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及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单独香耖养胃丸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z]O3I/A
J4eR0v0发表职称论文 中国论文网-Nl#\|&q)t'P【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红霉素;香砂养胃丸
8t4@}] OMK%q:y0中国论文网O(k*pVC:U1W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腹胀、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单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繁多,中西药结合治疗成为新方向,多种中西药组合不断出现,我们尝试采用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既能改善胃肠功能,又能减轻药物副作用,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a)_LEWd0k:H1@%I0{2W*tx0 资料与方法
:A&c7}u.n|Z0中国论文网;R.]c%a
?7|w-r0P^*jm 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51.6±12.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8年;有DGP病程0.5~3年,平均1.8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37~66岁,平均(49.1±11.6)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8年;DGP病程0.5~5年,平均1.7年。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具有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DGP临床症状,经B超行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均有延迟,并经胃镜检查排除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全部病例血糖监测示空腹血糖4.5~6.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0~9.0 mmol/L。两组间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4Cg d.p7G0中国论文网pS@4NQYrwx,c6B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降糖治疗同时给予红霉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哈药集团,0.3 g/30万单位)0.6 g加生理盐水250~500 ml静滴,1次/d;香砂养胃丸(兰州佛慈制药,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 g)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对照组:降糖治疗同时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生产厂家及规格同治疗组)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
中国论文网F`0O_h@
B)_'xu_中国论文网uf,kbf 3.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后,空腹8~12 h以后,于2 min内饮完温开水500 ml,立即B超测胃最大截面积为初始面积,60 min后,再次测胃最大面积为时相面积,再计算出胃的排空率,即胃的排空率=[(初始面积-时相面积)/初始面积]×100%[1]。显效:症状完全缓解,胃排空率>90%;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率在76%~90%;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胃排空率<76%。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
中国论文网3}h#hQ.fx&E发表职称论文 中国论文网%H{P6}r.@ m]%y 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中国论文网 `O\`C4{5w}o"{;XJ【摘要】 目的 观察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及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 将6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单独香耖养胃丸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1%,对照组为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中国论文网8X1?#Q0JqiB H2F4P fX6z}DV0【关键词】 糖尿病胃轻瘫;红霉素;香砂养胃丸
%Y6x.|e4rC^'P0中国论文网9[YC4Qw,x 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又称糖尿病胃麻痹,是继发于糖尿病的以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胃动力低下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临床常表现为腹胀、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单种药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不够理想,且副作用繁多,中西药结合治疗成为新方向,多种中西药组合不断出现,我们尝试采用红霉素联合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既能改善胃肠功能,又能减轻药物副作用,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中国论文网}
Y8~6x sl
@\PC.R4W0 资料与方法
~r9i$|cyDr0中国论文网 q fQt5^-O+P[;jB 1.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9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病人66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38~68岁,平均(51.6±12.2)岁;糖尿病病程3~15年,平均8年;有DGP病程0.5~3年,平均1.8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 37~66岁,平均(49.1±11.6)岁,糖尿病病程2~12年,平均7.8年;DGP病程0.5~5年,平均1.7年。本组全部病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均具有餐后上腹部饱胀、恶心、呕吐等DGP临床症状,经B超行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均有延迟,并经胃镜检查排除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变。全部病例血糖监测示空腹血糖4.5~6.5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0~9.0 mmol/L。两组间年龄、病程及血糖控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Xp3f
g5B'x07SCCv%[:kp)o0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降糖治疗同时给予红霉素(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哈药集团,0.3 g/30万单位)0.6 g加生理盐水250~500 ml静滴,1次/d;香砂养胃丸(兰州佛慈制药,每8丸相当于原药材3 g)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对照组:降糖治疗同时单独使用香砂养胃丸(生产厂家及规格同治疗组)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连用3周。
$_)@:k"_jhp&H,e1S0中国论文网7X7CA%@,k` 3.疗效判断标准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前后,空腹8~12 h以后,于2 min内饮完温开水500 ml,立即B超测胃最大截面积为初始面积,60 min后,再次测胃最大面积为时相面积,再计算出胃的排空率,即胃的排空率=[(初始面积-时相面积)/初始面积]×100%[1]。显效:症状完全缓解,胃排空率>90%;有效:症状明显改善,胃排空率在76%~90%;无效:症状未改善或加重,胃排空率<76%。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率。
中国论文网5?$M2Qji(xu`发表职称论文 中国论文网
MUkSjF 4. 统计学处理 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b"Y q:la8g0中国论文网@;l2H`2gt1KH 结 果
中国论文网,I*{.WT1d6?
dn'B6I3Q4@2\-c8l"m^^G0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χ2=5.051,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治疗组31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轻度恶心,5天后自行缓解;1例有上腹部不适,加服硫糖铝后缓解,未发现其他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疗效的比较 [n(%)]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χ2=5.051, P<0.05
"[w[R1wI#H0&o%[ufz,qR0 讨 论
k&?3O(VoCv9U:G-i^0中国论文网-Tz~S2ctw^ 糖尿病胃轻瘫是1958年由Kassander首先明确定义的糖尿病常见的消化道慢性并发症,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方面有关:①高血糖;②自主神经病变;③胃肠激素分泌异常;④食道肌肉收缩异常;⑤胃酸缺乏;⑥胃黏膜微血管病变;⑦胃细胞内因子异常。
L+}m9xqo$LsS,k0中国论文网Od#\P&PmDG2Rv 目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药物有:①胃复安:可 松弛幽门括约肌,协调胃、十二指肠收缩,加速胃排空;但长期应用作用逐渐减弱。可出现神经系统副作用如嗜睡、忧郁、焦虑及锥体外系症状,也可增加泌乳素释放,致育龄妇女闭经及溢乳。②多潘立酮:能增强胃蠕动,改善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的协调作用,促进胃排空,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口干、头晕、皮疹、腹泻等,如果静脉使用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③西沙必利:可以刺激胃窦收缩,促进胃排空,对肠道运动也有促进作用。偶有嗜睡、疲劳、腹泻、腹痛不良反应。④氯丙嗪:该药因为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位性低血压等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局限。近来研究证实红霉素可促进液体及固体的胃排空[2],缓解患者症状,静脉或口服给药均有作用,可用于胃轻瘫的治疗,但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香砂养胃丸是由香附、砂仁、木香、白术、陈皮、茯苓、半夏等中药组成,具有理气、解郁、健脾、止痛等功效,无副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红霉素与香砂养胃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可增强疗效,同时减轻红霉素治疗导致的副反应,病人耐受性好,疗效较好。
c d9m'o Ug
W-y0发表职称论文 vP2ozw:e0【参考文献】
Hh;ux[*wc8hk0 [1]李春涛, 张 烨.2型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症状与胃排空的超声检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3): 2653-2655.
+c%]j1Ve$}0"z
@8T'f)~g"m0 [2]刘 云,孙 岩,薛绮萍,等.糖尿病胃轻瘫的诊断及发病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3):290-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