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

    2016年5月16日 17:20 作者:吴成平

             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因素

    #@OEF9qm'V0

                           吴成平   

    .P0v#^NOa;x0

    (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镇江  212000)中国论文网*_#N4c0T;v-v_u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前提是进行有效课堂设计。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熟悉教材、学生,优化教学方法,设计出一个能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加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使学生智力、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都得到锻炼和发展的有效体育课。从而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更好更快发展。

    Z-m~|;~9v/rT.v0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  有效性  课程实施  核心环节

    ByM"vV0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前提是进行有效课堂设计。那这里我们就需要理解两个概念,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二、什么是有效性?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利用自我知识,将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知识、技能以至于学生信念和行为的重要媒介。余文森教授曾说过:“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和老师获得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由此我们可以简单理解成,教师设计的教学产生了效果,学生和教师都产生了效益。因此我可以解释为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指体育教师通过体育课堂组织教学,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乐于学、愿意练,使自己的智力、体力、情操均有更好发展。那我们怎样才能设计出一堂有效的体育课呢?

    /Fl!zI C0

    1、把握教材是建立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

    | P,lrm$?;CSVp0

    解析教材是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一个最基本环节,是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处理教材、构建设计方案的基础,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和支撑点。把握教材是一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北京22中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总结为“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这说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多么重要。也告诉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通读整套教材,整体把握整套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编排体系。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就是要了解整套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从整体上了解各个年级段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明确各部分内容的地位、作用以及相互联系。一套教材是一个体系,每册教材在整套教材中都有其一定的位置,每单元的内容在本册教材中也有其相对重要的位置。某个教材中任何一个课时内容,总是处于既同其他课时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教材体系中,它与其他课时必然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主要是把握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师应理解本课教材在整个教材中的纵横联系,找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进而再由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这样才能在整个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进行统筹的安排与规划,才能明确具体内容的教学在整个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从而确定本课应该达到怎样的一个认知高度,把握住课时目标,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才能做到瞻前顾后,注重知识、动作技能的融合,确保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YF5vzk(M9O0

    2、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依据

    6Q$qp-hN/K Wu7w0

    2.1把握教材,处理教材的结果就是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与具体教学内容的难、重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行为结果给予明确界定,从而引导教学的开展。在把握教材、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了解学情,明确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给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

    #P5l,mD"S/}+v_n0

    2.2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新课程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注重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师生双边、多边活动的过程;既要注重学生体能的发展又要关注他们情感的变化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整体考虑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要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整体性、渐进性和实效性,努力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在过程性目标中得以体现,并逐步得以实现。但很多时候同一项目内容可以用来得到多种不同目的,对某个项目内容只有得到的目标明确,才00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所以对某个教材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必仅局限于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还可以从方法、学生的体能和态度情感等不同维度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要有层次性、具体化和可操作化的特点。

    i:Yz?XcfMO%Jx.Jq0

    2.3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方法和策略的选择,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它同时也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落实。

    k-BehA'X,rR9N-~(D0

    3、优化教学策略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中国论文网U2M f8U/@4f#y1I

    3.1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或学习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中国论文网J!C}'i5BW

    3.2教学策略是为实际的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教学策略的选择行为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指向一定的目标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子过程都会牵涉到其他过程。因此,在选择和制订教学策略时,必须统观教学与练习的全过程,综合考虑其中的各要素。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进程和师生相互作用方式作全面的安排,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反馈、调整。也就是说,教学策略不是某一单方面的教学谋划或措施,而是某一范畴内具体教学方式、措施等的优化组合、合理构建、和谐协同。

    +t$pt\ B xI r~5q0

    3.3优化教学策略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制订或选择某种教学策略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效率,做到省时高效。好的教学策略应是高效低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较好地实现具体的教学目的,并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Q!D s2s4qBX#M4X0

    3.4教学策略不是万能的,不存在一个能适应任何情况的教学策略。同时,教学策略与教学问题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绝对的对应关系。同一策略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决相同的问题。这说明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教学策略的灵活性还表现在教学策略的运用要随问题情境、目标、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变化而变化。教学中不同教学策略面对同一学习群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即便是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教同样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群体也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能在学习借鉴加工、吸收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处的体育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特点等因素发展和创造出带有鲜明个性的教学策略,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4q&d |Dg U0

    4、细节设计是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成败

    '~%b r%k7_Zr0

    课堂设计能否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实现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预设目标的达成,细节是关键因素。体育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爱玩、爱动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局面,甚至是难以回收的场景。这种体育课堂教学的突变性和学生动态发展,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言行方面的细节,对学生认知度和思维要有充分认识,在教学设计时要有预设,这样就能适时的把学生从偏离的行动轨道上拉回来,坏事成好事,成为一节课的闪光点。中国论文网 Mwy+Q4D^:j B

    5、科学评价设计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效度体现中国论文网v atW-e X

    陈旭远在《新课程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中写到: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是通过考察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来衡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再乘以100%;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而这“三有”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这就是评价。评价也是一检验标准。学生知道检验标准到学会检验本身就是一个很好、有效的教学过程,当学生能够正确的判别某项技能掌握的好坏时,至少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这项技能的知识,给了学生一个清晰的学练指向。也许有部分学生身体素质等原因一时没练会这项技能,但相信在课外时他能够正确知道自己如何按照标准进行技能练习了。也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ut+B;AFB ?0

    6、小结中国论文网uN wl5huZ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是整个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体育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通过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浓厚兴趣、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和谐进步课堂教学关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发挥体育学科课堂教学特色等,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能,使我们的体育教育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是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目标。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脚踏实地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远离一些形式的浮躁,多作一些务实的探究。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再学习,我们坚信在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共同的努力下会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摇篮。中国论文网,osrM;cY!Bh0FGY

     中国论文网 BQg7f&h H wj%[y

    参考文献:

    D(PP'KI,j2AA0

    1、 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上海: 华东师范出版社.2007年。中国论文网5C e0m1hBHZJ

    2、 中国学校体育 第05期. 中国体育杂志社.2011年

    5Hq0}6S"Z0

     中国论文网{$}5INM [3N E

     

    jm/w5hK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