)以及五年制的初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源的年龄比前二者平均小=四岁,可以看出高职院校生源类刑复杂、学生年龄差异较大。
    /L%D;c/sJM7\ L0    日前,社会对高职教育存在偏见和错误认识,导致高职院校生源层次不高、文化基础较差、整体素质偏低高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这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而日言易受到不良社会习气的浸染。
    6]p.cD)orowe0中国论文网A1_M'Nr/J
        高职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或不够成熟向成熟或比较成熟转化发展的阶段,具有思想活跃、积极上进、个性特征强,但心理素质较差的特点。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强烈的锻炼意识,但易受社会上一些旧观 中国论文网 f+k(QVS
    念误导,产生自卑感,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无所适从,甚至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Ta k&}P6kd;tB?0三、培养高职生职业素质及方式 中国论文网5x E+O,sKA%lW@[
        1、基本素质培养 中国论文网,tH1u [.A,B5E]
        主要通过文化基础课、日常管理以及课余文化活动等,有计划、有步骤地 实施。通过文化基础课、团队活动以及讲座等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通过日常管理,遴选、培养学生干部,让他们以自 己的品行树立威信,成为同学们参照学习的榜样,带动大家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兴趣、有特长的同学,参加讲演、歌咏等文体比赛活动,展示特长、 培养自信,逐渐提高素质和能力。
    ZI$w`4p3];W k d.f J)Z0    2、职业岗位能力培养 中国论文网8i9imnq3}:C
        主要依靠专业课学习、课程设计实训以及顶岗实习下力面循序渐进地进行。
    'cw8oJ!S$c@_x0    新 学期主要开设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学习们一基础。期间,可邀请在本行业内拥有一定影响的成功人士为同学做专题讲座、座谈, 使学生对专业前景和应学习掌握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人第二学期,将逐渐接触到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这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的重要 时期。因高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教师在讲授专业课和专业技能课时,应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教学创新,不能千篇一律地采用“灌输型”教学方式。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主要有:一是案例教学。二是行为引导教学。二是学生助教小组。四是研究性学习。
    e,o4u!es,\0    3、应变能力培养
    6L's Y2Iag$]+q0    应 变能力是高职学生最需要具备但又最难以培养、难以量化考核的一种综合能力。无论是专业课和技能课学习阶段,还是顶岗实习、毕业设计阶段,都应注重培养学生 的应变能力。教师的教学工作,不仅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运用案例教学、学生助教、引导型教学等方式,甚至采 用学生分析讲解、教师点评总结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4v`PJZ(_ {r4~)C"T0    4、高职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e;|@a0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实践环节,通过一系列的实习、实训,增强学生的实干精神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热情,强化创新意识,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中国论文网4[ ttylw1D.W!g2Q
        竞争与合作能力的强弱是学生日后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通过优秀班级评选、体育或文艺等方面的团体比赛、课程设计分工分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单人竞赛项目、评优选优、干部竟聘、奖学金评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 中国论文网P Nmp aG9w1d4E3f
        总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应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岗位能力与应变能力,而高职学生如果具备了上述能力,基本可以应对工作岗位的要求与挑战。中国论文网Q,H`5Oo#P1F.x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