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人员职责的重要性——由昆明暴力恐怖袭击案想到的
2015年10月16日 09:06 作者:陈俊超
浅谈公安人员职责的重要性——由昆明暴力恐怖袭击案想到的
lu#i;uBan}p;C
I0陈俊超 广西大学法学院
1sK
r:[,N9a0s0摘要:3.1昆明发生了震惊国人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恐怖分子绝不能迁就和心存善念。本
RS)P&`W0文主要谈谈对这个事件的一些看法。中国论文网hZ4m
CS[0ih
关键词;暴力恐怖袭击;毒瘤中国论文网N'mR
h C3X1xD
2014 年 3 月 1 日,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了一中国论文网Xy6gQT"ks
起震惊国人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8 名恐怖分子毫无人性,他中国论文网%PK-Y?Q$OR8Z
们公然挑战我国的法律权威和人民的道德底线,持刀行凶,逢人
2xT0w7p.qdg0便砍,共造成 29 名无辜百姓死亡,130 多人受伤。这起恐怖事件
j.Z{;s({b*vCyQm)m0再次昭示世人, 恐怖分子是和谐社会的大敌, 是社会稳定的毒瘤,
'x1Pi)r.D c;~$_:na$?Gk0任何的妥协无疑都是与虎谋皮、姑息养奸。对于恐怖分子绝不能中国论文网/e1}0rm:w L
迁就和心存善念。中国论文网,Y#h9K i#Nz)EB
这起恐怖事件给我们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国际上也
;d(F%ma3q^n;c6z0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声讨和谴责。当我们中国论文网H5O@7[L%`8HH!a
为遇难的无辜人民群众哀悼、对恐怖分子痛恨之时,我们不由得
c3hhb`8{:v8{0会用后来者的眼光去看待这起恐怖事件,为什么 8 名恐怖分子会中国论文网-QuO.L(`:hP6}
造成如此巨大的无辜百姓伤亡,除了,事件是恐怖分子精心策划中国论文网s
ADf1[z
的,而且是突发的,人们猝不及防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仔细
je2C1F:a0i;x&v0回味,我们不难发现事件的后果是由许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U+CCI7F#B0现就其中某些与我国公安机关职责有联系的细节,并通过结合我中国论文网5n8@yl(Bk
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加以分析,希望能得出一些启示,以起到“前
rOu$G3_ve9lT0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效果。中国论文网n\*g _XZ#t
我们所说的细节,集中在公安人员在整个恐怖袭击事件中扮
5a^N ~(rt0演的角色及其行为来展开的,他们的角色无疑是极其重要的(绝
;C:g3z
lP8uA"y)A h0大多数行为是很勇敢并值得称赞的),但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下,
%Q| V9R[
\0我们不能认为角色重要,行为就可以允许有瑕疵。
j~ JG)wjy-Q\*b.^2F/E0说到公安机关,我们就不得不首先来明确一下公安机关的职中国论文网
A,t0RHL:`
责,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安全。2,维护社
@KVi]4H0会治安秩序。3,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4,保护公共
g
t_)uMoK9T@0财产和公民合法财产。5,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其
0PEY5N*`\sq2n_E0中,第 2 条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又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论文网 T~zQ7KUFN?f
积极防范和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2),坚
r8d3BM0NX?0决惩治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3),依法进行维中国论文网 g2sthw
l@B
护社会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那么我们就以此为标准从以下几方中国论文网L[(s/df9UWC;y^
面入手,看看公安的表现是不是到位了,或者有没有不足、瑕疵。
rP\[%kA0首先,在事件刚开始阶段,恐怖分子不断疯狂作案,砍杀无辜时,中国论文网%N/M sL4xm_
众多的人民生命财产等着我们的公安警察施救时,我们的警察接
ZR-ZY&t'd8Im/ui5h%e0到报警后却“姗姗来迟”,拿着警棍,这些都使其平时的反应速
c%| XHD5b-w
[2O0度和处置能力以及对事件的应对态度显露无疑,没有那种即将面
&G6B(K%w t^\0对各种刑事案件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其次,警察到来后,距恐怖
KE^
a#P \,z0袭击事件结束还有很长时间,先到的警察做的不是与恐怖分子殊
z
q\^G(a(HI,AI7w0死搏斗、打击犯罪,而是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的躲逃,以求自保。
6}2]%_H6m'@ y0将危险转间接地转嫁给了附近的民众,这也难怪,死亡的都是民
Au)[pue0众,而无一名警察殉职。最后,当暴力恐怖袭击造成的损害后果
TI-U.P/_c(Cy-c
w0基本上已经最大化了的情况下,我们的特警压轴出场,虽是力挽中国论文网x7ryWz;Q'Iv ^f-@
狂澜,制服了恐怖分子,但对于死伤后果已经是无法挽回了。
yY ^%M4bX~0这些表现不由得使我们要来鉴定一下,事件中的警察到底有
},C$M/O0\)FU/^Q)d0没有触犯刑法相关规定的 “瑕疵”,第一,警察有没有玩忽职中国论文网4I$j1hW1w
守,玩忽职守是指国家机关的公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中国论文网 J?.Tn1i*pl6w
