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发展,再踏层峰辟新天——关于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25日 09:10 作者:张安平摘 要: 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是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之一。文章在分析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建设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对目前世界大学排名体系进行了重点剖析。文章从十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如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以期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学;高校管理
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近十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阶段快速推进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源逐步减少并趋于平稳,规模扩张的任务已经基本结束。因此,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促进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紧密结合,在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中形成学校的优势和特色,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就是当前推动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
一、何谓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目前,国际国内并没有统一而权威的界定。因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判断标准,并不是单一性的,要从客观角度评判,从共性和个性两个角度分析。通常说,大学有三个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根据这三大功能,用通俗直观的文字形容具备什么特点的学校可以算做世界知名、水平一流的大学,至少应该有以下因素:良好的学术环境、创新的发展理念、永恒的进取精神、开放包容的办学模式、举世的学术成果、雄厚的资金实力……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分析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在科学研究、学术造诣、发展思路、文化理念、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管理模式、经费资源、社会影响等多层面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
二、为何要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所谓:大学兴则国力强。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表明,高水平大学的兴起,带来的将是国家的振兴。众多历史也告诉人们,知识经济的发展将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高资源利用率,全面降低经济发展成本中的自然成本和人文成本,对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兴办高水平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社会、科技、经济发展世界领先地位的秘密武器,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增强国家实力、提高创新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振兴国家综合实力的历史选择。
于我国而言,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而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位,自然而然要成为知识创新的策源地、知识转移的发动机和知识传播的主力军。我国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而高教强国是科教兴国战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实现,其内容就是通过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升我国大学的正外部性,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正外部性,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一大批科学研究的成果;提供大量新型的技术;培养众多优秀的国家栋梁、大量勇攀学术高峰的艺术大师、共和国建设事业的兴业之士、党政军各级领导的治国人才。因而,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教育层面的国际竞争性,同时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保障。
三、我国高校离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有多远?
1.世界大学排名体系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