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理工论文
  • 畜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0年12月30日 09:53 作者:马卿卿
    摘要论述了畜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其危害表现,提出了解决畜产品安全问题的措施,以期为畜产品安全工作提供参考。期刊论文发表中国论文网FLG'?;J5R0V&Gh
      关键词畜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危害表现;对策中国论文网&{^;a U E
      中国论文网.e:U:Q uDL(hvR.|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之一,食品安全与人类的健康休戚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人们保健意识逐渐增强,更加青睐量多、质优、无残留、无污染、无疫病的安全畜产品。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非常重视。美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公害分析临界控制点”,明确规定了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包括细菌、药残等)的临界值,超标的一律不许上市。欧盟从1998年12月起禁止在养鸡生产中使用螺旋霉素、杆菌肽锌、维吉霉素和泰乐菌素等,且禁用范围有扩大之势。与之相比,我国的食品业综合竞争力不强,差距明显。特别是肉类食品,由于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激素的超量使用与残留造成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中国论文网(Ded6k#D.F+M;^
      1畜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期刊论文发表
    { n`-R{t0  1.1原料污染中国论文网o}?\lh1?'b4kG
      粮食中农药污染与残留问题一直是农产品安全中的突出问题。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伴随着的是化肥与农药的大量投入。中国的耕地面积化肥用量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48%~53%,化肥转变为土壤中含重金属污染源[1]。农药主要是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每年有数万吨施在土地上, 导致农产品中化肥和农药残留较多。以玉米、豆粕为主的饲料原粮中,化肥和农药残留对畜产品造成了药残。我国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查率很高,部分畜产品的残留量大大超过安全食用标准[2]。另外,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会污染空气、水源、土壤、农作物,通过食物链污染畜产品。
    "Z:n}_~ SV0  1.2超量使用微量元素和违禁激素类制品,滥用药物,不遵守休药期的规定中国论文网Hhpo'bG&gxa[
      不法厂家为达到某一目的,在配制饲料和添加剂时,在饲料中加入大剂量铜、锌、砷等微量元素和违禁激素,如盐酸克伦特罗、甲状腺抑制剂和镇静类药物。畜禽产品中药残的90%来源于人为给予的兽药和农药。治疗动物疫病时,不明病因乱投药,超大剂量、超长时间给药,药物配伍不恰当。滥用抗菌素,或允许使用但未能遵守休药期的规定,如土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喹诺酮类药物。中国论文网%Gm~!d'O7xb
      1.3动物疫病
    y ~ G R CY]0  据资料记载,动物患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中有196种可以传染给人,其中通过动物产品传染给人的就有30多种。如人畜共患病中的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结核病、钩端螺旋体、绦虫、囊虫等,还有非人畜共患病如猪瘟、猪肺疫、副结核等不直接感染人,但其分解的毒素会引起人的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食物中毒。中国论文网_ x@0KRSKC)Q
      2危害表现
    'Y8I ~f},V j]3\0  2.1严重危害动物的正常生长
    /x$t&@ d1h/P|0  超量、超时限用药和大剂量使用微量元素(铜、锌、硒、砷添加到饲料中)不仅不能促进动物生长,反而使畜禽发生中毒。重者死亡,轻者器官受损,减缓畜禽的正常生长速度,还影响养殖效益。长期大量投喂某些抗菌素可使畜禽体内病菌的耐药性明显增强,造成严重后果。
    x([4Z!Il {f'E'a0  2.2危害人体健康中国论文网^6?VP`z
      人们食入了含有违禁激素的畜产品后,如盐酸克伦特罗(瘦肉精),会出现肌肉震颤、心悸、头痛、发烧等症状。残留药物中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轻者引起人体皮肤骚痒,重者造成人休克甚至死亡。磺胺类药物还会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出现溶血性贫血等,残留的药物通过畜产品进入并蓄积于人体内,导致人体产生同种抗菌素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交叉耐药性使人类对有些疾病失去抵抗力。一些重金属物质和合成抗菌素药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论文网3r*k@7P3P ~7g7c7[5s
      2.3污染环境中国论文网vu x9lDp qi*mV"R7iZ
      农药中一些性质稳定的杀虫剂,对人和动物造成慢性中毒,这些物质将以原形化合物或代谢产物的方式以粪、尿等排泄物进入环境之中。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对土地、地表水造成污染,有些毒素一旦污染了地下水,很难治理恢复,将造成持久性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约为17.3亿t,而我国工业行业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34亿t,畜禽粪便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3.7 倍,未经处理的畜禽粪尿中含有的病源微生物(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寄生虫卵可在土壤中生存、繁殖,污染土壤和农作物,扩大传染源,引起疫病的传播。有资料表明,在1g猪粪污水中,含有83万个大肠杆菌,69万个肠球菌,还含有寄生虫卵及活性较强的沙门氏菌等[3]。
