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干预
2011年1月25日 12:55 作者:曹慧【摘要】 目的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情绪的心理特点,寻找适当而有效地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疗法及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整不良情绪反应。结果 42例伴有焦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情绪障碍得到及时地护理干预,焦虑水平下降。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疾病预后,促进健康。
如何发表论文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情绪;心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伴有复杂的负性情绪体验,而焦虑是出现最早而且最严重的心理反应之一[1]。大量研究证实,心肌梗死后焦虑情绪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功能亢进,还可使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这些表现都可使梗死面积扩大,并发症增多,造成预后差[2]。因此,对AMI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笔者对42例患者的焦虑情绪产生原因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