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2014年6月11日 11:11 作者:郭玉莲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郭玉莲 伊春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黑龙江省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性教学研究最终研究成果,项项目编号:JG2012020916。
    摘要:“基础”课实践教学是发挥高校思政课德育功能重要环节,离开实践教学,“基础”课的教学实效会受到严重制约。但是,
    长期以来各大高校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中国论文网 j2P0t;qu koAd
    关键词:“基础”课;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中国论文网y.m'a3pm)f
    一、“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
    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效果。”依据思想政治
    理论课的课程内容要求,引导大学生走出课堂,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教学形式。
    中国论文网wA _-?Uq(AnL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当前,许多高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
    纸上写一写,口头说一说,往往是纸上谈兵,口头实践,并没有落到实处。总的来讲,“基础”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归
    结为:

    FUev{oP0
    (一)大部分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计划,不具有制度性和规范性
    从实践来看,许多高校“基础”课都写实践计划,经过院系审批,院系主任签字盖章,最后报教务部门备案,实践计划从文
    字上看内容翔实,项目丰富,但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给予时间和空间上的支撑,甚至也无课时费,“基础”课授课教师难以完成,
    最后落得一纸空文,不具有执行的制度性和规范性。

    #Ajo Xf:p_(E0
    (二)“基础”课实践教学大都受制于校内,很难走出校园当前,高校把“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局限在校内是非常普遍
    的现象,“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大都是教师利用理论教学课时在教室内进行,经常采取的方法有课堂演讲、组织辩论赛、播放录
    像、模拟法庭等传统形式,很少能够走出象牙塔,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深刻感知社会生活的变迁。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

    bmX@] _FPH&ww0
    (三)“基础”课校外实践以点带面,实践主体不具有全员
    性和完整性“基础”课的授课对象是全体在校大学生,课程开设集中在
    大学一年级,但课程的实践主体却不是全体在校大学生,往往是在学生群体中选择个别平时表现突出或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普
    通学生很难入选,组成学校的实践队。很难落实“基础”课的校外实践任务。

    LmM{*Y%B|b0
    三、高校“基础”课立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践教学有其特定内涵,它是一种
    有别于课堂理论教学的特殊的教学环节或教学模式。“基础”课的实践,我认为“基础”课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部分
    即:课堂内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网络平台实践教学。其中课堂实践教学是“基础”课实践教学环节的起点,
    校园实践教学是重点,社会实践教学是难点,网络实践教学是制高点。
    中国论文网.J`&X#AX-SB
    (一)起点: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活动
    “基础”课的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应由任课教师设计,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内实践教学必须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参与原
    则,坚持学生是课内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是课内实践活动的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内容来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St6iB/m0
    (二)重点:开展校园实践教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场所,它既是大学里物质文化的
    载体,也承载着精神文化育人的功能。进入大学校园,应试教育的烟云已经消失,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充满了校园的每个
    角落。作为“基础”课实践教学,必须重视和利用好大学生的校园实践活动,实现“三个结合”,灵活地开展校内实践教学。
    第一,结合各种社团活动,进行“基础”课实践教学。在大学校园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活动主题和鲜
    明特色这样不但学校没有资金压力,还为“基础”课走出校园进行社会实践提供了条件。
    第二,结合各种校园调查活动,展开“基础”课校内实践教学。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大学校园里开展“基础”
    课问卷调查活动是一种常见的调研活动。在调查之前,教师给学生讲授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的内容和结构,指导学生设计
    不同主题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问卷数据统计与分析,撰写社会调研报告。第三,结合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强化“基础”课校内实践教学。改革“基础”课的考核方式是一件非常有意
    义的教学改革,大胆增加口试和面试,以强化考核的实践性。如果增加口试和面试这些考察新方式,可以有效地检测学生的口头
    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以理论考试为唯一的方式,一考定终身,已经不能适应今天大学生的思想
    实际和特点,加大和推广口试和面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重,进行适度的考核改革以强化“基础”课的校内实践。
    此外,借助各种重大活动和节日,各院系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强化校内“基础”
    课实践教学。

    6lA:FY8Wq8o7N0
    (三)难点: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从目前来看,“基础”课社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社会服务,参观访问和假期社会实践。第一,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包括的内容非多,免费心理咨询、
    助残、助老等等都是常见内容。第二,开展各种参观访问活动。在校大学生对社会的感性认
    知和社会经验相对不足,然而社会却是一所大学校,“基础”课只讲抽象理论就略显苍白和缺乏生命力,让学生到社会生活的第
    一现场,直接目睹和亲自体验社会生活真实面貌,比口头说理要更加直接和有力。第三,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基础”课社会实践
    高校经常利用暑假开展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在暑期由高校教师带队,组成各种专门的小分队,到农村或者革命老区等地方进
    行实践调研,可以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培养精神品格。
    日常教学管理中要落实“基础”课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结合自己多年来在高校的教学
    实践,构建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立体教学新模式,希望对“基础”课实践教学能有所借鉴和促进,也希望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能从中有所参考和启发。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