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用乐学思想打造兴趣语文

    2015年8月19日 08:43 作者:王喆
    用乐学思想打造兴趣语文
    ve#^f N9oI0王喆 吉林师范大学中国论文网5]x.A+]8V{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课上不爱学,课下不重视,甚至有些学生会在语文课堂上做其他
    S }xA G6o8x0学科的习题,这种种现象让人感到困惑,语文学习缘何会处于这样的境地,语文学习为什么会让学生如此的漠视。语文,不仅仅在教中国论文网d*[kt\ g$K
    育中起到考核学生知识水平的作用,更是学生深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层次,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能将乐学
    h} wVu o{L0思想引入到语文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智慧和快乐,对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和自主性将非常有益。中国论文网 x"Xo`#b O6fu8~
    关键词:乐学;学习兴趣;乐教中国论文网&V,Y.tjw!s!u
    一、追溯乐学思想的起源中国论文网| X ]%^O
    在中国,乐学思想古已有之。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孔子在《论
    x$wq |U%r"M&f0语》开篇就谈到了乐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明确的指出
    (T$f@-}ei!v,q/yi{z0学习应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孔子还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n\m ?M/@$sKf0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治学思想,孔子认为,缺乏情感因素激励中国论文网[P*u k/Z%k'dc
    的知学者,不如带有情感因素激励的好学者和乐学者;好学者和
    #| B0lR%K#? v#[0乐学者之间还存在差距,乐学在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方面比好学中国论文网5[A:o dQt
    更胜一筹。学生在乐学中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被激发起求知的欲中国论文网AIX~|k1u~vb+~K
    望和积极的情绪,而这种感受又能促进学生继续学习,实现良性中国论文网}o@%s9mI
    循环。在国外,乐学的思想也受到同样的重视。从古希腊苏格拉
    +~(Hl)Yl:q0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教育实践中,“乐学”思想已经萌芽。著中国论文网7p;n&_$NM5U&d
    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对于乐学也进行过较为全面的论述,他提出中国论文网D\F1SL#X#?A.u
    学校应当是一个“快乐的场所”,应该使学生被一种不可抵抗的中国论文网b9whz]yw^*m
    吸引力引诱着去学习,创设学习者身心愉悦的环境,变苦学为乐
    Jbw9? z7N0C#Q2\0学。管窥古今中外的乐学思想,我们发现这些理论犹如珍宝,至中国论文网|X3V-F+[V-Q{ t3{
    今仍然闪烁着绚丽夺目的光彩。如果我们能将这样的乐学思想引中国论文网%s`d,v3CR"{Ia
    入到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将非常有益。中国论文网[s ?I V8|
    二、学生缘何不“乐学”
    E5[!Y"\x6r0(一)教师围绕课本不展开不深入
    7[!?(LSv F+D(S8r"p0语文教师们常说:“讲一节语文课容易,讲好一节语文课是中国论文网!{M k&F7@&d)R
    非常难的”。语文教学究竟难在哪?语文课难讲,源于它的综合中国论文网 L.Lu ms7n5b
    性,它所涉及的是生活的点滴,有历史有人文有情感等等,要想中国论文网&r.~$Ljl,S&]t
    讲好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苏霍姆
    us L ?Y,j3p hy0林斯基曾经记载过一件事:一位教师教学 30 余年,期间他上了
    z2f6jRJ0一堂非常成功的公开课,有人问这位老师准备这堂公开课用了多中国论文网(o5N+q2go
    少时间,他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是一辈子。”一辈子和终生备
    y,?A$ivqa0课,说明这位教师在教学中长期积累,精益求精可贵精神,所以
    &q(D#nX,Y4oH0他的课成功是用心钻研和勤奋储备的必然结果。为了学生获得一
    f,{a&_J)R do QA0碗水教师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心力准备一桶水,这就是作为一名语中国论文网dY0v#E#tfav
    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如果一个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知识中国论文网+CI&k K#t.q Q&a
    储备就不能对教材和知识熟练把握,更加不可能将知识再加工赋
    #]-J(t.Q(iZ0予新的意义,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热情。
    wiT1cZs0(二)学生被动学习不思考不感受
    4P7}8mXCA @#@#h K'~0语文成绩好的学生从来不是单纯依靠老师教出来的,而是需