    *Q-D.l*I:ks} e1e0  2.4限制了出口贸易
    +o g7]Kx9kTv0  据商务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出口的食品、农畜产品受到技术壁垒限制的比例达89.7%,我国近年来肉、蛋产量均居世界第1位,但年出口量仅为总产量的1%。由于食品安全问题,致使出口时遭遇苛刻的技术标准,而难以突破国际贸易中心的绿色壁垒,食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食品出口进行限制的主要借口。中国论文网:C^ uMpjd
    3对策中国论文网 s5A c G%t8E Gr$iK
      3.1从源头抓好食品安全,发展生态养殖小区
    E3^E(L_'Gs-~\0  引导消费者崇尚安全食品。加强多施化肥有害的宣传力度,大力推广有机肥为主的施肥模式。建立有机农业系统,它是指3年以上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只用有机物养分的循环、轮作及合理的耕作方法,得到良好的土壤和农产品。增施有机肥,既改良土壤结构,又提升了农产品品质。畜禽粪肥是极好的有机肥料,可有效地改善和提高土壤肥力,生产出天然的粮食作物。畜禽饲喂这种天然原料配制的饲料,即可生产出不含化肥、农药和兽药的绿色畜产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生态养殖小区(场),按照国际惯例组织生产,根据现有的耕地面积、粪肥的承载量等平衡养殖数量。通过生态养殖小区的建设,促进一家一户分散型、庭院型、经济型的养殖方式向小区化、生态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转变。改进饲养方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针对云南省省情,集约化、规模化饲养和农村千家万户饲养畜禽生产还将继续,要研制推广多种形式处理畜禽粪肥。如在农村建沼气池,粪便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施肥于田地[4]。城郊大型养殖场采取将粪肥转制为有机肥的加工方法,取代部分化肥用量。实行粪尿分开清扫,收集粪便进入有机肥制作机生产,以干成品的形式返还广大种植区使用。使种植业、养殖业得到良性循环,互为促进。
    R;l N5m5^i(zu^"l0  3.2改变滥用兽药饲料添加剂的方式中国论文网 R1_ {j+au
      从生产上,进一步研究药物和饲料添加剂在不同动物体内的动态变化,特别要研究药物在实质性器官中的药动学规律,使用先进的药物检测设备和先进的计算机程序进行数据处理,以掌握药物因畜禽品种差异而有不同的药动学变化规律,为兽医临床用药的准确剂量提供科学的依据。加强兽医行业技术规范的制定和立法。量化用药标准,控制治疗畜禽时的滥行施药,建立健全法规监督约束机制,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做到治疗中用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违法可究。由于药物残留主要是在饲养阶段形成,因此动物产品要严格执行休药期,以减少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在使用上要有据可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有一些药物只能用于畜禽生长中的某一阶段的一定时间。如喹乙醇预混剂,体重超过55kg的猪禁止使用,宰前35d停止给药。呋喃唑酮预混剂,猪连续用药不能超过7d,禽不能超过10d,宰前7d停止用药。氯羟吡啶预混剂、马杜霉素铵预混剂,产蛋鸡禁止使用,肉鸡宰前7d停止给药等,有些药物对某些疾病治疗效果很好,但不适于屠宰前和产奶的畜、禽使用。如磺胺喹噁啉等抗驱虫药,禁用于产蛋鸡,宰前需停药7d;又如泰休菌素,对支原体特别有效,但产蛋鸡、泌乳畜禁用,屠宰前需停药8d。
    9I6z6K:a/W;X0  3.3加强动物产品检测,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8_$B#x3Q;Q Zq/M3F0  建议在云南省的定点屠宰检疫检验中开展肉品的药物和重金属残留以及违禁药品的检测。其检测标准依据农业部发布的《兽药及其他化学物质在动物可食性组织中残留检验方法》和《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执行。使科学养畜、养禽企业和生产者的利益得到保护、认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所饲养的动物做好主要动物疫病的接种工作,要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饲养畜禽,依法检疫、检验,防止疫病传播及扩散,有病的畜禽不准进入屠宰场,对检出不合格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在做好疫病监测、动物检疫、检验的基础上,有效减少各种药物的使用,尽量少用化学药品和各种抗菌素,禁止滥用抗菌素。中国论文网PZH)_9D
      4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8P q&t8J6R!n#U[
      [1] 杨红光.对安全食品生产的几点建议[J].中国牧业通讯2002(1):5.中国论文网 w)V%r kH"yR n0k@
      [2] 胡坚.动物饲养学[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2003.
    G$d$EW2t4B[qM ^0  [3] 赵书广.中国养猪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中国论文网 JpM1t*w,Ed7@
      [4] 朱荣.浅谈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现状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4):96-97.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