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考试信息标准建设的探索
2018年5月31日 09:29 作者:李锐摘要:社会考试信息化支撑着各项社会考试组织、管理和实施,其中信息标准的建设是考试信息化中非常重要的前提与基础。但在进几年的信息化发展中,信息标准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也很少有成熟的体制和机制来保障。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标准的建设,并形成稳定模式,对考试信息化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社会考试;信息化;信息标准
1 社会考试信息标准建设现状
在社会考试信息系统建设初期,为满足各个社会考试的工作需要分别建立多个不同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一般以考试项目为中心,新增一个项目就需新增一个系统,系统分布独立且呈现典型的烟囱式结构。在此阶段,对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需求较低,并没有充分重视信息标准建设,以至于各信息系统的建立缺乏统筹规划,系统之间基本没有交互,对信息系统的复用能力很弱,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使大部分信息资源成为信息孤岛,无法为社会考试决策分析提供详实的数据依据,以及在此基础上为考生提供的增值服务[1]。
数据标准是各类系统数据库建设的关键,建立数据标准是为了规范定义各项社会考试的数据元和代码,从而在数据建模、信息采集、加工处理、数据交换的过程中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考试信息优化管理和资源共享。通过分析现有社会考试系统的数据库中数据,提取各类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并根据相似性矩阵生成相应的映射规则,并提取其中共同的部分,建立社会考试数据标准。数据标准在设计社会考试数据库的时候起到了类似于数据字典的作用,为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提供了基础性条件,并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数据和现有数据相互关联的问题。基于编制的数据标准规范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管理。数据标准体系是数据架构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数据标准体系主要作用是规范数据模型和数据编码规范。数据模型标准用于准确地定义数据元素和语义,是系统间数据共享和融合的前提。编码标准用于确定数据元素的一致的取值范围,全局性编码规范用于确定重点数据元素的全局统一编码规则。
2、社会考试信息标准建设的原则
社会考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信息标准的建设,信息标准需要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科学的规范,使其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共享。信息标准建设原则有以下几点[2]:
1.唯一性。社会考试信息标准的建立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编码对象富裕代码的唯一性,即一个编码对象只唯一赋予一个代码。
2.兼容性。社会考试信息标准是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信息标准,对社会考试信息标准的建设起着宏观指导作用,是社会考试信息标准建设的基本依据。
3.适用性。鉴于社会考试的特殊性,在兼容各类标准的基础上,根据我院实际需要,制定符合我院的自定义的信息标准。
4.可扩展性。在社会考试信息标准设计之初,必须考虑到标准是可伸缩的,使得社会考试信息标准既能满足现有项目的需求,也能满足日后新增项目的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
3.简单性。社会考试数据元标准的数据项名称尽量简单,这样可以提高代码处理的效率,节约存储空间。
4.规范性。在信息标准建设中,代码的结构、类型以及编写的格式必须统一。
6.科学性。在信息标准建设中,信息标准的分类依据和分类基础最好是描述对象中最稳定的属性或特征,便于系统开发人员的使用和记忆,便于系统用户的应用和填写。
3、社会考试信息标准的结构
信息标准的建设,在结构上分为数据元集和代码集两个部分,主要体现在每一个具体的数据元和每一块程序代码的标准化建设上,它们要独立也要统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