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

    2015年8月19日 08:42 作者:陆慧芬
    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中国论文网w:u3i4H6|7\E(S @:M-c
    陆慧芬 嘉兴市秀洲区史志办公室
    N/_B0Vv!GO0摘要: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具有很
    DX(Z8R d0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
    (n(G]4ty/h0就利用红色文化,有机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机渗透学校团队工作,有机开发校本课程,有机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等四方面谈自己一
    L+h8hH9q7~#{0些粗浅的见解。中国论文网j.n ]a/cM'a#bI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团队工作;校本课程;校园文化中国论文网F];~2_$`)}v Ej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
    5K@5QB{W0一艘画舫上胜利闭幕,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此,南湖红船
    1YG.IWur+\3\U^0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更是我们每一个嘉兴人特有的骄傲和荣
    .kU i{ o3{'l({F,a(Y0耀。红船精神、红船文化、红色信仰,让我们每一个嘉兴人多了
    *\Q,I8rB1RsJ0一份红色情怀。红色在中国不仅象征着权威、喜庆、祥和,还象中国论文网S$_{:Ox4OH)v JE
    征着革命,更是一种文化。嘉兴是一个红色文化发源的地方,更
    W4F~!{7o^0应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zv ucm0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9JaES/`bB0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r[&sGCA0Vv*L6l0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中国论文网5b;R8vaK-|Cq
    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的精神,充分发挥革命老区
    QI;oE1p6N&W%IV0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各
    *uF'f |:p0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新时期的嘉兴人在红船光芒照射的同中国论文网2|&M$s5@n NCmcS
    时,也必须多一份责任,担负起红船圣地的那一份荣耀与给予。
    ;k!\&QP3A? h|l0为了更好地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
    FO-Fo{rr f)X0价值观,嘉兴各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理应可以与红色文化紧密、有中国论文网0Z:@FC$fg(o&@
    机的结合起来。将嘉兴人拥有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新一代中国论文网6IQ/?.~WNyY7`*n;X'a
    的学生中不断传承、弘扬。
    ${H6}tOev l6u0一、利用红色文化,有机引导价值取向
    Mw3n5V9J%TeM0历史是一面镜子,它鲜活地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中国论文网S!P0S7B8F
    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
    !lM"a0q.gB b0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邓中国论文网M2l:NuS;I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中国论文网T;Al qM
    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
    8u+o Um3f`!q @0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2]随着改革开
    &kB&th jd0放的深入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精
    d)o9Z gbyy\([ v0神风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的一代崇尚个性和中国论文网0YH9@N%Y/G o j
    自由,部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
    [pzM:V^Pe,^`U0倾向,他们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和自身需要而置组织纪律、集体中国论文网/M K.y6{N n
    利益于不顾。如何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中国论文网B:? Gs#F
    生观与价值观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m;b VQ+bn)[i[4_0嘉兴是全国的一个红色基地,开发红色文化就要充分发挥红
    ,nv+w~jEo6Y0色基地的作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各种丰富内涵。学校可以开中国论文网2n jh+d].YqER;{6N
