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审美素养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
2018年6月08日 09:47 作者:杨开荣摘要: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审美能力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这种审美内涵具体化为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四个部分,并结合二十年来的一线教学经验,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审美素养;形象美 ;语言美 ;情感美 ;意境美
人文底蕴是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指出: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其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针对审美能力所包含的几个方面,将这种审美内涵具体化为形象美、语言美、情感美和意境美四个部分。当然,这四个部分是学生在理解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的一个渐进的有机组合。笔者在这里结合自己近二十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希望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做一些探讨的尝试。
形象美
对人物形象认知是学生对故事型课文的第一感知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建立初步的审美意向呢?笔者以为,在课文教学中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简单的定性对比(比如好和坏,正面和反面),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其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美与丑的强烈对比,在不断的揣摩、理解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美。比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就有强烈的对比特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晏子和楚王两个形象的对比以及这两个形象自身所形成的反差,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比较,学生发现:晏子——虽然身材矮小,但藏有大智慧(“小”和“大”的对比);楚王——虽然身份高贵是国君,但思想见识狭隘丑陋(“高贵”和“狭隘”的对比)。再将晏子使楚的整个过程一梳理,学生进一步的发现:晏子——机智勇敢,聪明善于应变,懂得礼节,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能屈能伸;楚王——狭隘自大,目中无人,蛮野不知礼节,待人不友好,不懂尊重他人,自视甚高。通过这种人物形象对比的挖掘,学生们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人物形象塑造深意。再如《两只小狮子》这篇课文,通过对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勤快与懒惰的对比,学生懂得:只有勤学苦练,学好本领,不依靠于父母的地位,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
诸如此类的课文还有许多,其因人物形象各具特点,故而对比点也各不相同,但只要老师善加引导,利用好对比的方法,找准有利于学生把握形象的对比点,将人物形象的形象与本质、客观与主观、外表与内心进行相互比较,让学生在对比中认识美、体验美和评判美,就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初步的建立。
语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