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Z_.t1Bg{0的行为<1>。本次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中,我们的警察在一开始就
$L:i.~5\ n&Z0没有摆正态度并去积极、快速反应和对待,没有以职业标准去应中国论文网:qDi$AG)W3l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刑事案件。很多警察以为发生的是一般的刑事中国论文网O_,Pa/Wn5J$p
案件,以为过去处理一下就能摆平。我们讲到过警察的任务就是中国论文网"nY
i-_Q(J(N
打击不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这中国论文网w1Ga^a?)T*TY
种事件可能是随时随地的,是应该每一次出警时都应这样要求自
2iy
]
C$t9A+E0己的,而不是靠先入为主的“以为”来应对的,这样做无疑是将中国论文网~cmG7I"G.}@#L.W#g
人民生命财产视为儿戏。第二,警察有没有不作为,不作为是指中国论文网9PH
X2rUp#U9mS"o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作为的法律义务,并有能力履行特定法律义中国论文网3r
bl'LRyH P
务,行为人没有履行作为的义务而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2>。本中国论文网
t%t;Jm%I
事件中,警察负有保护人民人身安全的神圣职责,面对危险,应
RP~O'Nv0\0该一马当先,视死如归,积极、勇敢的去为人民消除眼前的威胁,中国论文网"O f'd?3{|LQ"F]u
而我们的警察同志可能是平时怠于训练,此时也没了平日的神
&NV0`B }fE;_
y0勇,总共 8 名恐怖分子,而且是分散作案的情况下,警察被砍伤,中国论文网zab5p(MH
砍跑,其行为虚与委蛇,使不法侵害得以继续进行,造成了更多中国论文网xY$y]u"]i}O
的伤害。第三,警察有没有权利避险,紧急避险指为了维护国家、
{Vb,UFm1?bq0公共利益、 本人、 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
6w_ vw3V$S0不得已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3>。本事件中,警察的避中国论文网2r
T#Z%n0Q&g
险,直接损害的就是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存在所谓的较小合法中国论文网E3OQ`(W5zVr1b"N&K
权益,另外,紧急避险也不适用于负有特定职务的人,如消防员,
J+P@ ZG(D|0警察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出警察是不适用紧急避险条款以自救中国论文网0ZHZ|iR4i
和自保的,直接面对不法行为,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他们负有积中国论文网3Yc8{ X
AB_7SC/f
极的行动义务,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g1G9y"z]Y)g1cfJ}@0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这起事件中的公安民警的个别行
w7rY'|)k)O2n0为确实存在‘瑕疵’,他们中有的表现差强人意,没有合格履行
8s5l
zB+LI7yPs,v0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纠结这些不是说非要多牺牲几个民警才中国论文网/xO3x/N$n7I&R4e!V
好,而是针对这里面蕴含的法律规定以及职业道德而言的,选择中国论文网$c.{N`\ O(u'?
了一个行业,就得按照一个行业的职业操守和标准要求和约束自
't!EU(H0PcmL'IC0己,而且,这些职责还都是法律规定的,所以应该‘在其位而谋中国论文网^U"oP2Mj1}N
其政’。要不然的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靠谁维护,整个社会怎中国论文网:lrB0O6SK
么正常运行,国民经济怎么有序发展。中国论文网g C[,T,l*t7sr
人民的生命财产,公共利益重于泰山,不应该是天天挂在嘴
-rSv
a4pE0上去说的,而是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作为公权力主体去用实际
iN A7r:E{+E(~0行动维护的,我们的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说过一句话;“谁在做
{4W6J Jc&kh0秀,老百姓看的出来”。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认真反省一下在这次
LcY`(gb|![4W*E&q~0事件中的表现,总结教训和经验,找出和改进自己的不足。而不
Zw
G(@,s+F3R0是聚焦在抓获了多少人方面的邀功。同时,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中国论文网U4d:}#k7r
的警察同志,应该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训练自己,这样才能
IBl O|p6|'_9Z0做到平时自己多流汗,战时百姓少流血,切实担负起自己的神圣中国论文网jJQ\
v IG
职责,让人民少受伤,少流泪,还人民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中国论文网}!u^'Q5b_e$g
社会环境。
B@PCBI0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 {#D\ H/}8Q
[1]徐松林.《刑法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
qhd1s1sHt0566页.中国论文网,gZq{(l
[2]马克昌.《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4pV9X1U#oB0[3]马克昌.《刑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