    展“追寻烈士的足迹,了解烈士的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让青少中国论文网yZY2N(@
    年了解革命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残中国论文网tIZ }&k+MQ-s W
    酷斗争,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生命垂危的关头,也毫不动摇自己的
    ]"_N]2w%nt0理想信念等,对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的材料来感悟可歌可泣的壮中国论文网0g N(pM#dPX
    烈史实, 使学生们在学习英雄的活动中受到革命理想、 顽强意志、中国论文网+K7I{/J j:A1e
    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使革命先烈精神深
    h'P1v0? q0深地根植于学生们的心田,并在实践中不断光大。
    2[b(ac(L/L,m0二、运用红色文化,有机渗透团队工作中国论文网s)v;ZAuvO GM
    红色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红色中国论文网 wj _d;Z'S1o\
    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文化主旋律,中国论文网5j7X,n:?i#H U.|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青少年处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中国论文网 B]$D5i]:|
    性,用红色资源进行教育,不仅可以促进他们当前的健康成长,
    ${$K*Oz-b6f G;m:`,m0还能影响他们一辈子,塑造他们的未来。红色文化是革命理想信
    9Mq7w"x$I(\;X0念教育的直接载体,学校可以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各种团队活
    8H SJO2edJ0动。中国论文网5iV}3z%u|1Y+P2i
    (一)开展系列活动,感受红色文化中国论文网l(W*S4mL)b.Bh
    嘉兴是革命的圣地,红船精神也是我们的红色文化之源泉。
    7N-D P2Vro F#k0为了充分运用红色资源,用红船精神教育好嘉兴的后代,开展一
    E9s['V IX$b0系列的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比如各校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
    &S'P+o Ut,^$i0生,利用团队活动开展“六个一”活动:“办一起红色手抄报”、
    0T.u'l3EH i0F m0“读一本红色书籍”、“讲一个红色故事”、“看一部红色电影”、中国论文网#K2L6w/W'c3c0My;r
    “唱一首红色歌曲”、“诵一段红色诗文”,内容丰富、形式多中国论文网(y)x/He$O`:v4R Y
    样,让红色文化进校园取得实效。中国论文网)^k0li9BbW\
    (二)上好红色党课,接受红色教育中国论文网5A6El]Z.b
    学生党课要体现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实效性。
    Q!Q3_,h'B(C0以情景互动式党课为主,辅以网络党课、微型党课、谈心谈话式
    _)jQ)`.l"P@0党课等有效形式。每次党课要有主讲人,有鲜明主题,有规范化
    .d9H9Y.S;[#} Ey5^!S~y0的教学内容,有新颖的教学设计,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符合各中国论文网;b w thQl/pLI M&k
    类学生心智特点,易于为学生所接受。小学以寓教于乐为主要形中国论文网ivXW y9A
    式,主要通过红色中队活动,在听红色故事、红色讲座中明理。
    7u,A2I"d;S4~y,l0中学以情理交融为主要形式,在初中阶段上好基础党课、在高中
    Z@{'mA Av0阶段上好标准化党课,系统化、分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党
    cq` DzCR0的知识教育。学校党支部与小学少先队大队部和共青团支部联合中国论文网L2pGm] M
    开展活动,专门聘请曾经参加过解放战争的革命前辈,为全校师中国论文网Xg$eu ko^|oP j
    生上好生动的党课,让广大师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4K-EFxnc0(三)走进红色基地,弘扬红色精神
    EOJ+C Xw#D0嘉兴南湖作为党的诞生地,每一个嘉兴人都为之自豪。南湖中国论文网1Z[4aD A3YXTX[
    红船、南湖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沈钧儒先生纪念馆,还有位于
    j!M)zt(^5L?\0秀洲区新塍镇的嘉兴地方党史陈列馆等红色革命基地都可以作
    e)A FMJJ+k0为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教育实践基地。
    "A#^fu8s4n*Z2WZ~0学校应积极争取各县区地方政府部门的帮助,利用各种法定
    :d1gE0\&q\NQX0节日,传统节日,革命领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历史人物的
    Rw'idlR0诞辰和逝世纪念日,建党纪念日、红军长征、辛亥革命等重大历
    -z0rn2a5Rc8^,A4ff,s0史事件纪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杀”等国耻纪念日,中国论文网u aHY \d1P
    组织开展开展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遗迹等教育活动。另外中
    %j.qJ%Uc \o$Jh7~0小学生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
    !e qT#k'P;d)~0也可以选择在嘉兴南湖、烈士陵园或地方党史陈列馆进行,在特
