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汉娜•阿伦特之制作的本质——在劳动、制作、行动中的认识

    2015年10月15日 13:25 作者:落焱霞
    汉娜•阿伦特之制作的本质——在劳动、制作、行动中的认识
    DGZ(G B+~@N2ygV S0落焱霞 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8d{[F6Dz8c0摘要:在《人的条件》中,汉娜•阿伦特从“劳动”、“制作”、“行动”三个方面来划分人的基本活动。在介绍制作的本质中,中国论文网"W0n$ckgA
    穿插着劳动与行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价值体现,这样也更能凸显出制作之为制作的本质,也是证明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为充分的条
    [,XH3q&G$N3Q.L0件。下面就人的三种不同的活动的论述,以期望达到对汉娜•阿伦特制作本质的了解。中国论文网7sg8MZB+X k'Q
    关键词:汉娜•阿伦特;劳动;制作;行动中国论文网"B%f-AHp h![Q*u
    一、劳动:人的基本生存条件
    -y!v%{7Yi!p0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如何维持人的基本生命是人类中国论文网I8vfX(t9p W
    最先面临的问题,由此一种为满足人需要的主体与对象的混合性中国论文网;L%IdRpXg7z@]F
    行为应运而生。
    g6v$Lk?0V5kg5TJ0正如人的生命基本特质,劳动好像与生俱来地伴随在人们的
    G!LYSb G0活动中。在人的生存之需中,生活必需品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
    @.H!knN A0问题。为了生存人必须在这些生活必需品的驱使下从事必要且是中国论文网P-O)[7`t1BhHo
    必须的劳动。这种劳动伴随着整个人的生命历程,甚至可以扩展
    V0H#C6m~1k0到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之中。我们无时不刻劳动着,不管是一种
    1JhX9yNI C%@'c0有形的状态还是无形的形式,我们始终受制于这种生物性的强
    $z$s4?c4K7M(U8Z0b%b0迫,为它在人的活动中奠定了它基础性的地位。中国论文网.HDQ?,C7z`
    由劳动本身跨越到劳动结果。劳动结果作为成品也作为原料中国论文网0U${#ga7FY3H\i(I m2S
    使劳动的结果总被消费,而无法给人留下什么东西,但是“它孕
    rj8a,r._n,ST0育着一种需求:生活的基础是劳动,这股强劲的需求推动力促动中国论文网'^9Be(y*{
    着劳动不断地继续”①p87。这样人类在奴役的角度下,连续着
    {Xre4\"B;U0世界的发展和人的永续进程。在现代社会,也许可以选择工作种中国论文网;Y;jV3nF G7r
    类、工作地方、工作时间,可永远没有选择不工作的理由和自由。
    G`-J].N2R0也就是说,这种使人受制于生活必需品的奴役性活动无法使人摆中国论文网#@m9d!COK
    脱与动物的区别,“至多不过是一个高级动物”。
    )KWW9S#vr aO0那么,如何确定人之为人呢?也许只有当人可以确定自己是
    |P)la&\4\(\C0整个世界的主人的时候,当人可以控制自身行为的时候才可以确中国论文网r`0o_^-un
    定人之为人。“制作”作为人的又一种活动,为人之为人确立充
    p@8{M'E]$l0分条件。
    [,W;qvo5a0二、制作:人之为人的充分条件
    1m?Vr uM+^x0制作,笼统的说就是独立的人通过双手进行的创造活动。与
    8T c9]BCm.}0O0劳动的奴役性相比,制作更侧重发自内心想要去做的一种自发行
    Xh)ljBO&h'a%Nx0为,是面对于自然的创造行为。这种行为之后的结果必然与原始
    jHF1dy^7E0自然界不同,它侧重表现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这种主观性和能
    %|wPV:O&gD l+`U,Q0动性最直接的外化就是人现实的生活环境——人在自己创造的
    M9h3RgR:Fj$E0人工世界中去体现自己的其他特性(生物特性除外),如思想、中国论文网tj[`b-D1I~lh$u i ]
    生产、活动等。这样,制作首先让人产生了一个可以孕育自己生
    I_(K.@ nXlI)~0物性外的其他特性的一个场所。中国论文网!j ED$n$x%Ck X
    在这一场所中,人由既有的东西进行创造,打破原本由上帝
    Nv&y@3nH0创造的自然的东西,建立起一个人造的世界。当然在这种制作过中国论文网d1|c%o$?C"sHEXJh
    程中,有一种先于制作而存在的且在制作过程中伴有重要角色的
    "j zGxQ_0意象(模型)。在劳动中,或许不需要这么复杂地对劳动本身规中国论文网 k,iM9^3j5?
