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2013年12月18日 16:40 作者:王铭
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王 铭
(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江苏 无锡 214437)
摘 要:作业,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再一次重温课堂所学的知识,并将获得的能力初步地加以运用。完成作业的过程是学生一次完全自主的学习,也是一次师生课堂教与学的效果的呈示。
关键词:数学作业;有效性;数学教学一、数学作业的现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直面学生的作业现状,是许多教师深感头痛的事情。调查发现:学生对各科作业的重视程度,数学总是处于最高位的,但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学生对作业的恐惧心理,数学也同样是处于最高位的。能否较顺利地完成作业,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甚至波及其它学科的学习信心。
我们对部分学生的作业的情况作了如下调查
附表:
完成作业情况 完成数量 达到质量 所占比率(%) 耗用时间
很顺利 全部 极少错误 20% 少于规定时间
顺利 全部 少量错误 60% 规定时间
有困难 大部分 较多错误 20% 大于规定时间
不能完成 半数以下 大量错误 5% 不确定调查发现25%左右的学生完成作业存在较大的难,但是,面对这种状况,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过多地在学生身上寻找客观原因,而恰恰回避了教师自身正是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这一事实。我们认为,在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在作业的设计、布置、评介反馈等各个环节上加以思考,才是改变现状,实现作业有效性的根本途径。
二、影响作业有效性的环节及因素
(一)作业的设计准备阶段
1、作业的来源的多元与作业的有效性
就作业的设计而言,对于数学教师来说,主要是从现有的教辅材料及相关渠道获得的资料,对现成的习题加以选择,拼成符合所需要求的作业 ,另外,教师也可对一些现成的习题按一定的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第二次改造,更可对平时积累的一些数学问题加以提炼,设计出一些原创性的习题。可见,作业的设计直接影响作业的有效性。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