    @S*?.HXcmVB9d!P0要学生在课堂和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语文,和其他学科
    4n KV4^-`#z7I*G0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工夫在课外工夫在平时。教师在授课后学中国论文网:N#uN,^5A8E[
    生觉得语文学习也就此结束,不会再去耗费时间复习和思考,更中国论文网(bdh] FN.F
    加不会主动去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知识就这样凝固短短的四
    QOyg)cmXG0十五分钟之内再无延伸,不能不说这对于语文学习是一种巨大的
    W{)g_V3~ny0损失。语文课堂,可以是温暖的,动人的,伤感的,充满想象的,
    ?#l-v0M~ JR0唯独不该是机械的和被动的。教师应该结合自己人生的感悟去讲
    ]LC$X ^9H[6\0W0述,可以带给学生对于生命的领悟,对于生活的向往,所以语文
    -U7Peq;T^[L's0学习更需要学生在课后用心的体会和再次深入学习,在课堂短短中国论文网2FA9MiH6C!F%[ B
    的四十五分钟之内,只能去吸收精华对于细节和外延就需要在课中国论文网e(r'n9x [C-Km)V
    后自己动手动脑完成,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感受语文的魅力所在。
    u*^pa6U~j0三、如何让学生乐学语文中国论文网WkY6PC6@Jg
    (一)正确处理乐教与乐学的关系中国论文网3RAi$x"JU$g
    一个学生在课堂所感知的快乐和幸福最大程度来自于授课
    NBF.[b ANl0的教师,因为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具有中国论文网1Y'J8b+r:xR7`]
    移情作用,没有教师快乐的教也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快乐的学。中国论文网0{J%K_H3C
    在乐教问题上,教师要去不断完善自己的幸福观,提升自己的幸
    {#~H"ae0福的品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有了一位明媚的教
    JS oO m~2GO a H0师相信课堂上也会多一抹阳光。有教师幸福的教也会有学生幸福中国论文网p cU\-kub;Nl
    的学,学习主体对于知识的接纳和感受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中国论文网+}7z0P,Y KAk
    从学生主体出发,创造一种相互尊重、充分合作、愉快互动的教中国论文网FX%EbN#Ti
    学模式,让学生学的有味、有得,才能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学语中国论文网W i?u8G/v6p
    文。所以充分的重视乐教的前提才是让学生爱上语文的良好开
    rl._~7up/x0始。
    @J"mq;C&ssR0(二)正确认识乐学与苦学的关系中国论文网/~j.o#\nFU;w
    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中国论文网 P_Y~_(v8~ ? Yu R
    今人们将勤与苦作为衡量读书人意志和品质的标尺。单纯从学习中国论文网 nN$KPWF Q \
    态度出发, 勤与苦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学习之路不能一味求苦。
    5R,C}#p^5r$o$n2q)fk0改变一个苦字就需要变换一种学习态度,一种方法,构建一种新
    ie{4` @0的一种学习情景。乐学则是希望学生以学为乐,越学越爱,产生
    zK"wL3`)|0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这种良性的循环激发的不仅仅是学习兴趣
    t7OTb1T{x0还有开启以后人生智慧的金钥匙。让学生爱上语文,要让学生对
    7Wmgc-S ?0语文产生兴趣。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不需要留太多冗长复中国论文网;k3k7{"h)i&}h-uO
    杂的作业,相对还是轻松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对知识进行中国论文网'icY:U d#^
    延伸,多谈多讲学生感兴趣关注度高的和社会紧密相关的知识,
    g,sa)|0A| {j]4xB0将这些串入语文教学中,学生也会感到语文的学习是贴近生活
    ^{Y0L/B$ykc*l B0的,有滋有味的。中国论文网8E!PoL5N!FVtF
    于漪老师说: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中国论文网6OW1u ^;i
    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而乐学思想就是让学生自己
    9\i|P{0走进兴趣的大门,喜欢学自主学,不仅增长智慧丰富知识更加锻中国论文网 `4{,g"XKQ1` eGfH {
    炼学生自己动脑思索的能力。所以将乐学的思想贯彻到语文教学中国论文网[8EL/CDi
    中是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vIM_4o|0参考文献:
    S^W?)L F u0[1]韦志成.语文教学艺术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7L.b5pxn O0[2]吴兆基编译.论语.三秦出版社.
    p"m3\] ?#r0[3]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论文网T4c2U7Lg(X
    [4]马荣华.孔子乐教乐学思想在现代的和谐运用.科教园地.中国论文网eI)jh8E5d { ]pN
    作者简介:中国论文网_l5B,HT^!W
    王喆,女,1986年出生,汉族,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