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激素;活血化痰方
中国论文网:K:I-f@@0w{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f'c5j
_A]N cg 1 资料与方法
中国论文网/~.fe1tq,m2E`xh D D0n&Z'r;^01.1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1]有关标准:①大量蛋白尿(≥3.5 g/d);②低蛋白血症(≤30 g/L);③明显水肿;④高脂血症。其中尤以大量蛋白尿最重要,并经过相关检查排除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2 一般资料 100例均为近5年来曾在本院住院治疗后在门诊继续观察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8~58岁,有10例做过肾活检;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9~60岁,有11例做过肾活检。1.3 中医分型 证候分型参照《中医证候规范》[2]有关标准。治疗组中脾肾气虚21例,气阴两虚29例;对照组中脾肾气虚22例,气阴两虚28例。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标准疗程的激素治疗[3],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1.4.1 西医治疗 强的松始剂量1 mg/(kg?d),清晨一次顿服,最大不超过80 mg。连服8周后逐渐减量,每周减5 mg,减至0.5 mg/(kg?d)时,改为隔日1 mg/kg,连服6个月。后每2周减少激素量的10%,减至隔日0.4 mg/kg时维持6个月,后缓慢减量至停药。同时加服潘生丁50 mg/次,3次/d;依那普利2.5~5 mg/次,1次/d。若治疗15 d仍无变化者,加用环磷酰胺,每次2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缓注,隔日1次,连用6~8 g。10 d查1次肝功,若肝功明显异常时停用。
中国论文网1mK/q0I} T.sq'eD+xN?&Fw0 1.4.2 中医治疗
中国论文网&E7@Ga1e
M^%ub中国论文网3T3] V#s;J%]}%T 基础方(活血化痰方):丹参3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10 g,三七粉(冲)6 g,仙鹤草30 g,泽兰12 g,佩兰(后下)12 g,石菖蒲10 g,生薏苡仁30 g,萆薢30 g,制半夏6 g。脾肾气虚型加黄芪30 g,金樱子15 g,芡实10 g,当归、杜仲、枸杞子、山药、莲子肉、焦术各10 g;气阴两虚型加黄芪30 g,太子参15 g,女贞子、墨旱莲、玄参各12 g,生地黄10 g。
ZD5OW
dX6s9t.?0中国论文网 v2T+MSa6I
K[]1gHL,n"xq 1.5 疗效标准
`)Z [RZ00Z,l+X$dHw0 ①完全缓解:3次以上测定尿蛋白阴性,尿蛋白定量<0.2 g/
7On n&rsO}u2T7~e024 h,血清白蛋白正常或接近正常;②部分缓解:3次以上测定尿蛋白定量<2 g/24 h,血清白蛋白改善;③无效:尿蛋白≥3.5 g/ 24 h,血清白蛋白无明显改善。
-Md(g"f2x3f0论文发表网 ,G6g0FZ5f+S,\0 1.6 疗程时限统计
中国论文网:iDd7G&J%\{"n]^ p5o8S~;T^0 连续治疗6个月做统计。
中国论文网ph K#TZ9n
].|X^$dR中国论文网:Tb]&[#N+u9| R} 1.7 统计学方法
_ NT6Zix3PJ09n$x%Ra9k3A1I0 采用配对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B Fc$_a02 结果
中国论文网@5z;G/g!c
R中国论文网$_!GhOy j!j`L 2.1 疗效比较
中国论文网tX'`0v3nW-w3I-fcVB_
a1@:SRt-r}f$_0 治疗组50例中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22例,无效7例,总缓解43例,占86%。对照组50例中完全缓解10例,部分缓解18例,无效22例,总缓解28例,占56%。2组总缓解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中国论文网 Y6\qv6[|1E)`X*z#w.qJ8aC0gI3X0 2.2 激素不良反应比较
Z8d(o8dqB ]:]0R$UegM]T0 主要表现为医源性柯兴氏综合征:如满月脸、水牛背、多毛、多发性?肿、并发或加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等。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多为单一症状,共14例,占28%。对照组多为2种以上症状的不良反应,共26例,占52%。2组不良反应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
Z'T a-QI*X
|0中国论文网)DT7q
c9o8u)^3eYf 2.3 2组复发率比较
4W
q`ED0中国论文网UPp%HrL0K 治疗组43例缓解者中,12个月有3例复发,占6.9%;对照组28例缓解者中有9例复发,占32.1%。复发者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劳累而诱发。2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Ip+Y.zX0a%Mw.D~0 3 讨论
g x*t!^M{
m9j0论文发表网 中国论文网j0Gaje9X$bah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目前主要靠激素和细胞毒性药治疗,其疗程长,不良反应多,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从中医辨证角度分析,肾病综合征属典型的本虚标实证。本虚以脾肾气虚和气阴两虚为主,标实乃痰瘀互结,如舌质淡黯,或有瘀斑瘀点,舌苔或白或黄皆较厚腻。脾气不足,运化失司,聚湿生痰;肾气亏虚,开合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停聚而成痰湿;阴虚火旺,煎熬津液成痰。气虚血运无力而生瘀血,同时气虚卫外不固,也易感外邪,影响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痰浊、瘀血。另外,痰浊壅盛则阻遏气血运行而致瘀血停着;瘀血阻络也影响水液代谢而产生痰浊,最后形成痰瘀互结之势。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也符合痰瘀的特点。痰瘀作为二次病因,进一步阻碍气血流通,影响三焦水液代谢,使水肿逐渐加重,蛋白丢失日甚,使正气难以恢复。笔者通过观察发现,痰瘀的轻重与患者水肿和蛋白尿的程度呈正相关,即痰瘀越重则水肿越重,尿蛋白越多,反之则不然,符合“久病入络”、“怪病多痰”的理论。所以在治疗立法时,必须以活血、化痰为先,且痰瘀要同时兼顾。若只重活血则痰浊不除,只重化痰则瘀血不散。待痰瘀之证明显改善后,再增加补虚之力,以固其效。若一味地清利活化,则使正气更虚,过早补益又使痰瘀加重,皆有弊无利。黄芪、当归、杜仲、山药、莲子肉、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金樱子、芡实等补虚之品,有明显的固护正气作用,可有效地抵御外邪,增强抵抗力,在调节肾功能和预防复发、巩固疗效方面有西药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论文网4z.J!n TvM4{G-j~{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治疗肾病综合征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好。西医要规范用药,中医辨证,痰瘀互结是关键,只有首先活血化痰,有效地消除二次病因,同时配合补虚,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另外,此病病程较长,显效较慢,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合理解释,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增加就诊的自觉性和顺应性。
中国论文网U Y[2pt/eYv*eW
S-c1qj&@ N0【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5_PA$h5O)~c q*P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12.
中国论文网Q.N+x Jy5Qp/Z b中国论文网N;@`afN;C [2] 全国中医证候规范编写组.中医证候规范[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8-28.
中国论文网9Ewl_cHatm-[中国论文网3v2\#lp9IJ6U [3] 叶任高.临床肾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7-84.
论文发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