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
2013年9月10日 14:23 作者:张学珍探讨高中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
张学珍(镇江市大港中学 江苏 镇江 212028)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达到高效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目标,同时教师还应该有意识地将精力投入到学生的思想品质、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高上,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实际,为他们创设具有启迪性的生活教学情景,将高中数学教学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不断提高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就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实际;课堂教学
一、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基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
新课标主张以人为本的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教育,立足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特别关注发展学生的个性,构建学生的独立人格,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对此,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必须紧跟新课标要求,及时调整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更新在教学上的理念,跳出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书匠形象,建立起“学生个性发展的辅导者、学习活动的引领者和社会化进程的促进者”的“一身多面”的新型教师形象。一方面,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生命个体的人本精神要求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应该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传授知识的核心地位中跳出来,充当起教学活动中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服务者的多重角色,促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还应是教学的科研者,倡导教师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开拓进取,敢于“标新立异”,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加强创新、补充和延拓,深入生活探究新的教学模式,这与搞好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二、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为重点,搞好高中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
要让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就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更加主动、更加自觉、更加自发地参与到教学的具体实践当中来,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的“再创造”过程,让他们在生活中感悟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不断加深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融合。那具体如何实施呢?一是要结合现实生活,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这样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和意识倾向,激发他们去探索和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教学实践证明:当教师基于生活实践创设具有挑战性数学问题情景时,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激发他们的思维动力。二是要结合现实生活,引领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课堂动脑思考的机会,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入生活,加强动手能力,将动脑与动手有机结合起来,探究生活式自学、互学和讨论。三是要结合现实生活,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学时间有可能非常紧张,但是留出必要的时间,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现实开展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活动,有时会起到让人惊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