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管类专业本科生 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
2015年6月13日 14:03 作者:邓丽红 宋艳 徐涵蕾 龚新 孟璐
我国经管类专业本科生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分析及优化中国论文网0k/WTdiw
邓丽红 宋艳 徐涵蕾 龚新 孟璐 哈尔滨工程大学
0Bk'o*s:O6z-|8X0摘要:本文在对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内涵分析及中美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找到我国经管类专业按大类
d'@G+lKF0培养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经管类专业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方案。中国论文网
n(L.u;Hd c
{I
关键词:经管类;本科生;大类培养;课程体系
gL^
fop&UPs0一、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内涵
/Q^$Qm4k~E;^w7d0按大类培养是由“按专业招生”改为“按学科大类或按院系
#c
iFh|!` I0招生”的一种高校本科教育模式。学校分为两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国论文网.@UhN)p
培养:前一阶段是按大类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相同,中国论文网I+O[3Em4tv9h$W
主要进行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一阶段学生通过对学科
d"n*X9i s6_1jv0以及专业的深一步掌握和了解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
!o0a5D c'EK&i0主选择专业,在此基础上,分不同专业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中国论文网hxo9cYXMS
课程体系是一个以各学科的课程为单位,课程相关安排为脉
#m
vaoPKU0络, 统筹整合形成的一个有机系统。 课程体系的每一个组成科目,
0Zg4s/? CWf0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有独立的相关的评判标准及理
0] n3H8d&\D#O2o/rg0论区域。
h_ l9`c R1T9o"U"E0二、中美高校经管专业本科生课程设置的比较中国论文网xUdsQ$`H9T
从培养目标看,我国在强调培养专门人才的同时也提出了通
.H5]-pI.CA+fS0识教育、创新能力方面的目标,但两方面结合不太紧密。而对于
Z#qB){Z;CA0通才教育理念明确、特点明显的美国而言,倾向于培养思维方式
9eO"Qc$@yC0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教育,并仍然计划对通识教育进行更深层中国论文网EJ*g`R,O
次的强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以使其适应多元社会
{m@R k;G$i&xO0的发展需求。
M%Z*j(l3C0从课程结构看,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大类培养阶段的课程结
([ayL&d*Vfe0构是由全校必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以及大类平台课程三部分构中国论文网'f
@A*W(} Y7B4S
成,而美国大学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是由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基础
m!x-SL6De1Sf4x0课以及自由选修课组成;中国的高校教育主要突出专才,美国高中国论文网6r0KnM-T{.jD
校则是通才教育占主导地位;对于课程选择自由度而言,美国学中国论文网]o5A$DI,Z-U~
生对课程选择自由度较高,我国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程度相对
#E$p j6N4_0[sA0较低。
QpBb9mP+|e&o[v0从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看,我国高校经管类课程基本上是按
lixy!x$K
w0照前两年开设通识类课程,而剩下的学年进行专业课学习,并且中国论文网c-E]"de(cK
教师课堂讲授部分占很大比例。而美国高校的经管类课程是按照中国论文网/v["]`2n4u{F
通识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在四年内交叉排列的安排方式进行的,
5n+q_@|"lc5S0并且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提出自学为主的课程教学模式,教师课中国论文网b`6v#pw4~e9u
S
堂讲授部分比例小。中国论文网V3Q/nsD"gp
三、我国经管类专业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及分析中国论文网?kf%UpO
(一)培养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中国论文网2fhH`ph'rJS
我国高校经管类大类培养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没有体现出各中国论文网o7lG%`7q,{,|cNa6|
自特色,学校不能根据各自在社会和地域发展中的地位合理确定中国论文网'rE0^wXM(f
经管类大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不能根据经管类本科生各自的不
!RG3kqKH EGz0同个性特点、综合素质及对知识的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
:q,_WT3hn^!Js0(二)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VS1E:dO
l0课程结构灵活度不高。我国各高校经管类专业大类本科普遍中国论文网{'\ ^2N6d/V8Kv5TL
存在课程结构灵活度不高的状况,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失调。课中国论文网d9V ^?'RYHqWw
程结构不灵活依然会导致课程体系存在明显漏洞,最终依旧会导
5E6V3\
fOM
N.b0致培养人才格式化的产生,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论文网@6pUC#|
各课程孤立重复。高校经管类本科大类培养各门课程各自为
-v([.C0rv+o!su0政,没有倾向于各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过分地强调各
,h$]NJQr?L6n0领域之间的界限,教师之间缺乏学术知识层面的交流与互通,没
2? jyez"N$I\0有把课程之间关联串通起来。
(Q ['Vn6l0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缺乏科学论证。绝大多数高校的通识教育
eK&L2Cl;}c5vq%J0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大,缺少科学的论证和调研,并没有视教育的
7}`V7ZU'{0X5{0需求而定,从而未能形成适用性广、系统性强的有特色的通识教
}.Fx+m]6hJ-R0育课程体系。
0y,b)QZ9@:M \-p?0(三)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bpz8}2K8pq0轻视培养实践能力。在课程的内容安排上,经管类专业课程
g7K6\Id_2Ch0理论内容较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中国论文网Cs5J;pImg
@.}
践环节较少,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对实践教学都没有充分重视,中国论文网(PRtZ3K I8em
仅仅流于形式。中国论文网Fk"Y:m5~!h
课程内容存在重复和过度静态现象。课程内容的重复现象成
j.N"a!bk'}0为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本科大类培养存在的普遍问题,已经越来中国论文网QdL^.p.?
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静态的课程内容是指只讲教科书里提到中国论文网$F1U+MP7^? u
的内容,过度静态不利于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中国论文网l+d3O!J2_'Dd*uU{
(四)课程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中国论文网'J
?]T;Q]
教师课程管理权力缺失。我国高校的课程管理决策权而言,
F4Vb]4_q N1e$X
@'z0长期实行集权管理,对于课程管理的机构设置、岗位权限、课程
&dtnD1YW"C0决策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高校行政部门和学科专家充当重要角
*Q!a#}G/]Y0色,忽视了教师对课程管理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没有参与课
"z[ Dd-n{1b-t0程决策和设计的权力。
P+I+{?d+l i0课程评价缺失。在实践管理中过多的依赖终结性评价,忽视中国论文网 [5j8Q)G ]Y
形成性,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主体缺乏多样化。
cu A/^I]0四、我国经管类专业按大类培养课程体系的优化
*n%we/[2c.g.o0(一)培养目标要因地域经济与学校特色而异中国论文网5l"jCe9l4x`U@
目前国内各高校往往围绕高等教育大纲制定培养目标,随着中国论文网l
Wwr8Z&F
社会的发展,需要高校制定的培养目标更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经济
]-Ww"zX `OR,b0与学校的特色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可以将学校特色学科与经管
E*SC0\ OH0专业结合,形成集科技研发、创造、统筹、应用、管理五位一体
$}w
VZf9D0的特色培养目标。 并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 制定出满足地方政治、中国论文网7MY7o+v@5hp
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特色和学校特色明显,具有宽厚中国论文网}[)t?6Pdsn
的专业基础和综合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中国论文网8QqZu$l7s[B
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国论文网:m6yd-V9p
(二)制定合理的课程结构
6[3@;{xgB0BB0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知识和能力各异的人才,学生的知中国论文网rVSf y)M4ed
识和能力培养直接受到课程结构的调整的影响。要根据经管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