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推广金融IC卡的思考
2015年5月11日 17:11 作者:王定胜在欠发达地区如何推广金融IC卡的思考
王定胜
(中国人民银行昭通市中心支行 云南 昭通 657000)
从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发行我国第一张金融IC卡以来,各商业银行陆续发行了金融IC卡,我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实现金融IC全覆盖卡取代,停用磁条卡。但在实践中,一些因素制约了金融IC卡的发行和应用,特别是在昭通这样在欠发达地方推广金融IC卡制约因素更多,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
一、金融IC卡的特点
1安全性高。由于磁条卡技术简单,磁条信息易被复制,使用磁条信息盗录装置复制银行卡磁道信息,通过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窃取持卡人敏感信息,通过微型摄像机在ATM终端上偷录持卡人密码等事件,以及伪造磁卡条、盗用磁卡信息的案件频繁发生,给持卡人和发卡机构造成巨额损失。实践证明,停用磁条卡,使用IC卡后,该案件必定会大幅下降。
2.有利于推动银行业务拓展和创新。IC卡比磁条卡存储空间大,具备运算能力,是一台简化的电脑,因此IC卡可以加载其他功能,成为银行业务创新的必要工具。商业银行能在医疗、社会保障、机关学校、公交以及其他公共服务行业实现一卡多用。
3.满足了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出行、购物以及缴纳各种公共事业费用,在使用使用金融IC卡后,这些都可以支付行为可以轻松“一卡”实现。
4.金融IC卡是信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方向。金融IC卡是金融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具多重功能,还有安全性、便利、标准性和可扩展性等优点。同时金融IC卡还是我国今后发展移动金融的必要物质基础。
二、金融IC卡在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如昭通这样欠发达地区,由于文化、经济、思想认识以及银行卡的普及率等诸多原因,制约金融IC卡发展。金融IC卡在我国还属于新事物,即使是在我国的一线城市,许多国人也还没有听说。制约昭通金融IC卡发行和应用的主要因素有:
1.各方利益博弈制约。由于昭通金融IC卡起步晚,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金融IC卡的认知度还不高。而磁条卡早已在各行业捷足先登,而且大多封闭运行。因此推行金融IC卡,必然与各利益方形成博弈,必动他人“奶酪”。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个是最大的制约因素。
2.公共领域难以实现实际应用。理论上,金融IC卡可以一统天下,但在实践中,金融机构要想在水、电、气以及公交等领域推广IC卡,没有地方行政机构干预和介入,由于各方利益的盘根错结,难以在公共领域和民生领域实现突破的。
3.成本因素。更换金融IC卡,涉及商业银行和消费者,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发行IC卡,必然要对所有的银行ATM机、POS机、银联交换设备等进行更新改造,而这些改造,投入较大,金融机构不积极。对于用户来说,因商业银行更换IC卡不是免费的,消费者首选价格低廉的磁条卡,银行也无权强行消费者使用金融IC卡。
4.用卡环境有待改善。金融IC卡要实现方便快捷的优势,就必须改造金融IC卡的终端设备。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如金融IC卡的“闪付”功能,在宣传时,非常快捷,但是在具体操作时,要进行一笔“闪付”,程序复杂,在读卡设备上要操作多次菜单才能进行,消费者完全不愿意接受,
三、对策与建议
1.行政主导金融IC卡在公用事业领域的推进
在欠发达地区推广金融IC卡,地方政府应把推广金融IC卡,作为一项民生工程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各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进行工作的协调,形成共识,解决融IC卡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才能实现以金融IC卡为主导,实现跨行业、多领域的支付和管理,改变当前发卡主体多样、技术标准不一、不能全国联网统一清算格局,最终实现IC卡持卡人可直接在社保、医疗、交通、文化、等公共领域的应用。
2.按照市场原则协调各参与方,形成多赢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