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耳尖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6例临床观察

    2011年5月23日 11:19 作者:刘翠瑛

    k.N;wG ?K0【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双侧耳尖穴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点刺46例外感发热患儿双耳尖穴,令其出血。结果: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1 %。结论针刺耳尖穴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退热有效,且施术简单,痛苦少,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

    c9H|YB:QO r0

    rWY5Oho6] s:`2n0【关键词】  耳尖放血;外感发热;小儿中国论文网(T#U0s$}K"s

    中国论文网 b+n"rW9? z7[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占儿科门诊疾病的首位,主要为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一定的流行性,临床表现有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及病毒血症所致的发热、咳嗽、鼻塞、流涕等一系列症状。笔者于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用针刺双耳尖穴放血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在退热方面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8n7H)?Uj#W0 中国论文网{~h q;a k!Y

      1 临床资料

    @R6Uy Y9u O+X0 中国论文网#D7u+[kg

      1.1 病例选择

    S(BuaI^(k1]9e0

    0K@9Og%~@3P'i)l*B`0  本组患儿共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10月至5岁,体温38~40 ℃,发热病程1~3 d。中国论文网%k p0uE8|Xb2e$G

    中国论文网Az@7nT u u x

      1.2 诊断标准

    o"?)J0g X0 中国论文网C[.Lq,R(}

      观察对象均选择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无并发症,符合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排除化脓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引起的发热。

    B J1pnzBL5A0

    sLF3uYpB9F2D0  2 方法

    'e4{%{!Pb }0M Q1?0

    QK4i"I%Va6^0  放血、施术前先轻轻地用左手拇、食指揉按、提捏患儿整个耳廓,待其稍充血后,常规消毒耳轮外皮肤,捏紧耳轮与耳屏,右手持粗毫针刺入耳尖穴(耳廓最高点),使出血2~3滴,然后用消毒棉球擦拭压迫止血。双耳各操作1次。中国论文网L4U[\/W6~;A I

    d7F5H Ey%GA g0  3 结果中国论文网P @'_,X,b

    中国论文网uUuDy#[;^!WK

      3.1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中国论文网qK~G P7|1@#o

    中国论文网(ET9V`e [F_

      显效:24 h内体温恢复正常。有效:24~48 h体温恢复正常。无效:48 h后体温仍未恢复正常。

    ,E-c4Rn3RTA!_KQ0

    I;K7e j:MK-L3O0  3.2 治疗效果中国论文网3S+G/K{'`,~+Kz

    d;{l.e&W~(P5d0  显效13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1 %。

    zGKJN0 中国论文网ZV6}P+G.x)`k O

      4 病案举例中国论文网n)K"t{lf XDH

    中国论文网o1\O7f5MWAP"X

      严某,男性,4岁,发热3 d,伴有流涕、咳嗽,体温最高达39.2 ℃,曾服用利巴韦林等西药治疗。就诊时查体温38.8 ℃,神疲,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部平软,无压痛,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血细胞分析提示:WBC 4.5×109∕L,N 45 %,L 55 %。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针刺双耳尖穴放血治疗,约2 h后体温恢复正常,48 h内体温无再反复。中国论文网;@xNj1D5C!K i3a4e

    "vc7X4~]8Ac.Z8x0  5 讨论

    !}u7I;Z&l9p^Q0

    y5L7Sb'd4AD~'lw0  发热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 %以上[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属于中医外感热病范畴。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多虚,脾虚湿盛;加之肺气虚卫外不固,极易外感六淫、疫毒之邪,且迅速入里化热,湿热交蒸,邪正相争,故而发热。中医认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为风热之邪犯肺,肺气失宣。《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说明耳部穴位与各经络密切相关。《厘正按摩要术》:“耳皮肉属肺。”临床上外感发热的卫气证候短暂,常表现为肺胃湿热同盛,卫气同病,出现发热,舌红起刺,苔黄厚腻,脉滑数。针刺法具有开窍泄热、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治疗顽固性痹证的作用,既适用于实证和热证,也可用于寒实证[2]。而放血疗法为针刺法的用针法之一,是通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等针刺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适量血液,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止身热憎寒,自汗烦躁,咳嗽频作,鼻流清涕,脉浮头痛,咽喉不利,咳吐痰涎,面色潮红疏散风邪:麻黄、杏仁、薄荷、甘草、石膏、黄芩、桔梗、人参、前胡、枳壳、腊茶。伤寒咳嗽中国论文网!?*n#QFq9x ]

    n Zu[o^'y*b0  咳嗽流涕,面色苍白,恶寒无汗,喉间有痰,痰多清稀,烦躁不渴,脉象浮紧散寒温里:参苏饮
    ,\y3@X^HB0伤热咳嗽中国论文网,muw)|:y`a"S

    G*W.RV1`{9W0p0  咳嗽频频,面红咽干,烦躁不安,口干引饮,咳吐稠痰,甚则喘急,脉数苔黄,指纹紫色清肺泻热:麻杏石甘汤、泻白散

    oi q3J5|+stX0

    Vf?SLoU.}5L0  火咳咳吐脓血,烦渴引饮,甚则七窍流血 泻火凉血:金华丸 胃冷停饮咳咳嗽吐有青绿色的口水或混有乳食痰涎消导宿滞、涤痰温胃久 咳

    Q6CS4e;npo0 中国论文网 g ~.z9O6I0cS0gC

      (1)二便清利,属于中虚

    !@^,e2K"o/GgD b0

    L wjoq @/t0  (2)二便秘结属于实热

    .GeF\f6t MV#~0 中国论文网0yP&rb2K,F v

      (3)连声出血中国论文网4`tY-P [#f9a

    7hd a3Uk-E*\0  (1)化痰顾气:贝母、陈皮、枳壳、茯苓、甘草、黄芩、桔梗、山栀、前胡、薄荷、杏仁中国论文网pled}W

    中国论文网cL{ B.jE5Ze

      (2)润下:玉液丸中国论文网4[ k7a3x&Up.R#j^

    F^p&}h/W |"m0  (3)中虚:抱龙丸

    e'K"bUwd)Sla0

    }tz)PG a/Y.M X0  (4)实热:葶苈丸、三黄五色丸

    `.yVq-h1U(v2G[}0

    1?$F*p6G8E*uY r0  (5)清金降火:黄芩、山栀、甘草、桔梗、知母、贝母、陈皮、枳壳、前胡、地骨皮、茯苓、元参、茅根虚咳中国论文网+aAf R+H l

    中国论文网D`(Yr9N7C\/o

      时常作热,面黄气短无神,身体羸弱,中国论文网R _B;cy d

    中国论文网;_#j f*Gy

      早晚作咳

    5od3S(R3b2\f0 中国论文网7Bx.Z ~ ^5gT(L$X

      益气补血,清热止咳:当归、茯苓、人参、甘草、桔梗、前胡、知母、贝母、山栀、黄芩、黄柏、天冬、麦冬、生姜摘自刘弼臣编著的《中医儿科经典选释·咳嗽西江月词》,187-193页。中国论文网~-F s7XL9x^^US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