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郎朗书声,唱响课堂——谈一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2016年5月17日 14:56 作者:刘艳

    郎朗书声,唱响课堂

    ^sq U&iX0

    ——谈一年级朗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wGVi+~0

    刘艳中国论文网/c2r4n%^]V-~Q1[Q"g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泽雅镇周岙小学   325023 中国论文网I On1l-A._

    【摘要】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积累语言、表达语言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不可替代的训练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十分重要的学习方法。如何让懵懂的一年级小学生认识朗读,学会朗读,爱上朗读呢?本文结合自身教育实践,谈谈小学一年级语文朗读教学探索。

    `3XS8lZ%jY$a8pw0

    【关键词】一年级   差异   朗读教学   中国论文网C ~4B I$z L(z.Yn:hB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是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一年级正是学习汉语拼音,学说普通话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因势利导,让朗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

    xMM2?]|&T*d.{0

    一、一年级学生的朗读现状:中国论文网7c^;jk&? a

    1.  朗读能力与识字能力存在差异

    +T&CFs3m6R c0

    在幼儿阶段,已经能凭听觉,背诵古诗、儿歌,甚至一些长达百字的小故事都背得滚瓜烂熟。但是如果你指着书中的一些文字让他们认读,他们只会晃着小脑袋,哑口无言。这说明孩子的语言能力与识字能力存在着差异。中国论文网?yC l[

    2.  朗读习惯和朗读要求存在差异

    0}|j/C\ p0

    走进一年级的课堂,你会听到一声声拖着长音、大声唱读的读书声。这些朗读的坏习惯都是在幼儿园里念儿歌、背古诗时养成的。学生不知道声音有轻有重,有急有缓,更不会抑扬顿挫地朗读课文。这反映了学生以前的朗读习惯与现在的朗读要求存在着差异。中国论文网Y"q1n n2o"a

    3.  朗读效果与教学目标存在差异中国论文网Ye8eU]0o

    课堂上,老师叫学生初读课文时,一般会布置朗读任务,但怎么读、读到什么程度没有明确要求的话,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只会反复地读,机械地读,这样的朗读模式长此以往,不仅达不到朗读效果,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国论文网`4Y#jv\^}

    二、朗读教学的解决策略

    st\Fd0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教师如何引导一年级小学生学习朗读,爱上朗读。

    l;v9U.S4z G!} ~0

    (一)朗读教学趣味化

    .Yr,d#Iwy.]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如在教《一去二三里》这篇课文时,我先组织学生数数1到10,孩子们觉得特别有意思,咦,怎么语文老师上起了数学课?在孩子们疑惑之际,我接着说:“有一位诗人,很巧妙地把这些数字写到了一首诗里,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这样,孩子们兴趣高涨,你读我也读。学生朗读时,教师不忘指点:“诗人在写这首诗时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们当当这位大诗人,注意读出他当时的心情,如果能配上表情和动作,你的朗读会更加精彩哟!”语文课堂上,有时仅仅因为老师的几句话,就能轻轻松松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学会朗读。

    f*{~g k1{;C P K0

    (二)朗读目标明确化中国论文网3Rb}6w5B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课堂上,教师如果只是泛泛的要求:“孩子们,读一读课文吧。”这样的朗读,呈现的效果相当差。有的孩子只读一遍就开始搞小动作;有的孩子甚至利用自由读的机会说话,所以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有的放矢,针对课堂教学目标,提出不同的朗读要求,如:(1)用自己的小手指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2)同桌俩互相当小老师,学会听同桌读,帮助同桌读准字音。有了明确的朗读目标,孩子们在朗读时有任务在身的使命感,才会按要求去朗读,从而学会朗读。中国论文网A0k)A*lg

    (三)朗读训练具体化中国论文网V7Fy3L+U8s'i`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课标提出的朗读要求。这句比较笼统的,实际操作不得要领。那么,我们就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材特点,将低段朗读教学目标具体化:1)学习用普通话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2)学会恰当停顿,流利朗读课文。3)学习用恰当的声音(轻重、高低、快慢等)表达感情。有了具体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或播放标准的课文录音,都能让孩子学到一些朗读的技巧,从而培养语感。

    I CJv,E,L9^0

    以指导“重音”为例:重音是指那些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字、词或短语在朗读时要加以强调的技巧。在课堂上,老师如果一提“重音”,学生就会扯着在嗓子大声唱读。显然,重音被学生理解为“大声读”。其实不然,《哪座房子最漂亮》题目中的“漂亮”一词,既是轻声又得读重音,我告诉学生:用上轻读法和放慢拖长法能帮助我们读好这个词,看谁的本领最大?在练习中,可以请读得好的学生当小老师,老师也可以范读。

    x1Ut_X$l3yW)x&`]0

    (四)朗读评价想象化中国论文网7?Gw@cH?&n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朴实的评价语,并不能激发他们的朗读热情。如:你读得真棒!掌声表扬他!这样的评语,可以扣在每个学生的头上,毫无新意。久而久之,这些评语对学生来说就起不到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评语上也得花心思,从孩子的童心出发,营造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相通的情境。

    Z{ cR4@Q-c0

    教学《夏夜多美》一课时,我请一小女生朗读:“我不小心掉进池塘,上不了岸啦!”小女生的语速,语调都读得非常好,这时我及时评价:“瞧,多焦急的小蚂蚁呀!要是我有办法一定救你上岸。”边评价边做焦急的表情,学生看了仿佛也融入其中,纷纷表现出焦急的样子。简单的一句评价,就能将朗读与感悟有效地融合,学生会爱上这样的朗读体验。中国论文网8i5n \2d5\1P

    三、朗读教学的意义

    $i]7f:b)ov1Z;NWC0

    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门美妙的语言艺术。教师是朗读教学的掌舵者,引导着学生吟诵、朗读一篇篇语言优美、琅琅上口的佳作,从中积累名词佳句,体验语言魅力。

    hI%B1WMV0

     中国论文网8n [!YE?pK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