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

    2014年12月02日 09:23 作者:唐 媛
    对高中政治教学的几点反思
    唐 媛
    (贵州省威宁县第九中学)
    中国论文网:me0T0l2M z
    【摘 要】孔子曾经说过 :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高中思想政治本身内容的“枯燥”导致了很多学生
    不喜欢学的“尴尬”情况。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几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
    中国论文网-Ne5V,Y0Go{ziX3Q"u
    【关键词】高中政治 教学反思 关注
    中国论文网 h6sWgWT
    曾有一年,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要求各科组长列出课题供学生自愿选报,结果让人诧异不已,整个年段极少有人
    选报政治课题!由此不尽令人反思,这是为什么?难道是所列的课题,学生都不感兴趣,那老师也太牛了吧?难道我教
    学无方,其他的政治老师都教学无趣?这应该不是一个因素引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这门功
    课有或多或少认识上的不足,或是偏差。例如,认为政治距离我们生活很远,生活中他们没感受到,或感受不深 ; 或者
    有人甚至认为政治课就是在“洗脑” ,于是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平时的课堂学习更多的可能也只是出于应付考试的,这
    样学习的兴趣很少,动力不足,乐趣几乎是零,积极性、主动性更谈不上。当然,原因不会只是学生这方面的,跟教师
    平时的课堂教学也会有关系的。本文结合实际,谈几点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反思。
    中国论文网D4p$CHl8jZ
    1.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思想”
    新课程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分为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四个必修模块,这
    些模块统称为“政治” ,准确地说叫“思想政治” 。然而,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这当中的“思想”二字常常被我们忽略。
    我们的教学,因为应对高考等因素的影响,眼里往往只有了这四个知识理论体系,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变成了为思考
    命题角度、设计考试试题、评讲检查督促等机械的事务性的过程。结果显示,学生被迫地强制地学习,再简单的内容也
    成为学习的负担 ; 老师被机械地灌输和检查、督促所束缚,职业的倦怠也始终困扰他们的心灵,这样的大量机械性的事
    务占据了老师和学生们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使得 “思想政治”课,渐渐地失去其与其他学科相比所具有的最大特
    色。怎么办?帕斯卡尔说 : “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思想是政治课堂的灵魂。所以,如果我们的政治课堂能真正
    做到了关注学生的“思想” ,能在学生心灵深处激起思想的浪花,并让学生在这种思维的涌动中感受到生命的高度和精彩,
    那学生将学得轻松、快乐,老师也将教得不厌其烦。

    %OB4~ J(AFWe8ZiSA0
    2. 是否把握好“生活”这个词
    无论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 ,都会相配上“生活”二字。可见,教材的呈现方式已经更贴
    近了生活,说明“生活”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生命力,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最根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
    际” 。可是, 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 一方面,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虽然也曾想讲的“天花乱坠” 、幽默风趣,也曾想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材料、交流学习成果、活动探究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生活,获取知识与认识,但这样“活跃的课堂” ,其考试的结果往往让任课老师汗颜,结果只能望而却步 ; 另一方面,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对于经验不够丰富、知识积累不足、时政热点没能及时跟进的教师来说,往往没能够对现实生活中的合适的材料信手拈来,这样的课堂会显
    得是“知识的填鸭” ,也就难以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吸取课堂教学的营养,从人类整个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拓展
    课堂教学的视野,让他们可以感受、体验一个真实的丰富的无限精彩的世界,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乐趣,引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唤醒他们内心成长的渴望。所以,如果你想让学生经过高考之后,还能对曾经的思想政治课堂回味不
    已,那就得把握好“生活”这个词,不断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具魅力,让自己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和对社会热点有敏锐
    的洞察力与解析力。
    中国论文网u W$z Q3}4},]^
    3. 是否具备一定的亲和力亲和力——课堂教学的智慧,它体现在有效的课堂驾驭
    过程和方法中。真正有亲和力的教师,遵循以人为本,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与学生“平起平坐” ,参与学习,参与讨论,
    一起合作,一起进步。有亲和力的教师不会把个人的思想、观点、 态度、 情感强加于任何一个学生, 更不会用讽刺、 挖苦、低俗的语言评价、 谩骂、 伤害学生, 来维护自己的尊严与威望。记得一次复习课上,有几个男生趴着,那老师看不过去,就把他们叫醒,其中的一个男生,站起来就是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学政治死得早” , 这还不把老师气坏。可她没发火,也没立马辩解, 而是缓缓地说了声“先坐下” , 然后继续上课。离下课的前5min,老师对着班上的同学说 : 我的课,有些同学是赞许的,这我要感激,因为他们让我充满信心,继续做好工作 ; 而有的同学对我的课不以为然、不满意,这我也要感激, 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所以, 我要不断学习,直到你们会更好。话音刚落,掌声一遍。还有一次,新课教学中,一学生放在前黑板角落充电的手机铃声响起,那老师没有声色并俱地追问谁的,也没有当场批评与训斥班上所有的学生,而是微笑地说“真好,我的课还有这么美的音乐伴奏” 。语毕,学生异口同声“老师,您真宽容” 。是的,真诚
    的语言、和谐的微笑、委婉的宽容,这些无形的力量,凝聚了课堂的教学智慧,是亲和力的资源,是实现与学生心灵对
    话与正面沟通的有效形式。它能克服“听我讲,跟我学”单调式机械型的教学,能点亮学生的自信、调动学生的情感、
    呵护学生的成长。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的学习引路人、生活的指导者、人生的方向标。相信没有一位政治老师不想把课上好,相信每一位政治老师都能把课上好,但这需要我们
    不断的反思,反思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
    中国论文网0CyY/DA H
    参考文献
    [1]李宝庆.对话教学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3
    [2]崔晓晖.语文教学民主化探索[D].扬州大学,2003
    [3]宁兆锦.中学语文生命课堂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6
    [4]祁正飞.职高对话型作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