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之我见

    2010年8月16日 15:19 作者:韩红亮 戚红军 赵珊珊

    H;CP:HQ\2cx0【关键词】  计算机教学; 现状分析中国论文网&K6j7S+_ XQ nF8t

    FX7RS*Xr&W4d0对策与措施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培养学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利用计算机解决其他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它是卫生士官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笔者根据我院教学现状,基于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水平提出若干思考与建议。中国论文网q\ [:]ZdU w8k

    M2uRB!L]0    1  现状分析中国论文网A%N/H)L8wg@

    &Bl*@qRG*p0    1.1  教学手段   为促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教研室多次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不断推陈出新。在教学手段上,较早应用了国内先进的苏亚星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使教学质量有了质的提高。中国论文网+]G5cq5Q_/Ec:D

    中国论文网4gr z&LH4U5Yx

        1.2  教学条件  在过去几年中学院陆续拨出专款更新计算机设备,改善多媒体教学环境,加强网络建设,使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员的上机条件较好地满足了教学要求。

    Db w${&s:[)O!L0

    T(kyG|;~ YN4]:a0    1.3  师资配置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一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年龄梯次和学历结构逐渐趋向合理。

    Soh B"r0

    %x+XIj{ E0    2  存在问题中国论文网QcF5N'k

    中国论文网U*{;d2B4S

        2.1  学员基础参差不齐,认识存在误区  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逐步下移到中小学,但由于各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入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例如我院卫生士官学员,有的入学前在通信站或机关工作,经常接触计算机,能够熟练运用Word、PowerPoint等应用软件,部分学员还会进行网页制作、图像处理等,甚至有的还通过了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但大部分学员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我们对2007年新生进行了一次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调查,结果表明,高中学过计算机应用课程的占多数,新学员计算机知识的起点较前两年入学新生有显著提高,但中学计算机课程偏科普性,理论内容较少,技术含量较低。调查显示,相当多的学员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会上网和玩游戏就是会使用计算机了。中国论文网l |D-_3spM*l u8G2^

    中国论文网5q3?oxS(E#REx

        2.2  学员学习观念与方法不正确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新学员,他们尚未摆脱中学灌输式教育模式,再加上自身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大学的学习模式不适应,学习自觉性差、主动性不高。相当一部分学员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以为仅靠记忆法背概念、不用上机实践就能学会计算机;还有的学员学习观念不正确,认为上学就是拿文凭,上不上课无所谓,实验课也不上机练习。而从未接触或很少接触计算机的学员却感觉计算机深奥难懂,产生畏难情绪,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失去了学习信心。中国论文网/px B K/qjh8d

    +h0| D[u P `-hs'_0    2.3  授课学时不足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概念性、操作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课时严重不足,加上实验课只有60学时,如何在短短的60学时内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组织好,讲解到位,是教员面临的最大难题。

    eB:P(\j0

    n0yk |3nq2] I,h0

    a+ipW)Z0

    Ma;?ha!V3h0  2.4  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必须要有实验课来调动学员的兴趣,如果实验做不好,将大大影响教学效果。在对实验课的调查中发现,95%以上的学员对实验课的兴趣很高或较高,80%的同学认为实验课对理论课的促进作用很大或较大,但不到5%的学员认为理论课对实验课的指导作用很大或较大。这说明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不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在课程体系中仍处于从属位置。中国论文网vY~+\qq/s ^3r

    :Yi xQb'~:ld8l0    3  对策

    5d]t3tr9U'J,e'MZ0

    (FJ+cNq[0    3.1  优化教学内容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分析学员的实际水平,精选学员感兴趣,工作、生活中实用的计算机操作技巧作为教学内容。根据该课程概念多、操作性强、课时少等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抓课程的重点、难点,删繁就简、深入浅出。例如,我们将教学重点放在“计算机系统平台基础及使用”,即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建立计算机系统平台概念有利于学员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及操作有较深入的了解,便于他们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和使用计算机。中国论文网/{#E"t YU#hJM

    中国论文网f{&bze%fL%a_ i

        3.2  构建学习平台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体现了对全体学员的信息技术基础的共同要求。我们针对学员不同层次的基础而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一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新生提供一个如何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及每个知识模块应达到的水平要求的实验指导文件;二是采取灵活的考试方式,学员根据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开课前可参加一次计算机基础测试,考试合格即可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一批选修课作为补充,例如安排一些常用应用软件的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三是配合教学与考试方式,构建一个学员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该教学平台可以提供学习资源、教学课件,提供交流、答疑解惑,为学员自学、学员与教员交流提供高效方便的平台。

    ,K {'\!|;u[xI0

    }y,C m~0    3.3  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艺术  在教学方法上,以讲案例为主,少讲多练,增加学生的练习时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员要在平时教学中逐渐积累和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探索和尝试,不断提升教学艺术,让学员真正体会到课堂学习的“快乐”。例如,我们在以操作为教学目标的“Excel”教学中,采用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在介绍抽象概念时,用图解法或比喻法帮助学员理解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论文网 eas%Y)j{8o

    oK7Q6cZ.[9h.T0    3.4  重视实验教学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因此必须重视实验管理体系的建设。目前实验题目一般由教员根据教材挑选一些习题或例题,但是教材是死的,往往滞后于实际教学,而教学是活的,是发展的,实验内容不应受到教材的局限。因此,任课教员必须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料,及时更新实验内容。从学员实际出发,开发一些学员感兴趣的实验项目;鼓励学员对同一个实验结果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建立实验教学评价体系,教员对学员的实验操作要有正确的评估,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课堂指出,对有创新的实验要进行推广和鼓励。中国论文网 StMU(V)mS9F

    中国论文网*]d i BI(M#R d6R#x:~0T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中必须从院校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形成一套符合自身特点、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8z7VMEe9Jd qd0

    })P{(Z._.U+Y&c6r0中国论文网u8v Gjg[ ?"w


    中国论文网0T?o ryP'^

    中国论文网mM,Pj-Ho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