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益气化痰法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35例

    2011年5月24日 10:59 作者:龚乾龙
    中国论文网a,i"gN%P5y7bK:S6x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中药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西医治疗后35例哮喘反复发作患儿,在中医辨证下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化裁治疗,2周后查体及X线胸片复查。结果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结论益气化痰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疗效满意。

    .R E6].N(wDf0 中国论文网v.T eeg|T,X9l

    【关键词】  益气化痰法;儿童;哮喘反复发作中国论文网$E2F+}-Ss h.?8vt

    g9C4Q,rx/Tk a0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一种以发作性哮喘、气促、呼气延长为特征的肺部疾患,以1~6岁患病较多,春秋季节发病率较高。1998—2009年,笔者应用益气化痰法,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g_H)j#PK0

    WiOgwa0  1临床资料

    ZDdQY6EP0

    a ~7U/M%F)zX V Q8U0  选择上述时期门诊患儿35例,其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1~12岁,平均6岁。均为西医解痉、抗炎、吸氧等系统治疗后,疗效不明显,而求治于中医治疗的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喘促、咳痰为主,双肺闻及哮鸣音。血常规及X线胸片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t+w*T}(j0 中国论文网7?-_#oe![

      2 治疗方法

    7p*`S(YgN5]0 中国论文网T0o3_XNEG)d%K9e

      根据临床表现分脾肺气虚、痰壅气滞和脾肾气虚、痰壅上泛2型。咳嗽、气促、痰多色白、食少、倦怠乏力或气短懒言、自汗怕冷,舌淡苔白腻、脉细缓,属脾肺气虚、痰壅气滞型,治宜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药物组成: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甘草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咳嗽、气促、痰多清稀、形寒怯冷,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属脾肾气虚、痰壅上泛型,治宜补气健脾、温肾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桂附。药物组成: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甘草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制附片10 g(另包先煎2 h)、桂枝10 g。服用方法:体质量20 kg以下儿童每次服100 mL,每天3次;20 kg以上儿童每次服200 mL,每天3次。

    !\;H L.[|^0 中国论文网o {U2yM![

      3结果中国论文网ft,zYQ{*?+k8S f f

    hIhFY8m0  3.1 疗效评定标准

    $t}W:y3xc(g!K5Q h0 中国论文网5^CMee6N

      依据临床查体及X线胸片,自拟如下标准。痊愈:双肺哮鸣音完全消失,X线胸片显示正常。好转:双肺哮鸣音完全消失,X线胸片显示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肺纹理增多。无效:双肺哮鸣音及X线胸片无改变。中国论文网K C8w]!P.B@;n)fx

    S;YF,CC^$b%A3\0  3.2治疗结果

    d1[pkB^f0

    \N [qL"Y2f0  35例患儿,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 %。中国论文网zaze8G)x]

    中国论文网-P C8|b;|R0w?.i

      4典型病例中国论文网.Bg iN#Yr^GX

    OOGe ulhEsZ,c!WVV0  案例1患儿王某,男,5岁,出现咳嗽、喘促6 d,听诊双肺闻及哮鸣音,经西医抗炎、平喘治疗后病情一度得到控制,停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反复多次而且夜不能安睡,遂求治于中医。刻诊:患儿双肺仍有哮鸣音,面色苍白无华,纳差,精神差,舌苔白腻,脉细缓。辨证:脾肺气虚、痰壅气滞。治则:益气健脾、行气化痰。方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甘草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患儿服1剂后当晚不咳喘而安睡,次日听诊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服2剂后患儿咳喘症状消失。服3剂后患儿纳食、精神均正常。续用上方调理1周,随访2年未复发。

    S6OF;d)k&F ]0[0 中国论文网*N&t ~/F!{B/m

    案例2患儿李某,男,6岁,气促、咳嗽、张口呼吸、喘促不能平卧5 d,西医诊断为小儿支气管哮喘,静脉给予头孢拉啶、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5 d后,患儿时有缓解,停药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再次经上述治疗效果不明显,遂转中医治疗。刻诊:患儿双肺哮鸣音、痰多清稀、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形寒怯冷、头汗出、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数。辨证:脾肾气虚,气化无力,痰壅上焦。治则:补气健脾化痰,温肾纳气平喘。方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加桂附:党参20 g、白术10 g、茯苓15 g、陈皮10 g、半夏10 g、甘草6 g、紫苏子10 g、白芥子10 g、莱菔子10 g、制附片10 g(先煎2 h)、桂枝10 g。服3剂后缓解,6剂后诸症消失。用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调理1月,回访1年无复发。中国论文网U gf$?C:K^6p

    _ Aj"t)o r y@,v0  5讨论中国论文网 f2m-o,B E

    中国论文网-Pm-J\&z2?g K~U!`

      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西医治疗主要以解痉和抗炎为主,首选支气管扩张剂吸入治疗,茶碱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仍然是经典治疗方案[1]。临床上大多数患儿经过系统治疗,可以痊愈,但仍有一部分患儿不能缓解。中国论文网2IY5u6RNQ

    中国论文网(o2PqmX;OC

      中医对此病有独到的认识,小儿生理发育上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病理上发病容易,传变迅速[2]。《育婴家秘》述“脾常不足”,本病较早见于《丹溪心法》。《幼科发挥·哮喘》记载:“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说明本病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临床特点。根据大多患儿都经西医治疗,停药即复发的特点,本病按分期应属哮喘发作期,但患儿经西药治疗后,身体虚弱,痰饮蓄肺,脾肺气虚,久病及肾。依据中医辨证,用益气化痰法,选方六君子汤合三子养亲汤治之。方中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陈皮、半夏除湿化痰,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降气平喘化痰,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自汗加黄芪、防风益气固表,肾虚不纳加肉桂、附片温肾纳气。本病属本虚标实,治疗上益气与化痰同用方能奏效。

    &L P)[-l`*F5_k0 中国论文网"Oh zS+{)zh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L4G:]3A pw-u _
       [1]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5-179.
    5k/Hr6N)kd0
    5S,LU Wcs f.iiu0  [2]江育仁.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7,37-41.中国论文网hk,my*wq.f:O,{ p3d0X

    5T7hh;X:i'WM4M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