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
2015年8月19日 08:42 作者:陆慧芬
红色文化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四个有机结合中国论文网w:u3i4H6|7\E(S
@:M-c
陆慧芬 嘉兴市秀洲区史志办公室
N/_B0Vv!GO0摘要: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具有很
DX(Z8R d0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红色文化与学校德育有机结合,既是继承传统和开拓创新的统一,也是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本文
(n(G]4ty/h0就利用红色文化,有机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有机渗透学校团队工作,有机开发校本课程,有机打造校园文化建设等四方面谈自己一
L+h8hH9q7~#{0些粗浅的见解。中国论文网j.n ]a/cM'a#bI
关键词:红色文化;德育;团队工作;校本课程;校园文化中国论文网F ];~2_$`)}v
Ej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
5K@5QB{W0一艘画舫上胜利闭幕,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此,南湖红船
1YG.IWur+\3\U^0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更是我们每一个嘉兴人特有的骄傲和荣
.kU
i{
o3{'l({F,a(Y0耀。红船精神、红船文化、红色信仰,让我们每一个嘉兴人多了
*\Q,I8rB1RsJ0一份红色情怀。红色在中国不仅象征着权威、喜庆、祥和,还象中国论文网 S$_{:Ox4OH)v
JE
征着革命,更是一种文化。嘉兴是一个红色文化发源的地方,更
W4F~!{7o^0应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zv ucm0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9JaES/`bB0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
-r[&sGCA0Vv*L6l0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中国论文网5b;R8vaK-|Cq
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 [1]的精神,充分发挥革命老区
QI;oE1p6N&W%IV0的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依托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发展具有各
*uF'f|:p0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为新时期的嘉兴人在红船光芒照射的同中国论文网2|&M$s5@nNCmcS
时,也必须多一份责任,担负起红船圣地的那一份荣耀与给予。
;k!\&QP3A?h|l0为了更好地让青少年学生从小就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
FO-Fo{rrf)X0价值观,嘉兴各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理应可以与红色文化紧密、有中国论文网0Z:@FC$fg(o&@
机的结合起来。将嘉兴人拥有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在我们新一代中国论文网6IQ/?.~ WNyY7`*n;X'a
的学生中不断传承、弘扬。
${H6}tOevl6u0一、利用红色文化,有机引导价值取向
Mw3n5V9J%TeM0历史是一面镜子,它鲜活地告诉青少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丰中国论文网S!P0S7B8F
功伟绩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爱之上。红色资源正是彰显革命
!lM"a0q.gB
b0历史的新平台、新课堂,其感召力是学校和书本不可比拟的。邓中国论文网M2l:NuS;I
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坚定的信念中国论文网T;Al qM
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
8u+oUm3f`!q@0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2]随着改革开
&kB&th
jd0放的深入与社会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精
d)o9Z
gbyy\([
v0神风貌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年轻的一代崇尚个性和中国论文网0YH9@N%Y/G
o
j
自由,部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甚至存在着严重的个人主义
[pzM:V^Pe,^`U0倾向,他们往往只顾眼前的利益和自身需要而置组织纪律、集体中国论文网/M K.y6{N n
利益于不顾。如何教育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中国论文网B:? Gs#F
生观与价值观已成为基础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m;bVQ+bn)[i[4_0嘉兴是全国的一个红色基地,开发红色文化就要充分发挥红
,nv+w~jEo6Y0色基地的作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各种丰富内涵。学校可以开中国论文网2n jh+d].YqER;{6N
展“追寻烈士的足迹,了解烈士的故事”为主题的活动,让青少中国论文网yZY2N(@
年了解革命仁人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残中国论文网tIZ }&k+MQ-s
W
酷斗争,历尽千辛万苦甚至生命垂危的关头,也毫不动摇自己的
]"_N]2w%nt0理想信念等,对让学生通过这些感性的材料来感悟可歌可泣的壮中国论文网0g
N(pM#dPX
烈史实, 使学生们在学习英雄的活动中受到革命理想、 顽强意志、中国论文网+K7I{/J j:A1e
拼搏精神、奉献意识等多方面的教育,同时也使革命先烈精神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