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年3月01日 09:09 作者:张进禄
    中国论文网 z.a'Sw!i3V
    (渭源县蒲川学区老庄学校 甘肃 定西 748208)
    摘 要:游戏是儿童喜爱而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游戏教学可以缓解小学生初学英语的紧张感,提供相应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轻
    松的氛围中乐学、易学。当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蓬勃发展,但由于其运用到课堂中的时间不长,教师在操作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
    进一步改进。本文对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进行了梳理和反思,澄清了小学英语教师的一些认知偏差。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认知偏差
    一、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游戏教学定位不准,与常规教学活动相混淆。新课程
    理念倡导活动途径,主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很多教师
    便认为游戏活动越多越越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将其作为
    衡量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标准,在英语教学中经常说“Let’s
    play a game”,与日常的教学活动相混淆。如笔者在小学实习
    时发现教师经常运用“开火车学单词”,通常说: “Let’s play
    a game,read from one to ten,one byone”,这实际只是一
    种普通的词汇教学活动,而非游戏。
    (二)游戏设计依赖教辅材料,偏离学生生活实际。语言的
    一个重要功能是交际,教学活动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内容情景
    化、生活化,让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演练正确使用生活语言,
    课堂游戏的设计也要为这个目标服务。然而,有些教师出于各
    种原因便直接引用教辅材料中的游戏或略微加工,没有深入
    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较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理解起来更
    为吃力,因为教辅资料的语言偏城市化。如 park、cinema、coffee
    等词在农村孩子的影像是模糊的。
    (三)教师游戏素材老套单一,难以提起学生兴趣。《英语
    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内容和形式要尽量真实。根据卡里亚的观点,教师在选择游戏
    的种类时,首先应该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游戏,
    同时充分考虑教材本身和学生实际生活间的关系,这样才能
    保证游戏教学真正得以进行。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有意注
    意力仅为 15-20 分钟,具有好奇、爱玩的特点。而有些教师忽
    略了这个特点,在课堂中反复使用同一种游戏,内容和形式上
    缺乏新意,致使学生参与的兴趣不高,没能抓住学生的兴奋段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有些活动甚至在低年级时就开始做,到
    高年级如五六年级没有任何变化和创新,难以提起学生的兴
    趣。
    (四)全员参与流于形式,优生是永恒的“主演”。学生是游
    戏教学的主体,任何组织形式的设计都应该以有利于学生全
    面参与教学和实现学生健康发展为宗旨。新课程理念倡导“面
    向全体,体验参与”,强调课堂教学活动应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多安排能相互协作、发扬团体精神的竞赛类游戏,在组织游戏
    时兼顾全体学生并适当照顾基础较差的学生及内向的学生,
    尽量让所有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使课堂游戏成为全体同学
    的表演,而不只是优秀学生展示自我的独角戏,或者是意义不
    大的纯娱乐。但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每当开始游戏时,老
    师往往会以“Any volunteer?”这个问题或通过点名来寻找游
    戏的“主角”,这些学生通常英语优秀、有充足的自信心,其他
    同学则自动的成为“观众”,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正确实施
    (一)游戏教学不是游戏与教学的简单相加。新课程提倡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情感目标促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
    实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游戏教学充分体现了
    这一点,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使
    每个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英语学习的世界。但将游戏机制引入
    教学绝不意味着将游戏与教学简单相加,而是要抓住游戏与
    学习的联结点来帮助儿童有效地学习,它体现的是游戏与学
    习的统一。
    (二)游戏教学应是教师设计而非儿童自发采用的。自发
    游戏是由儿童内在动机引起的自主自愿的活动,哪里有儿童,
    哪里就有游戏。但自发游戏却并不适用于课堂情景,游戏一旦
    与教学联系起来便是教学工作的手段和形式,其根本目的在
    于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不能为了
    游戏而游戏。所以,教师应事先对游戏进行设计,然后引导或
    带领儿童有序地开展,而不是由学生自发产生。这就要求教师
    不但要熟悉儿童游戏的理论,了解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活动特点及兴趣爱好,明确教学目的并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更
    重要的是要有将教材内容真正溶化在游戏活动中的设计和组
    织能力中。
    (三)游戏教学应实现玩具与学具的一体化。由于游戏教
    学既与游戏发生着联系,又与教学发生着联系,而小学生一般
    处于 6-12 岁,这一年龄段的认知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没有对英
    语的真正需求,也缺乏学习的内部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
    们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时常变换游戏的工具,力争
    做到玩具与学具的统一。即游戏教学的材料不仅要形象、具有
    趣味性,还应与教学内容与要求相统一。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
    和教学目标,多开发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的、吸
    引学生注意力的自身独创的“学具”,报纸杂志、收音机、电视
    节目和互联网等都是教师获取新知识的好途径。
    (四)游戏教学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游戏教学与
    游戏在保证参与者的内在动机上具有一致性,游戏教学虽由
    教师来安排和引导,但其目的在于利用活动本身的趣味性激
    起儿童的内在动机,是为了让儿童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发展
    和情感的陶冶上得到更充分的实现,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
    这就要求教师将教育目的和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教学游戏本身
    的内容与规则,一旦二者达到高度巧妙的结合,儿童便可以从
    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巨大满足,而教师可以较顺利地实
    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既关注了学生过程中的体验,又保证
    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一举两得。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