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计算机论文
  •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2015年1月14日 13:18 作者:尹 亮

    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国论文网\1ox\h| Q~

    尹 亮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包头 014030 中国论文网7^ gI(`b#bE g+nG

    【文章摘要】 中国论文网.M7odf ^$c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是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文章全面、系统阐述了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站位高、立意新、构思巧、阐述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ws ]ZM0

    【关键词】中国论文网m\|7@._0yX

    高职;机械制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568”人才培养模式中国论文网KI6[7u)CT$Z&J"Y

    1 总体目标

    _.w1t;g+t0

    以实施示范院校建设、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等项目为契机,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研究行业与地方装备制造业对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重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创建一流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深化教学改革,构建起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懂工艺、善操作、通维护、可提升”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和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供可靠保障。

    6}? M&_Vq9r(u0

    2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国论文网7y#D/T/a&Q4Bm

    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行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分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作者工作的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568”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为: “5”——五共同,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一流教学条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共同打造校园兵工文化。“6”——六阶段、“8”——八学期,第1 阶段(1、2 学期),以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项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以校外实践教学强化专业认知;第2 阶段(第1 学年后暑期), 开展社会实践与企业锻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能力;第3 阶段(3、4 学期),着重培养学生操作机床、编制工艺、设计工装等职业核心能力;第4 阶段(第2 学年后暑期),深入兵工企业与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强化职业能力、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的培养;第5 阶段(第5 学期),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第6 阶段(第6 学期),依托合作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将在校所学全面渗透到岗位能力培养之中, 实现教学过程与职业生涯的无缝对接。

    xCW~AXD:ZrR0

    3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S'lbU[8w.Tu0

    深入调研行业、地方装备制造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要求,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并通过由行(企)业专家、学校职教研究人员、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科学总结毕业生职业岗位(群)及能力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融合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企)业标准,校企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确定专业拓展课程、核心课程、基础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g4R9Sd)C0

    4 校企共同建设一流教学条件

    ec\3_ MSE0

    一是建设理实一体化优质核心课程及配套资源,包括完成核心课程标准制订、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电子课件制作、授课视频录制、网络资源建设(包括慕课、微课),建成院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二是改善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使之满足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生产、技术研发、职业素质养成的六位一体要求。三是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拓展校企合作业务。四是通过人才引进、质量工程、结构优化、业务培训、企业锻炼、名校进修、以老带新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WmY\WBR0

    5 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中国论文网7Z,m5y$Z,_%n w7d,rd

    一是以训促学。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二要创新校内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模式,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研发、技改任务或安排学生参与企业生产过程, 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同时全力推行“学徒制”、开办“校中厂”和“厂中校”。

    O |7T(^^0

    二是以赛促学。一要积极举办比赛、充分提供平台;二要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校外三维建模大赛、机电设备装调大赛、机床操作技能大赛等。

    ]g3I-r!|,xV&pN0

    三是以改促学。一要合理选择素材, 强化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衔接与互补,扎实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如“金属切削加工方法与设备”课程,应安排车、铣、磨等常用工种专项技能训练,制作《项目任务书》,组建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看图分析工艺、查阅资料获取技术参数、调整机床获得技术参数、操作机床加工零件、检测加工质量分析误差原因等能力;二要积极开展慕课、微课等建设,不断丰富教学资源。中国论文网fS^a(s&I

    四是以评促学。一要改革考核评价办法,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理论考核与能力考核结合、专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结合、实施过程与完成情况结合”的考核办法,以及“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的综合评价办法,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二要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采用“学生评教、同事评教、部门评教、学院评教”四级评教办法, 综合评定教师教学质量。中国论文网*X&ShAl)~9k

    五是以趣促学。开展专业活动、丰富第二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v3N5t$] T%R2Ao eU0

    六是系统培养。一要做好中职、高职、工程硕士的衔接,打通中高职衔接“直通车”,保证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促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二要本着“高标准、严要求、大力度、细措施”的原则,把应用型本科办好,同时做好在校学生专升本工作。

    )v"P*o n'V9q0`0

    6 校企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中国论文网BL'h"[Q&b8B]!J,b

    建立健全并逐步实施第三方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和体系,对近3-5 年的毕业生进行持续跟踪,以反馈信息科学指导专业教学改革。中国论文网bgK x7u cvL^

    7 校企共同打造校园企业文化

    3M ZKv%]8sN_0

    总体做法是:专业教育回顾企业渊源、专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专业教学引入企业要求、开展活动融入企业元素、职业观念凸现企业精神、基地建设突出行业特色、专业发展依托企业联系、社会服务面向企业需求。

    2Dc~P g0

    【参考文献】

    V0l5k,lAhJ0z,A0

    [1] 高倩,“学徒制”对解决“技工荒”的几点启示[J],价值工程,2014(11): 268-269

    |8_)r i7D5@ Z p0

    [2] 张桂霞,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J],电子制作, 2014(01):266

    O-s0W3B-V e#Z4I0

    【作者简介】

    1l Xk]pW$t ? u0 尹亮,(1979.12—),男,四川宜宾人, 讲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