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控的影响
2011年5月24日 10:35 作者:纪战尚,王湘茗,蒋玉红治疗前后的多项免疫功能指标,旨在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础免疫状态及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调控作用。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状态紊乱不平衡; 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结论 防感香袋可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长期免疫调节剂。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药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调控的影响。方法 检测5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使用防感香袋【关键词】 防感香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免疫调控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变异繁多,耐药菌株及条件致病菌的出现使该病西医预防治疗成为难题。我们自2002年至今外用中药防感香袋调控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根据1987年4月成都召开的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制定。
1.2 一般资料
医院中医科门诊患儿,其中男27例,女31例,年龄最大13 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6岁。
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期间,临床确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58例,均为青岛儿童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处方
黄芪125 g、苍术(炒)62.5 g、防风41.6 g、辛夷62.5 g、白芷62.5 g、蝉蜕62.5 g、柴胡21 g、桑叶62.5 g、野菊花62.5 g、鱼腥草41.6 g、花椒41.6 g、川芎41.6 g、桂枝62.5 g、麦芽(炒)62.5 g、砂仁62.5 g、紫苏叶62.5 g、桔梗41.6 g、冰片20 g。
2.1.2 使用方法
将药材净选,冰片研细,其余黄芪等17味中药置烘箱中50~60 ℃烘3~4 h,放冷后粉碎,过80目筛,加入冰片细粉,混匀,环氧乙烷灭菌30 min即得(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制剂室生产,青岛市药检局初检,山东省药检局审验。批准文号:鲁药制字Z0220030133,每批产品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每次取药30 g置于10 cm×8 cm棉布袋中即为1个防感香袋,昼间贴身置于肚脐之上,夜间放置枕边,每30 d更换1次,连续使用3月。
2.2 观察指标
2.2.1 实验室检查指标
(1)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培养前(0 h)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
(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3)PCD凋亡细胞计数:计数200个细胞并计算出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检测培养0,48 h淋巴细胞凋亡率。
(4)血清Fas及FasL水平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
(5)IL|2,IFN|γ检测:采用ELISA法。
(6)红细胞C3b和IC花环:采用郭峰设计的酵母多糖花环试验。
2.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P<0.05定为差别有统计意义。
3 结果
3.1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表1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后比较
3.2 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表2 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后比较
3.3 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治疗前后比较表3 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
3.4 Fas,FasL治疗前后比较表4 Fas,FasL治疗前后比较
3.5 IL|2,IFN|γ治疗前后比较表5 IL|2,IFN|γ治疗前后比较
3.6 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检测表6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检测结果
4 讨论
现代研究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脐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局部皮下无脂肪,血管、淋巴等组织丰富,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鼻居面中,为阳中之阳,是诸阳经交会之处;肺开窍于鼻,肺朝百脉,鼻通过经络亦与五脏六腑相连;且鼻黏膜血管丰富,鼻黏膜嗅觉器官通过嗅神经与大脑皮层相连。防感香袋所选药物多含芳香萜类成分,其含氧衍生物或挥发油借助佩戴者体温形成气体,通过呼吸道吸入与皮肤刺激及渗入发挥疗效。药物经呼吸道吸入,由肺及鼻黏膜毛细血管弥散至血循环,并通过脐渗入药物发挥疗效;药物还能通过呼吸道局部刺激使黏膜分泌免疫球蛋白等,使呼吸道形成局部生物—生化优势,构成初级呼吸道防线,因此可以阻止病毒的扩散[6],且与呼吸道局部抗体比血中抗体更为重要这一观点一致[2]。另外,含有药物微粒的药味通过嗅神经传至大脑,给人一种欣快感,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产生良好调节作用。现代研究发现,除上述吸入刺激及反射作用外,尚有经络免疫作用。所谓经络免疫就是药物通过对经络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功能,经穴的感传自身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生理放大效应,即给予经穴小量刺激,可起到相当大的治疗作用。我们通过肚脐佩戴、头枕防感香袋使药物长期作用经络和穴位,通过渗透进入皮肤,通过调节气血使脏腑安和。吴师机曰:“外治之法,亦内法之理。”小儿防感香袋是祖国医学“内病外治”的典型代表。防感香袋是由《丹溪心法》中玉屏风散化裁而来。药物经呼吸道及经皮吸收,代谢物质经由毛孔等排出体外,相当于中医认为的邪从表解。