    "wd-]^w!p0殊的红色基地,接受特殊的心灵洗礼,留给学生不仅是深刻的记中国论文网0V*xQhdV,k#q
    忆,还是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通过走进红色基地的活动,使学

    生们通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亲身感受辉煌的革命历史,
    /D GFLXwm A L0L0让他们为革命前辈的光辉业绩感到无限崇敬,从而产生接受和弘中国论文网.E*O'o,Zjq
    扬革命传统的内在动力。中国论文网LAzz:S
    三、挖掘红色文化,有机开发校本课程
    B7j!p@&G0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设置成了一个新
    5G#SWu1s#f;y?4L0亮点。对早期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否定,使人们转而
    @+v@F%t^a5nt5K0寻求一种扎根于基层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开发。《中共中国论文网eLfXLfC*y C'P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中
    #cL~dTA*d(Un0小学都要有自己特色的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基地和乡土教
    @nz7P na](?0O_0材。结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际,立足于嘉兴地区乡土文化资源中国论文网,NlP9x3FS_
    和红色文化资源,各学校可以开展挖掘红色文化,富有校本特色
    aT Slm]&`+N M0的课程开发。比如嘉兴一中实验学校通过对“红船文化”和马家中国论文网!p.}+XN8O
    浜文化的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对推动嘉兴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
    ~7TkSb?E q0历史意义。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对红船文化的研究,使学生了解中国论文网D@;}pY2f ~e-\
    了嘉兴的地理位置,了解了在长三角的重要地位,了解了嘉兴的
    UV`(w:i7K0经济、文化与外交,了解了嘉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前景。作为坐中国论文网D6eJ2x"N)^
    落在南湖之滨的一中实验学校,如此近距离接近红船,更有义不中国论文网/kk fv Zbn!w
    容辞的责任,更加牢固树立“为红船增光彩”的意识,宣传红船中国论文网i{e@3m@%g#e
    文化,做自豪的嘉兴人。中国论文网!QO Pv["qo
    通过引导学生对家乡的认识,通过对这些革命历史的学习,
    A1Af oK2R |0学生都感受到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培养了青少
    %S7vjg M R6M/~(g0年以爱家乡,爱祖国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对树立正确的理想中国论文网'Zn {"U&\g1M/n
    信念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国论文网A%Ado:e(U~w
    四、依托红色文化,有机打造校园文化
    { P'oHBAULM0作为一种潜在的隐性课程为主的校园文化,在对学生的思想中国论文网;|%R:e8D;E?.u
    品德教育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 具有情境性、 渗透性、
    f$O/b%ef2~0持久性、暗示性和愉悦性等特点。校园文化正是以它形象直观的
    9W.Ta8sC0表达形式,把思想教育寓于各种具体可感的情境之中。校园文化
    #`S%k6Y8]Z(p2d0的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学校健康向上的精神因素以及优美的物质
    -kONKm;_/qS+J0环境所施加给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感染、熏陶而实现的。
    m h h*Fa#z0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将它们请进校园,甚至请
    #m Yt9yD u4?0进课堂,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能丰富校园文中国论文网!Ou(v%Rf P'j lW0g'v*Q
    化建设,更能促进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开展校中国论文网lLr9Zw0P
    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学校还可以利用围墙、教室、楼道、柱子、中国论文网c;i Q8xh$|5A[9q
    长廊、橱窗来布置宣传红色标语、红色革命基地简介、革命英雄中国论文网5@k(W;o%Cu,_
    人物介绍、 举办 “红色” 图片展。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
    Cq/l(W/P;o"M0年,由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委文献研究室等单位联合编辑发行的
    $z.l7U}a0《毛泽东在浙江图片集》。像这样的图片资料学校可以与市区党中国论文网)dM&[ v XA4}
    史部门取得联系,将这些珍贵的图片在学校橱窗展示,让学生进中国论文网!w&JD-`JF8^
    一步了解了毛泽东同志关心浙江的建设与发展的历程,亲眼目睹
    !_;S~HT%]0一代伟人的革命风采。中国论文网-wy`!Z BMc
    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邀请展览馆、博物馆、历
    u8GTX]@(zQ|$i0史遗迹单位来学校举办专题活动,如在庆七一时,嘉兴南湖革命