    划,更不需要一种意象或模型来“限制”劳动本身。这样的“制
    d"LB u6a{0作”可以是工匠生产出工具,工具这一对象对自身的改造使其在中国论文网*E:e(n*xu,?H
    工匠的指挥下展开使用。而对于动物化的劳动者而言,工具只是
    &DjAVpy-dB0减轻了劳动负担,而如何使工具更适用于劳动、更有利于劳动似中国论文网+?-E8}0WiG C
    乎永远不是他们所考虑的。在这样的过程中目的和手段遭到颠
    8Aa2A*uF0倒、人沦为机器的奴隶,殊不知工匠人发明的工具和器具是为了
    _%S dp)][@b!pf0创造一个世界,而不是为了帮助人的生活。而作为普通劳动的动中国论文网;f WUK$rx
    物,这样的情形其实都来源于一些人不得不满足的实际劳动。中国论文网!i+_,Ht\1S
    总之,制作,是对人工世界的创造,是人的活动,不同于受
    *rlnfuD)j0于生活所迫的劳动;制作是有意识的思想(意象、模型等)指导中国论文网Lo/v2L7K3tI3^
    下的活动,并且这些思想不会随着产品的形成而消失,是一种持中国论文网s9m o;D0B2?2CA.h
    续的活动而不同于劳动的重复,具体来说,制作是意象的永续发
    0K9`6_wV Gi1s0展,而劳动只是个体生命满足的活动,它永远都无法超出个体的中国论文网"i1U2|;M {*Q
    生命;制作是针对整个人类、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取自于自然,中国论文网 A G6s q*[7aI
    其产品满足着人类,而非单个制作个体,而劳动则是单个人为满
    ,`"M#sY-`;p X&WK)arF0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进行的对于劳动力的出卖。这样,制作就别
    caq M4u$\t#X0于单纯劳动, 也就使人有别于动物, 为人之为人创立了充分条件。
    -jU(H/t3E t5@ eh0三、行动:人的多样性的表现
    RNPXK]x&It:{/[0行动与有明确开始和明确的、可预见的终结的制造和既没有中国论文网%qEm]w
    开始,也没有终结的劳动相比有明确的开始但没有可预见的终
    } If+| B*D`8N0结。这种有明确的、可预见的开始与结束彰显着人存在的价值和
    P Aj| SigF0意义,也表现了人的多样性。但人之间也存在着不平等,那么人中国论文网C}a.q!qW\w
    与人之间就不能互相理解,也就没有了交流的必要,这样的状况中国论文网 I,P(~1h5W3`l
    下,人永远都只能是孤立的,也就无法通过行动来彰显自身,那中国论文网,Pi`'R1t#q(R5a*m@
    么人的多样性就更无从谈起了。综合两者,阿伦特说:“只要有中国论文网 BN8r IyY.s
    关言说,事情在本质上就是政治的”。③p3 言说,使不同的意见、中国论文网tO#NsvCxk
    思想、行为得以彰显,以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达到相互的共存或
    -v I:q'a8V0抑制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被剥削了言说权的就是被剥削了自由
    #B D-}/p8V'U4AQ0行动权,也就是“劳动”条件下的动物、奴隶、动物化的劳动者。中国论文网"NtpcFDI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从事着像动物一样基本生存的劳中国论文网MAe[~
    动,但这里的劳动并非此狭义的劳动,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的劳动中国论文网 Y }q:r5J1J
    有着双向的维度:这种体能的劳动就其个人而言不仅仅满足了人中国论文网&x/l&GS.^N6a#P7A OO
    进行生存、繁殖的生物性能,同时也为人自身的“再发展”创造
    Csh{GZw:wm2xO$?0基本条件;就整个人类而言,劳动传递了交换的可能。这样的劳中国论文网.Qn0~Nq z@N
    动无疑张扬了人的特质,体现人的价值、利益和尊严。现代意义
    ;fcBWa%|%s0上的劳动,我想不仅是维持生命体征的劳动,更多的可能是超越中国论文网ZH(Tm i
    这种基本需求的劳动。如慈善劳动、义务劳动等已不再受到任何
    !t['[b/Z6XQ4g8a0劳动的最基本意义的束缚,而是对自由的拓展。这是笔者与汉娜
    d9~p!`5W&d*@q0•阿伦特的不同观点。现代社会中“劳动最光荣”显赫映在人们中国论文网F7CkQ1d#k q
    的脑里,因为此时的劳动不再是单纯维持自身生命体征的必需,
    e/weA2[|$E8\0它强调的是劳动之于社会的存在价值,也是人在社会中实现价值中国论文网-rpS%I.K\X5b"Bb"e
    的一种手段。就制作与劳动相比较,制作更具有主动性,它受到
    W P6KA\7n8f0外界环境的约束减小,由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选择自己所需要面
    0j5u ]p}u:j0对的生产材料,来解构一种原本存在的状态,并建构出一种更有
    *a"Y0W&_!B _*eOu8R8VY0利于工匠人的生存状态。这样,通过“制作”构建出来的人工世中国论文网2OxTxIp\3abs.Q
    界, 人不但可以创造各种产品, 还可以随意破坏自己制造的产品,中国论文网3c$gk-V:q@ Cr
    使人确信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主人,更是其自身及其行为的主人。中国论文网l BRivpY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2R-d}_5b5xKSOd:M
    [1]汉娜•阿伦特[美].人的条件[M].伊利诺斯大学出版,1958年
    wfBjA4E"lR/h0版,第87页.
    O P5D~h2pFS4}0[2]汉娜•阿伦特[美].人的条件[M].伊利诺斯大学出版,1958年中国论文网v9Hx|7`#E
    版,第3页.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