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2015年7月24日 11:03 作者:王亚平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论文网i0o%iLCpC
    王亚平 甘肃省渭源县第一中学
    a xu8W-Sv0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它的直观性、趣味性、大容量等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z?+]p%m%Py*g r.i0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适当、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能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或不加修
    U^4I&w;?0正地借用他人的多媒体课件、或以多媒体课件全程替代课堂教学,这样教学效果非但不好,反而会适得其反。本文就多媒体利用的优中国论文网KEjMay
    劣作以探讨。中国论文网#`+bua*WhR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中学物理教学;学生兴趣
    9^|b4Pg5zU)?O7S0一、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一些优点
    LR6F`8m-a0(一)在物理课堂中,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可以图文并茂,使中国论文网's-c9n9jU(i
    课堂形象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
    2ddB!~8~P/ak"s u1S0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情绪下,愉快地进入新课的
    FuK HA_d$^h+_E0学习,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中国论文网uE#OrR;T
    例如:在讲授“弹力”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插入运动员撑杆中国论文网4iC^+l{
    跳高的视频,当学生看到运动员借助竹杆的弹力,能跳过远于运
    S2XMLnlP0动员自身的高度时,在惊叹的同时,马上对于弹力产生了浓厚的
    !~.|Vv[!J0兴趣。利用视频播放皮球落地时的慢镜头,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球
    M*E\v'I0与地面接触,发生弹力时的形变过程,这些真实的镜头、图片,中国论文网b"K3d'[&[xc+Y B
    会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中国论文网T+Y6Xbr ll B o
    (二)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可包含更多的知识
    /^pCM(f R0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能够储存,可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
    `N}B8k-i~K4~0教学效率;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还能够将授课内容以多种形式
    :hw(@$wo&}h ?0呈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以便有更多时中国论文网DD{#K.T/K*DK
    间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也可以加入大量的课堂练习,这些都
    -BwmeN5^*Z!l0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所无法相比的。
    7C*{)J\A-V0(三)有利于课堂重难点的掌握中国论文网-Ag mH+y+Y
    课件能够把教师所要备的内容表达清楚,在制作课件时,教中国论文网XLm-tE)L
    师会有意识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授课时在课件的支配下,更
    p|p.L;gz0加有利于对重难点进行掌控。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要符合学情,符中国论文网(FS,U`KV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前后衔接过渡自然、逻辑严密,重点突
    %r$mjt&e&TMrn0出、难点突破,层次分明。中国论文网 Y!m$s A&K7oG1GR
    (四)有利于优秀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中国论文网h'XF6Y'C*P V Fn\
    以获得许多优秀的网络资源供自己选用。避免一人“闭门造车”
    [#_aI u ` P5} E0的困境,节约了大量的时间,用来搞教学研究等。中国论文网*Ox2Xc6TA%E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f+ovvHi*M,d/\0(一)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太大,学生难以消化。跟不上老师中国论文网/C%{,O-l0y2Xmd^ B'l4dC
    的进度,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过程或者说来不及思
    %m6xf z1f0eiT0考。而且如果在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中国论文网C?Jh FY}mF
    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若从早到晚所有的老师老用多媒体上课,中国论文网;y5n/[HD
    就会使学生视觉疲劳。中国论文网"I}1ak g3q+`T p
    (二)只是用现代手段进行“填鸭式”的灌输,穿新鞋走老中国论文网7ez8Eq0V{ MCx
    路。 教师在上课时, 只是以课件的形式把实验结果展示给了学生,
    e.p,?i!i5@v7PQ0从表面上看:好像是运用现代理念进行课堂教学,但其本质仍是中国论文网*z.t2T8a'P q~j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反而由于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结果,给
    c;e(j)L6?9p"Kh1G0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实验的结果必然是这样的。这样反而不利于中国论文网 Q*Y {Bk6g8mV-v&n`
    对学生探究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国论文网8u"k ^w:F+t8?y-p-W
    (三)过分强调计算机的作用而忽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由
    1}:A$[8U\$PQ[ f!B0于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中国论文网I`gz~1`4Kg
    体作用就很难以体现。师生的活动受制于课件的约束,不利于创
    [q0m~-M5d%o0造性思维。中国论文网FJCP ~M#KH T `b BB
    (四)操作不熟,延误时间中国论文网7A#B6?6lNX9[ p|
    有的老师由于过份依赖别人制作的课件授课,很是别扭,并
    Bm R `/D_;e9\q%v0且有的讲着,讲着,讲不下去了,原因是别人的课件上的内容与
    A}R.|_0他所想、所理解的并不一致,因此教师在运用课件时最好根据需中国论文网%v zp7Y ?n$V\'`E
    要自己制作,而不要随便的拿别人的课来用。当然,制作课件要
    ;z Q1O?0k;N8w#C0花大量的时间,但在制作课件的同进也是熟悉教材、设计教法的
    (y/IL9RI2Y[N n$p0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也是吃透教材的备课过程。至少,对别人
    P J#P^!I+JU Z'Cs0的课件自己还要二次备课。中国论文网yI3t0N#TY4t
    (五)授课时照“屏”宣科,单调乏味
    aE|%d`(A0az Qk0尽管从网络上下载的多媒体课件直接用在课堂上教学,大大
    yX/N(es0地节省了时间,但是使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教学,就无法发挥教
    #y:oy2},eH1K0师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中国论文网:@oCs:}'t+c
    现方式和技巧运用不能融于课堂教学中,导致效果并不一定理中国论文网5^] jw;|
    想。而且有些课件相当于“教材搬家”,或者是教师经常照“屏”
    t h.u%^(D_4U0宣科的话,会使得课堂单调乏味,导致学生慢慢地丧失学习的兴
    3Lw1M$KMll0趣。凡此种种,远不是学生们理想中的多媒体教学,这样,教学
    'fz@9|&U `aw0效果是不会好的。
    +Z3Him`ZD#yX"h0(六)人机模式,缺乏情感交流中国论文网.Wh {)ro_:Q7[
    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服助工具,不中国论文网.|Vj~.VD?
    能过份依赖,另外,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要注重
    5a_nE-w(e {4X)J0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就会形成呆中国论文网LI)@k}TYZ.vg
    板的“人-机”模式。比如有的物理过程,包含着严谨的推理、中国论文网it@(sK(A@g}4R!{
    精确的演算和严密的逻辑判断过程,如果用课件屏幕显示这些公中国论文网(G Q:RR.c.k4Dm3W
    式的推导过程,就会显得非常地机械、呆板,无法体现师生互动,
    !y\_ A.g.h)A N!A0其教学效果远不如师生边思考边推导,教师边板书的效果。所以
    v?"@QCCj0多媒体课件,并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课程教学。中国论文网,}L^/LA9JJ u4N
    三、如何用好多媒体中国论文网Fa3X)c{A6}a
    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已将多媒体用于课堂中国论文网,]4G4ZW? d{yn
    教学中,学生们也乐于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然而多媒体教学的效
    uI `0LZ1H0果却令人堪忧。多媒体课偶尔用一下,学生情绪很高,但是连续
    3cN4]gz rxN5a'k0用多媒体上课,则容易使学生疲劳,甚至反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国论文网_nS_zqD
    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呢?我认为,应根据所授课程的不中国论文网 Vg {E[e,H
    同的性质和特点来选择要不要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只有这样,中国论文网\ Li{*{.qsDv
    多媒体教学才能发挥应有的作有用。因此我们使用多媒体时要注中国论文网_X%@ M#_v"k!t&d!y
    意,需用时则用,不需用则不用,不能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这中国论文网t+| H tnY9G{
    样会得不偿失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