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
2014年4月16日 11:00 作者:魏颖
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为社会服务
q8dEKC)f!R"bA_0魏颖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国论文网vP/L)szo
N9D']
摘要: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人们对知识渴求程度的加剧,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开始从本校师生
%^t!D,i(]1z0转向整个社会,即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正在稳步开展。我们要认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内涵,要明确当前图书馆社会化进程中存在
g;]Y^KP0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速图书馆的社会化进程,这对社会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GYhpuq0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社会化中国论文网}9a YnZ l*oRx
1.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中国论文网0aLuS/gA\.k
所谓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就是要求高校图书馆打破面向在校中国论文网nv C`E'p0w#G]4c
师生的服务模式,以有偿或者无偿服务的方式面向全社会各个单中国论文网V({I@~JY
位、个人开放,允许他们查阅馆藏资料,加速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国论文网eeW(~6I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心理中国论文网8]9o3g&B2P8}N
准备,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明确高校图书馆的真正内涵是做好中国论文网w'u3xj o@
图书馆社会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具体说来应中国论文网F|(Y"`!^9C#w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国论文网1x[
Q6^
pc
1.1 高校图书馆建设的社会化
O-\/mz#P0高校图书馆社会化首先体现的就是建设的社会化。单独依靠
^
p EZZ}O0学校有限的力量,难以建立满足在校师生、社会人群的大型图书
4ip} wYe0馆,要想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开展好,在建设之初就要注重中国论文网O8Vw9x1L
引入社会各个方面的资金和力量。首先,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
TkX7f$Wj
q|0要主张社会各界包括但是不限于科技公司、信息服务公司等的参
Jc3Q/e:C`8e ]0与,社会资金和技术的注入可以增强建设力量,社会化多元化的中国论文网o%Qo
['y:J,f
建设力量有利于高校图书馆规范化的建设;其次,在服务体系建
5erC4H$}0设方面,要考虑到图书馆社会化后的服务对象的变化,要了解在中国论文网)dOXe]1S*yu(Uu
_.p
校师生和社会预计使用图书馆的主要人群对信息内容和信息类中国论文网WD-pE]7F
型方面的需求。
/M;n\~$XCx01.2 高校图书馆运营管理的社会化
`MY7]5Z/YB0运营管理的社会化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最终落脚点,不能中国论文网riY`d0teN.V
再遵循传统的单一的运营管理模式,而是要在用人机制、薪资支中国论文网w)y'bu{)KT
付等多个方面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即运营管理模式向企业管理模
*]v\+u!VA0F!X0式借鉴,比如公开招聘运营管理人员,人员工资采用绩效考核的
)T NS:O'un0薪酬模式,信息服务采用有偿服务等。运营管理的社会化有助于
~z&@ fD%? g`2A'q4F0实现图书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助中国论文网i0r3I1hP
]m#h6s^
推器,良好的经济效益可以极大地推动图书馆社会化工作的开
yIeK4S9d ZH0展,因此,运营管理社会化是图书馆社会化的重中之重。中国论文网Q'_4f,}pvC;S
1.3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
L
U.E9Y3e,c0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主要指的是充分考虑社会大众的中国论文网?GF(M~7c(\
信息需求,逐步实现信息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的社会化。传统的中国论文网
G R"_;l0n0L
高校图书馆服务主要为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需求而服务,服务方
9[t7^2[Cik0hP0式主要是以现场阅读和在线查阅检索原始文献等,而社会化高校中国论文网k lkJeK&Ha+Oe
图书馆服务主要是指对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的进一步加工,从而
\c9J` M2Q$rr0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确的经过综合加工处理的文献检索,高校图书
l/a~2RB0馆开始演变成为设计的信息反馈部门,这也是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中国论文网;Q!o@0I$D ymZ
的终极目标。中国论文网,Z3W$o2f0Y5qO1R
2.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中国论文网Dx`V+KJ+Os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是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中国论文网9t#A9P{%RyE
