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舒兰教授运用白术散治疗秋季腹泻经验

    2011年5月24日 10:46 作者:刘舫 舒兰
    中国论文网_ Y&gq-T z

    【摘要】  总结了舒兰教授治疗秋季腹泻的经验。舒教授认为,秋季腹泻发生值秋末冬初,小儿在“脾常不足”的基础上,复感风寒,致脾胃受伤而致泄泻,故当祛风散寒,利湿健脾。 中国论文网"hmk-Mi"z6W&m;F9S PY0?

    o5`SlF&J5i3]&{0【关键词】  秋季腹泻;七味白术散;舒兰;经验中国论文网E'{/daqOE B.M

    中国论文网5of"zt'h2oq ?wqz

    舒兰教授是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老中医欧正武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舒教授行医2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临证中善于周密问诊,习于体质辨证,精于临证分析。以祛风散寒、利湿健脾为法,灵活运用钱氏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匠心独运,疗效显著。笔者在跟导师学习期间,认真学习并全面总结舒教授治疗秋季腹泻经验,现简述如下,与同道探究。

    /X'oz"C#n hP0

    rWG XbQ0  1察病因,审病机

    %]0\ QtJ&h0 中国论文网;V5HBrh8DH0^ a

      小儿秋季腹泻流行于较寒冷季节,初起多伴有风寒表证,如大便多清稀,色淡或微黄,气味多不重,略有腥臭味,舌多淡红,舌苔多薄白,故可认为风寒之邪是小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其发病突然,其泻如注,肠间雷鸣,呕吐频作,正合于吴谦《幼科心法要诀》所云“脾胃湿盛成水泻,懒食溏泻色多黄,清浊不分溺短涩”之水泻。《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论》对泄泻的病机亦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吐泻者,皆由脾胃虚弱,乳哺不调,风寒暑湿,邪干于正所致。”疾病发生季节值秋末冬初,气候转凉,小儿在“脾常不足”的基础上,复感风寒,致脾胃受伤,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致泄泻作矣,此其病理基础。在西医学中小儿秋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因是轮状病毒感染(占40 %~60 %),故又称轮状病毒肠炎,其次是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肠道腺病毒。各种病毒主要侵袭小肠近端,以十二脂肠和空肠最重,且可波及局部淋巴结。病理集中于小肠绒毛上端1/2~2/3处成熟带有刷状缘的柱状上皮细胞。

    hxibICUj8x;a%a0 中国论文网/^;T5f#B,B?Tp

      2辨证候,巧处方

    4`gNzrgE8o3REk0 中国论文网i[Y U{Hyroi#R.F

      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体质柔嫩,气血未充,脏腑甚脆,略受伤残,萎谢极易”,张景岳主张“阳非有余,阴本不足”。阳既非有余,则应慎用寒凉;阴既常不足,则应慎用攻伐。故培补正气,避免克伐,“实求本之道,诚幼科最要之肯綮”。导师认为婴幼儿其脏器清灵,为纯阳之体,患病后易趋康复,不宜选用性味过寒过热的方药。只有诸药性味平和,才能相得益彰。小儿脾常不足,肠胃脆薄,不堪药物偏性之害,若用健脾益气,则易碍阻气机,单用消导,则易损脾伤正。

    $J.mO ^*T0 中国论文网@r)d)c}_NVm,anF

    导师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秋季腹泻病变均在脾胃,治则宜以祛风散寒、利湿健脾为主。导师多选用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七味白术散原方载于《小儿药证直诀·下卷》:“人参切去头二钱五分,白茯苓五钱,白术五钱,藿香叶五钱,木香二钱,甘草一钱,葛根五钱(渴者加至一两),上口父咀,每服三钱,水煎。热盛发渴,去木香。”原方“治脾胃久虚、呕吐泄泻、频作不止,精液枯竭,烦渴燥,但欲饮水,乳食不进,赢瘦困劣,因而失治,变成惊痫,不论阴阳虚实,并宜服。”七味白术散方中人参、白术平补,葛根、木香、藿香叶平泄。补时不致气机壅塞,泻时不致脏腑不耐,伐伤正气。全方中正平和,不偏不倚,补中有泻,寓泻于补,泻之即所以补之,相反相成,深得补法之奥义。七味白术散所治泄泻诸证,津液少而口渴为泄泻所致,泄泻却因小儿脾弱且为风寒所困而生,其根本在于脾胃虚弱。现代实验室研究表明,七味白术散可能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来调节人类轮状病毒(HRV)感染乳鼠机体免疫功能以增强CTL、NK杀伤活性及单核巨噬细胞的抗病毒能力,达到机体清除HRV的目的。秋季腹泻起病之初多伴风寒表证,以紫苏叶、藿香、葛根解表散寒,且藿香兼能化湿止呕,葛根生津。车前子既能利尿又能止泻,根据中医学“利小便,实大便,改善内环境”的理论,亦有利于腹泻的治疗。中国论文网-`4a/K0_I@TWF+hF.r?

    Nl.Y5_1Z4{0  导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暴泻不止,往往易致脱水而伤阴,甚者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预后不良。因此可酌情加用诃子、石榴皮之类酸涩止泻之品以防其变,以太子参易人参,取太子参益气养阴之意以防泄泻伤阴。若久泻伤津,饮水自救者,不能因其虚烦口干而误用苦寒伤其脾胃。久泻不禁,肌肉消瘦,睡时露睛,汗出肤冷,乃脾肾两败,当加用四神丸配以肉桂、附片等温补脾肾之品。中国论文网*V#k&ma#B:o

    中国论文网M1F_IL;AQ.GGu

      病案举例宋某,男,9月,2008年11月19日就诊。腹泻已3 d,淡黄色水样便,1日8~9次,量多,不甚臭,夹有未完全消化食物,面白神倦,手足发凉,微热(腋温37.5 ℃),目眶微凹,口渴引饮,舌苔薄白,指纹淡红。大便常规:脂肪球(+),白细胞每高倍镜0~2个。曾在外院予静脉补液、抗生素等治疗,患儿腹泻无减轻。给予:太子参8 g、白术8 g、茯苓8 g、藿香叶5 g、葛根15 g、木香2 g、甘草3 g、石榴皮3 g。每日1剂,水煎频饮,3剂而愈。中国论文网v[hc$a G

    中国论文网 Q;v5K#}/c}3i

      舒兰教授强调,秋季腹泻其来也暴,若辨证精确,治疗得当则其愈也速。秋季腹泻多因小儿肌肤柔脆,肠胃薄弱,外感风寒,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小儿饮食不知自节,稍有不慎,泄泻常反复发作,故在用药的同时,饮食调理尤为重要,宜予易于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勿令过饥过饱,忌食生冷瓜果,肥甘厚味。乳母亦应注意饮食,以免影响患儿。中国论文网@|P0|"W;S)h1x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