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220kV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及其运行管理
2015年3月03日 16:33 作者:金 莹试论220kV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及其运行管理
金 莹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文章摘要】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系统的基本结构,探讨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特点, 并针对智能变电站运行管理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可以通过加强维修、更新管理方法等有效措施为220kV 变电运行、检修、维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保证电网系统故障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避免因故障处理不当造成系统运行不畅,影响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
220kV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运行管理
0 前言
近年来,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数字化通信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技术均取得了飞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变电站为了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开始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广泛采用智能化技术。智能变电站属于智能电网的关键组织部分,变电站必须要以功能集成化、检修状态化、设备信息化以及结构紧凑化作为主要发展目标,并向着高效运行维护电网的最终目标奋斗。
1 智能变电站的含义
综合分析《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中关于智能变电站的定义,智能变电站一般具备信息共享标准化、通讯平台网络化以及全站信息数字化等基础要求,通过使用各种可靠、先进、环保、低碳的集成化设备以及智能化设备,实现对信息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控制,开展科学的数据计量工作和测量工作,对相关信息资料进行检测, 提供有效保护。智能变电站可综合分析具体需要,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在线分析决策等提供有效支持,针对电网系统实施智能调节,充分发挥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
2 智能变电站基本结构分析
智能变电站的系统结构一般包括站控层、间隔层以及过程层这三个方面,三个层别通过光缆实现联系。
2.1 站控层
站控层一般由多个子系统共同构成, 不但包括通信系统和自动化系统,同时还包括对时系统和站域控制系统等。站控层通常依靠光线实现与间隔层之间的有效通讯,站控层的功能和计算机系统的站控层具备的功能基本相同。智能变电站站控层不但拥有远程监测以及操作闭锁的功能,还能实现对电网系统工作的实施控制,可以对相关运行信息进行实时记录, 并实施自我诊断等。
2.2 间隔层
间隔层通常指的是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以及故障录波等二次装置,间隔层一般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同时作用于使用间隔的一次设备,能够实现与不同形式的远程输入、远程输出、智能传感器以及控制器的有效通信。
2.3 过程层
过程层一般由智能化的一次设备组成,这些设备不但包括复合传感器和基于罗科夫斯基线圈的TA,同时还包括接地开关、隔离开关以及分压型VD 等,断路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设备。以上设备类型中, 复合传感器、基于罗科夫斯基线圈的TA 和分压型VD 是影响过程层智能化的重要因素。
3 智能变电站技术特点
3.1 分级控制技术
分级控制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控制方法,一般应用在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中,该技术与国家电力安全标准相符, 要求在不同层别以及安装智能化控制设备以及智能化处理装置,保证不同层别具备相对的独立性,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不同层别设备控制能力的提升,增强控制有效性,采用分级调节控制的方法促进智能变电站潜在风险的降低。
3.2 控制终端
采用计算机控制终端,能够针对变电站提供一个高智能的大脑,提高其计算能力以及指挥能力,方便变电站按照不同采集数据资料对系统故障实施全面分析和评估,同时针对故障类型进行科学的指令下达,促进突发事件处理效率的提高,及时控制和解决系统故障,避免因为故障处理不当引发严重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