反复呼吸道感染属于“感冒”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卫气虚弱,腠理空虚,表虚汗溢,风邪乘虚而入,邪毒留伏,以成外感伤风之疾,邪毒之恶稍愈又作,往复不已,即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我们选用扶正宣肺固表、健脾益气和胃、祛风清热解毒的药物制成防感香袋,患儿随身佩戴即可给药,用外治法解决了治疗慢性病时小儿口服药物困难又惧怕打针的临床难题。神阙穴位于脐中,该穴可联络全身经脉,并通过各经之循行直接影响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脐疗除防治中焦之病外,上下焦之病均可取之。我们研究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多个方面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抑制和不平衡状态,试验结果IgG,IgA, IL|2,IFN|γ,CD+4,CD+4/CD+8,RIT,RBC|C3bRR明显降低,CD+8, IgM,PCD,Fas,FasL,RBC|ICRR明显升高。一方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细胞JAK|STAT途径被抑制,可能阻断T细胞IL|2、IFN|γ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MHC|Ⅱ类分子表达,而T细胞的活化是基于T细胞受体对APC表面MHCⅡ-肽复合物的特异性识别,与MHCⅡ类分子有高亲和力的抗原肽能诱导T细胞向CD+4分化,MHCⅡ类分子表达受抑,基于体内T细胞活化的动态平衡,也影响到CD+8的活性[5]。本研究结果证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细胞活化异常,表现为CD+8表达优势。在本研究中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IL|2,IFN|γ水平及CD+4百分率降低,它们互为因果,最终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研究结果也证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抑制性T细胞功能低下,多克隆B细胞活化和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以及相关细胞因子改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反应(AMLR)表现在数量、质量和功能的降低;外周血CD+3值、淋巴细胞转换率及抑制性T淋巴细胞数量和功能降低,CD+4/CD+8比值降低;CD+4/CD+8失衡,CD+4功能降低,分泌细胞因子IL|2及IFN|γ减少,对CD+8抑制作用减弱,CD+4优势活化,分泌IL|4、IL|5及IL|6明显增高;多克隆B细胞活化,患儿体液免疫反应状态以血清中IgM升高为主,红细胞免疫功能降低,表现为RBC|C3bRR、RIT明显降低,RBC|ICRR明显升高。清除血循环中免疫复合物(IC)的能力降低。另外,IL|2水平下降,对抑制性T细胞的辅助作用减弱,致使Ts细胞的抑制作用不能有效发挥,也不能有效地活化NK细胞,使NK细胞杀伤和抑制B细胞的活性下降,导致B细胞免疫功能紊乱[3]。我们研究的另一个指标凋亡(apoptosis,Apo)或称程序化细胞死亡,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淋巴细胞凋亡在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免疫反应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淋巴细胞凋亡是免疫系统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凋亡过多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免疫缺陷[4]。有资料证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暂时性功能低下与淋巴细胞凋亡过甚有关。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淋巴细胞凋亡的研究报道较少,有学者研究证实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存在T淋巴细胞功能紊乱,且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延迟。相关分析显示,T淋巴细胞凋亡过度与T细胞功能受抑关系密切,其中凋亡因子Fas与其配体FasL(Fas ligand)相互作用是引起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培养48 h淋巴细胞凋亡率与Fas、FasL水平呈正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Fas、FasL水平变化和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高,上述改变参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发病机制。推测可能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因某种机制致血清sFasL水平增高(可能同时伴膜FasL表达增强),诱导T细胞凋亡增多,由于T细胞凋亡过甚,致TH细胞(特别是CD+4细胞)功能低下,导致CD+8细胞功能相对亢进(或增强),B细胞功能过度增强,诱导体液免疫机制介导为主的血管壁炎症。
我们研究的另一个内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和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结果显示红细胞免疫功能中RBC|C3bRR 、 RIT明显降低,RBC|ICRR明显升高。红细胞免疫功能检测结果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明显降低,提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继发性降低,抗原提成作用减低。总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异常所致。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儿红细胞CR1基因组密度多态性分布的膜相表达,除常规治疗外,用一些改善血红细胞膜蛋白合成成分的治疗方法,改善红细胞CR1的基因结构,提高红细胞CR1的位点数量和活性,这也利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
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基础免疫状态是 IgG,IgA,IL|2,γ|IFN,CD+4,CD+4/CD+8,RIT,RBC|C3bRR明显降低;CD+8,IgM,PCD,Fas,FasL,RBC|ICRR明显升高,防感香袋治疗后基础免疫状况有明显改变,IL|2,IFN|γ,CD+4,CD+4/CD+8,RIT,RBC|C3bRR,IgA,IgG,PCD明显升高;CD+8,IgM,PCD,Fas,FasL,RBC|ICR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防感香袋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研究证实防感香袋可作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长期免疫增强剂。
【参考文献】
[1]盛锦云,王运芳,袁壮.第一届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87, 2(4):182.
[2]顾长海.临床细胞免疫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9.
[3]王莉. CD+4/CD+8极化:多因素的参与和调控[J].上海免疫学杂志,2001,21(6):376.
[4]余传霖,熊思东.分子免疫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719-726.
[5]Kapsenberg M L,Hilkens C M,Wierenga E A,et al.The role of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in the regulation of allergen|specific T cell responses[J].Curr Opin Immunol,1998,10:607.
[6]康文运,薄靖远,濮瑞华.防感冒香袋的再观察与开发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1999,15(4):378.The study of immune regulation with anti|influenza Sachet on children w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