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数学课堂

    2018年5月31日 09:27 作者:葛会强


    !_1o+JDx0中国论文网\`^ij

    新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或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是要由“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模式转变。本文尝试就关于“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构建进行阐述,提出个人的一些认识。

    jf @M9_+Jo0

    一、什么样的课堂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

    r'R,L]B*~$GS0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课堂上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把书本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光让学生等吃“现成饭”, 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遵从、模仿和记忆”,教学中没有对学生的直接经验给予应有的重视,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教代替了学的过程,是“以老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很显然,这样的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得到能力的发展。中国论文网ip u C:|m5K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构建的策略。中国论文网|[*E"^/eE|-v

    (一)整合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

    7T ~W {6V0

    1、把握好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

    I)r2b8{X0[ d0

    对于数学的教学内容,因数学学科的逻辑特征,会让我们觉得每一个内容都是重要的,缺少了哪一个都似乎不妥当——这一点,令到我们的老师在教学当中不敢取舍,害怕因为取舍使学生的知识链“断链”,造成学习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常常是“宁可讲多,绝不放过”,教学上必须要“讲深讲透讲全”,这也是很多老师上课“滔滔不绝”的原因之一。中国论文网9kN6tC oAFQG(F

    笔者有幸参加了广州教研室林少杰老师主持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的课题研究活动,对教学内容的作用和地位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林老师认为:对数学的教学内容应从整体地联系着来看,在整体中,各个内容是有着主次之分的。对于教材的内容可以分为四类:中国论文网H sY9L2oKr)~0@%|5\

    (1)工具类的内容(老师讲授为主)中国论文网!O1{O q+r.b+Rm(YX

    (2)非工具的重点内容(师生共同研究)中国论文网,xE}/O7p/v

    (3)经验类(学生总结为主)

    2N8C!|4X'j0

    (4)非重点内容(学生阅读为主)

    i:pMkte~;D5@,y0z0

    以林老师指导笔者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学内容可作如下分类:中国论文网:^]P rT @m

    (1)等式性质、代数运算,属工具内容;中国论文网]2L$]DeUk b*A"b2L)RT

    (2)用代入法、加减法消元解方程组,属非工具类的重点内容;

    /Y&ul | ^:V6Z(soP0

    (3)先消哪个元,用什么方法消元,属经验类内容;中国论文网 JY%|~z+j;K

    (4)方程组的概念、怎样检验方程组的解,属非重点内容;

    e4L6W.~gJde0

    2、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以及学生的学习规律;

    +\8Qjg\"d]\OM0

    数学的学科逻辑特征和教材的传统规范,决定了数学教材的编写要做到内容铺排的阶梯性和连贯性、文字表述的严谨性和简明性。但现代学习学习理论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过程,往往是从感知认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然后在不断的反复学习中,加深认识,最终成为理解,形成对知识的感性认识(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由于这样,必然会引起教学的矛盾。

    ^-X t@6?+TS$E0

    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的学习中,教材由于其严谨性与科学性的需要,先要求学生学习“正负数”,再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不知什么是“正负数”,就不能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因为教材要用“正号”与“负号”所表达的含义来解析加法的结果。于是学习过程必须学习什么是“正负数”,然后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从“正负数”的概念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教学,都是“规定性”的,所以只能由老师讲解说明,然后学生“接受”,学生难以独立进行学习探究,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也就必然会处于被动。

    c W @`3xY"H(NA0

    (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的方式。中国论文网L$M*M3C6};M&M

    学习方式,顾名思义即学习的方法与形式,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其内涵涉及学习动机、学习意识、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诸方面。

    (v#x+Q(I%K*dg0

    孔企平博士在课改的核心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或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习惯于单一的死记硬做的学习方式,这很不利于新课程的推进,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所以,要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教学中必须建立和形成一种基于合作、问题、实践、探究、个性和对话等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w-Dri;up;N0

    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该方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学习的中心。中国论文网3VKp `-JQqT9{8rX

    又如林少杰老师的“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教学模式”中,通过操作材料的提示,让学生阅读、尝试、讨论、思考、领悟、练习,更提倡以难度不同的学习材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z LE.sQ^&jDv[&sk0

    两位教育专家的教学模式给我们以启示:他们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探究学习等)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从不同渠道,以多种方式获取学科知识和信息,从而达到提升学习素养(情感态度、认知方法、知识技能、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的目的,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中国论文网-V:`\%W.P:jZ

     中国论文网/\]Ce;l;@WXv8p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