    F$B+M L\5?*N8n0纪念馆举办“复兴之路”和“辉煌征程”中国革命精神图片联展,
    ,hp]j+W As h0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展览, 让学生通过文字说明、 人物照片、中国论文网\!@Vy&ia
    实物及场景照片等了解共和国的光辉历程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1i"[lb2J T*z5J0命家的丰功伟绩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由理想变为现实的过程。以
    a~-m](d~F&h:y0及了解嘉兴、井冈山、遵义、延安、石家庄五地革命精神涵盖的中国论文网m$~7S5C;eg@l }5\
    历史事件和人物,使学生们对中国革命精神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认中国论文网V*j3U0B*h3_M
    识。中国论文网7l]V*w!qE
    另外,还可利用校园广播或校园电视台,开辟形式多样的革
    5gi a4de:Uz J0命传统教育专栏,举行“听红色故事”、“学红色歌曲”“分享
    (}/C!h2s%n~i1|0红色感言”“推荐红色书籍”等,将红色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
    3A o E m1N?W0R7?0不仅可以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继承革命先中国论文网 @^T.?w8{1oh
    烈遗志、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树立学生建设家乡、报效国家为中国论文网 [.q-Y`A1ojD
    己任的远大理想。中国论文网V@XJ({1Z`:^X:b L
    德育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通过理论的理解与实中国论文网8q/aQ1|5V[
    践的体验结合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不可否认,现在中国论文网%rL.p;i`I E UV[
    很多学校都是采取集体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很少与社中国论文网(e/si!y5MA@b1h;[ y
    会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德育教育留于形式,学生厌倦。而对于从中国论文网$~'l1K.LI'V ?}
    小生于南湖之畔,沐浴着红船光芒成长中的学生,对身边的红色中国论文网t*Rne+Gz&g
    资源更有独特的情感,用好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文化,是学校德
    C1`Z Y+drN0育教育成功的有效途径。一方面红色资源内容丰富、价值永恒,中国论文网/A*J c7Xn-Z)pqD$|
    便于利用,反映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影视、音乐、美中国论文网B#t2_I0dy4|(C h^
    术作品很多,可以直接利用。这些都丰富了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国论文网*[i)vL/`Dz0p"V:b[
    形式,增强了吸引力和说服力,有利于实现教育效益的优化。另
    a*BV3R$e0一方面,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是实践体验,如南湖红船、革中国论文网'tX:AS7H q#| i Nf
    命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地方党史陈列馆等都可以作为学
    7N!P*[C]%IZ*I#a0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能够使受教中国论文网4wk5^&m.Y)?"D}
    育者产生共鸣,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红色资源即为德育教育提中国论文网c `pV+u hu,}"a
    供了广阔的实践体验阵地和鲜活的教材。中国论文网,]b irg0c
    将红色文化有机地引进到学校的德育教育上来,整合了教育
    e(g3I5sgb [3RN0资源,拓展了教育渠道,解决了以往对于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主
    N0a6SB5G0W-e l0义、口头说教、空洞无物等缺点。实现了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国论文网].Uhx#|(l5H
    乡土性,现实性,实用性特点,教育形式的多样化、直观化,加中国论文网PvzI U,|.N@{
    强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为学校
    8c(D z(^-c ~0的思想道德教育开辟了新领域。中国论文网{5j#@?(S,Z4qF
    参考文献:
    LNek|6L vuDP0[1] 发文单位: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b._~2l)p1^5j0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文号:中发[1999]9号.中国论文网?e9o^:_Hl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odY!}0\\h0hG0[3]《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中国论文网jR5x'gl9HT%c@
    见》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31/19/7816593_1606中国论文网3w%b4I;o|1ft
    25713.shtml.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