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2013年11月30日 10:38 作者:田俊
培养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田俊
(江浦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 211800)摘 要:在数学学习中,文科班学生比较重视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培养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够重视。本文针对这一现象,作些初步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几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措施
一、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从事文科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会主动地提出问题的学生很少,而绝大部分学生基本上不提问题。难道他们真的把学习内容全部理解,没有问题可问了吗?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文科班学生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在学习上应该会有不少的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不愿提问题呢?据调查与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其一,教师方面:平时上课不重视,怕浪费时间,总觉得文科班学生基础较弱,教师多讲一点,学生掌握得就会多一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喜欢自己讲授,喜欢自问自答,不太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没有进行提出问题的示范与指导,学生哪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其二,学生方面:有些学生只是认真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不善于思索和质疑,因而也就感到无问题可问;有些学生出于爱面子的虚荣心理,总害怕说错了成了同学的笑料,对提出问题有后顾之忧;还有些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很少与老师探讨一些问题,而是经常询问诸如考什么、怎么考等与考试有关的问题。久而久之,这些原因使文科班学生逐渐形成了思维定势,不敢或不愿意对有疑问的问题提出质疑,从而限制了自己提出问题能力乃至学习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些原因,教师自身要重视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帮助文科班学生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俗话说得好,学问学问一学二问。在我国古代,人们就意识到质疑对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古人云: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孔子鼓励学生“每事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为什么可以作出科学创造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他还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作为教师应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意识到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三、培养文科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措施
(一)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学生不会提问,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而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要重视课堂提问,逐步培养自身提问的意识。首先,平时在备课时不仅要备内容、备学生,还要结合文科班学生的特点备提出问题,设计一系列问题来串联课堂教学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一般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未知区”向最近“发展区”最后向“已知区”转化;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不断运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来组织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策略,慢慢地文科班学生就能学会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去学,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形成了,“提出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