看,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进程进展比较缓慢,政府层面给中国论文网*jT'B7g3PJ
予的支持还远远不够,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高校资源社会化方
+~5^|;a
Xg0面所做的工作,比如加强立法支持等等,确保优厚的资源能注入中国论文网.],jJpp&R
到高校图书馆建设进而被社会人群所利用;其次,目前的图书馆
v`7_b7A0馆藏资源利用率较低,社会人士对图书馆社会化了解的比较少,
;BMX7Y0PC0需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改革和社会化的宣传,让更多人享受到高中国论文网K$Y&ap-G"GdH9K
校图书馆社会化带来的便利;再次,当前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体中国论文网%h y e'\%]:{-Qs&n&y
系不够完善,信息管理系统不够先进,图书馆工作较为被动,没中国论文网 W
e"u;\+O8J3^
有加以利用现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资源。中国论文网 hJB(P*_H*N:J2V
3.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具体途径
E&}QR0B ~03.1 进一步扩大图书馆借阅证的办理范围中国论文网d8x4aN@Ax
新的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要进一步开展主动借阅,有计划的中国论文网2[\.Xh;W7E4k
扩大图书馆借阅证的办理范围,本区的居民,与企业有合作关系
7YC9j? a0的企业员工以及一些事业单位都可以获得借阅资格,也要注意同
l6yt&`(vo%D5Ct0其他高校的联合借阅的发展。中国论文网(g8F2y dpB!m
3.2 进一步开放电子资源使用权限中国论文网3G!pJxf-rJ
据相关调查表明,电子资源的使用率近年来得到了飞速发
o!x8q;[BnIPk
[}0展,大部分的高校图书馆都拥有知网、万方、维普等数字资源,中国论文网&aBa&e9?v*T
而且这些数字资源对在校师生大都免费免登陆开放,当师生在校
Y J+|9E8AAtp0外时,也可以通过账号登陆等方式获取相关数字资源。今后,我
%h5P,}PY)k E0们要进一步开放电子资源的使用权限,对有校企合作的单位和个
.@\ q
b]-v-s'wG[0人给予使用权限,既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也可以促进校企合中国论文网G3PsJ p)^
作。
S.t,fcD*hW1b|*uv03.3 开展网上参考咨询服务中国论文网U w%L
Yi8^
图书馆社会化过程中,很多校外用户都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很
!j&E.c H5g;y0多问题,这也是图书馆社会化的主要困境之一,因此我们要做好中国论文网_{_;?IQ2M*I4V
咨询答疑服务。可以在网上开辟参考咨询专区,以满足不同地区
m!B1`|J;FO0不能随时在校咨询人群的需求。用户通过即时通讯、留言板等方中国论文网QZwo1e
式随时提出在图书馆使用方面的各种问题,图书馆配备专业咨询中国论文网
QWK[ P} E
员在线回答。配合实时咨询服务,在网上参考咨询专区旁还要设
qd*S
b:T,{ E@]0置详细的 FAQ,以方便校外读者随时在线查询。
KqB @}n:|5Ca;s03.4 开展各种形式的情报服务
m\
O2G)XR+@#k0许多中小企业都缺乏自己的情报人员和情报系统,特种文献中国论文网R-n*K#m3P/Y+q
的查找和分析比较困难。高校图书馆可利用专业馆员为企业提供中国论文网A%?^A*Z)o
代查代检、数据分析、科技查新等服务,定期查找企业需求程度中国论文网 ?)gm)k{j
较高的政策法规、经济形势信息、行业技术信息等,并以电子邮
yWE4N0`ET0件的方式进行传递。尤其是对于有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或和学校
k1i]CF?)l&Bv0有订单人才培养的企业,在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图书中国论文网m$E
x`!AE/z
馆应提供有大量相关行业背景的纸质和电子资源,有针对性地提
ytUb g3AU&S0供深层次服务。中国论文网7mWx-q(Kb,]
结束语
#}3Q< ]0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可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带来一定的中国论文网;H^^pSi8Y
G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社会发展的中国论文网Gxt#J${\ [!Sw$k'zc
必然趋势。信息技术是影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实中国论文网,]8c"Ya
d/R
l T9\c
现图书馆的信息化将会实现高密度的信息储备技术及高速度的
L
wGtJ!|0信息传播,以及高效的信息查询,这将会对人们在资源的获得等中国论文网]R;[5n)zOvG
方面有巨大的影响。图书馆自动化和数字化需要高校获得政府或中国论文网7b7zPj0O?/I
是相关单位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图书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中国论文网7\X~'c6k~_9kij
资源,更好为大家服务。只有政府,社会和校方共同的努力,才中国论文网 hG7}R+k
g
能将高校图书馆社会化工作顺利开展。中国论文网i"I2w\ox
S
参考文献:
+yp7pom6H3o
f
A~0[1]王桂云.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信息导中国论文网e,]!_2zrgJE/?.X
报,2013(10).中国论文网p;s"[u6Mi|
[2]刘静.高校图书馆社会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学
RG5zVQF S7|$b/P0刊,2012(S1).中国论文网"T&[$iV0kj |
[3]郭光威.略谈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中国论文网0[R%C
vj1|CI
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