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经济时代南京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
2010年8月09日 14:27 作者:于萍 , 沈正平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郊区化;行为主体;动力机制 中国论文网&D3u1X*]
L,ncF_
论文摘要:从驱动我国城市郊区化行为主体的研究视角出发,认为我国城市郊区化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作用的空间行为选择过程,并探讨了新经济时代南京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规划与旧城改造、开发区与大学城建设、房地产开发以及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等均是推动新经济时代南京城市郊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c0K/U7YX'SK0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主要是指城市由集聚式发展转变为扩散式发展,表现为人口、工业、
商业、服务业、办公业等先后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关于城市郊区化动力机制的研究,以往大多是从制度改革、城市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等宏观角度探
讨,而城市郊区化机制应该是宏观(政府)、中观(企业)和微观(个人)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本文试图从驱动郊区化的行为主体的角度来探讨城市
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_ ~$@l}!L!T0 新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方式,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迅速传播,它以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使世界经济重新组织,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新构建[2]新经济的核心变化是由一个传统的以实际产品为基础的经济向一个以知识的生产和应用为基础的经济转变,可
以认为是一种明显的知识型经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郊区化不可忽视的动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受新经济和全球化影响较为深远的地区之一,因此,以长江三角洲“三极”之一的南京市为例,研究新经济时代背景下城市郊区化的动力机制
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B5J\P+Y
o:et0 一、南京城市郊区化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