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总结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腹股沟疝采用善释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手术时间45~90 min,术后6~24 h均下床活动,较传统手术(3 d)明显缩短。7 d后切口拆线,无感染迹象,切口一期愈合出院,随访51例,至今均未复发,且已恢复正常生活,只有1例术后伤口时有隐痛,2例切口轻度异物感,1例阴囊积液,无切口感染及引起其他并发症或加重原有其他疾病。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结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
中国论文网a,i"gN%P5y7bK:S6x.R
E6].N(wDf0【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适应证
中国论文网v.T eeg|T,X9l代理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E2F+}-Ss
h.?8v t腹外疝尤其是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发病率高。其主要由于老年人常合并有心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腹内压增高的慢性疾病,以及与腹壁组织日趋薄弱有关。以往手术主要以Bassini、McVay和Shouldice等传统手术为主,术后手术区有明显疼痛感、牵拉感,术后所需恢复时间长,特别是术后复发率高,复发率达0.3 %~33 %[1],且复发后,再行手术,因解剖结构破坏,手术区粘连严重,更易引起神经损伤,腹壁组织更加薄弱,导致手术失败。1974年 Lichtenstein和Shore首次报道使用“烟卷状填充物”进行疝修补术[2],我国该术式开展虽较晚,但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中已显优点。 2004-2008年以来我院对估计有复发可能的患者,选择性采用了人工网片疝修补术,取得了较好效果。
g9C4Q,rx/Tk
a0
g _H)j#PK0 1 资料与方法
WiOgwa0ZDdQY6EP0 1.1 临床资料
a ~7U/M%F)zX V
Q8U0t+w*T}(j0 51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79岁,最小的54岁,均经查体及B超辅查,确诊为腹股沟疝,复发疝6例,双侧疝3例,其余均为单侧腹股沟斜疝。
中国论文网7?-_#oe![7p*`S(YgN5]0 1.2 修补材料
中国论文网T0o3_XNEG)d%K9e!\;HL.[|^0 我们用的是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善释Easy prosthesis人工网片,包括一个锥形花朵状填充物和一个成形补片,该补片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在数分钟内与人体组织粘合固定,并促成大量成纤维细胞进入网片内增加局部的强度,无排异反应。
中国论文网o{U2yM![中国论文网ft,zYQ{*?+k8S
f f 1.3 手术方法
代理发表论文 hIhFY8m0$t}W:y3xc(g!K5Q h0 选用硬膜外麻醉或联合麻醉,必要时静脉镇痛。我院均采用常规腹股沟韧带平行切口,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剥离范围与补片相符,游离疝囊及精索,疝囊较小的直接将疝囊内翻经内环口还纳腹腔;疝囊较大者,于距疝颈部约5 cm处横断疝囊,近端连续贯穿缝扎,将疝囊推入内环口,随后将花朵状充填物填至内环口,底部与内环口齐平,将充填物外瓣与内环周围的腹横筋膜缝合固定。再将补片平铺于精索后方,网片下端剪口让精索能通过,将其与四周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腹股沟韧带、联合腱缝合固定,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术后切口压沙袋12~24 h。
中国论文网5^CMee6N中国论文网K
C8w]!P.B@;n)fx 2 结果
S;YF,CC^$b%A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