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 内科护理课程说课案例

    2011年1月16日 10:12 作者:朱慧 张东风
    【关键词】  内科 护理课程 说课
    E#~"Z0O+[p$M1K j0
    "_E]#hm.E0说课就是教师具体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课程内容或一个观点、一个问题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活动,是教师围绕教学改革而开展的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1],也是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内科护理学的说课程流程图如下:
    .d;Fv Y$k!Z }j$D0教师论文发表
    $CBR N ^'N0  1 课程设置中国论文网9DYZwN q,D
    中国论文网/d0s#`2xO4M)H
      1.1 明确教学目标 内科护理学是介绍内科疾病防治知识,运用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以减轻痛苦,促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本课程是三年制大专护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基于医学基础课程、护理学基础上的专业综合课程。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构建护理工作必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确立以人的健康为目标的现代护理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2],并达到如下目标:(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了解内科常见病的概念和需要护理配合的治疗要点,熟悉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和医护合作性问题及健康教育内容,掌握护理措施的内容。(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具有对内科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参与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常见病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的能力,具有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的能力,具有实施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3)素质教育目标:树立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思想,表现出关心、爱护、尊重护理对象和认真、严谨、热情、勤快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学习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中国论文网"LQf*O5N fe&~}E

    fV$W7n I#`'~0  1.2 课程设计的背景、理念和依据
    /o\ g{#nD9o0
    JnKYa+pW0  1.2.1 课程设计背景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注重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如何体现工学结合是进行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3],因此我们建立了符合我院特色的课程体系,其主要原则是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目的,以护理专业能力为导向,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结合教、学于一体,有效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vqx/P/TYl0教师论文发表
    H3LE z(C O0  1.2.2 课程设计理念和依据 分析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基于临床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对应护士执业资格标准和学生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执业能力为核心,遵循必须、够用的原则整合《内科护理学》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理念。由护理专业教师及长期从事护理教育的行业人员进行广泛调研,分析行业中的岗位能力及社会需求,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建设实训基地、指导理论教学、建设师资及考评体系,从而实现培养高技能护理人才目标[4]。
    j4l3s"B)R'h:S0
    v,NK ~%hX0  2 教学内容中国论文网-F:N"jOy:PV

    $a ifk8?O;M0  2.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坚持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根据护理内科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遵循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遵照必需、够用、适用的原则,整合教学内容。
    Dp2R3\m3W8F0
    _eC)wev_ gf0  2.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护理专业的整体课程设置,同时考虑到内科护理学课程要安排在专业基础课和《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几门专业课程之后,我院将本门课程安排在第 3、4学期,共180学时,其中理论∶实践课时约2∶1。此外,在本课程的教学安排中,我们将护理程序有机地贯穿于理论、见习和讨论课的全过程,并在护理操作中融入相应理论,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对学生理论、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中国论文网3H,t6M ys
    中国论文网4\$u r![$h2tx4[ m"e
      2.3 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为了体现现代护理理念和职业教育理念,并保证护士资格考试的高通过率,本课程选用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本教材的编写水平较高,贴近护士资格考试,但偏重理论,不太符合项目课程的设置要求。为此,我们在进行一定取舍的基础上,自编了实验指导用书,参考了郭奉银主编的《内科护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尤黎明主编的《内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教材,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理论试题,并制定了配套的教学课件。教师论文发表
    T0`6cmyi0中国论文网z O9v0?uk
      3 课程教学中国论文网-o"}+]2y_fx
    中国论文网e_KZ`8D
      3.1 教学对象(学生) 我院护理专业的学生都是高中后录取的学生,年龄在19岁左右。这个生理发育阶段的学生,身心已经相对成熟,有较强的理解和自学能力,有强烈的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学生在学习内科护理学之前,已经具备了学习本门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就具备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条件。中国论文网w!Z0i'VRJ
    中国论文网"FQ(OiS#I`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护理课程,涉及内容多、学习时间长,需要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简练、生动的教材引导,才能逐步获得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完成学习目标,达到教、学、做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目标。
    \L8ZHn B:e-k03.2.1 突出学生主体 在理论讲授灌输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尽量采用互动式、引导式教学,如小组讨论、典型病案分析讨论、PBL和模拟情景教学等方式,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师还在课余辅助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制作健康教育卡片。学生通过此项课外活动,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此后积极参与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因此也增强了运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能力。中国论文网'_!V bc%P;K(O'h$W

    :L?] W WSOX%b0  3.2.2 突出临床实践能力 内科护理教学应尽量安排在仿真的护理实训基地和教学医院的环境中,让学生熟悉和习惯今后工作的氛围;同时利用标准病人、多媒体病例展示、临床病例来讲解分析,组织讨论或进行情景模拟,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g xk2XkA0中国论文网 FQ%QG HE Ld(w
      3.2.3 突出整体护理理念 不仅要注重患病后的临床护理,还要强化疾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期护理;要体现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全方位的护理,要把护理程序贯穿在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始终,让护生形成稳固的科学的护理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为今后高效、完善的护理工作奠定基础。中国论文网,BE2C|([6q1N O
    教师论文发表 中国论文网a7dF%P h;nq)|"go
      3.3 实训条件 校内建立了临床护理试验中心,设有仿真教学环境,试验设备有心电图仪等。有80多所实习医院为我院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设施先进,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实训指导教师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中国论文网 J6Ic%{ii V

    1~Zr-p!Cf Sh0  3.4 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采用笔试、面试、技能考试、临床实践等多种形式,考试课程实行考教分离,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实践成绩单列,理论成绩占总成绩60~70 %,平时成绩占30~40 %。
    T5G1xr*t n:i+vi0
    4h&X2e*ZB1r$qV3R0  4 教学效果与反思
    l:gw8Y;XP4zPG1py0中国论文网:M E0R.o+?tL
      4.1 教学效果评价 我院非常重视教学质量的监控,每学期都要进行教学质量检查,主要检查课堂教学和教案、备课笔记完善情况,教学督导组不定时检查,随机组织学生对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均为优秀。
    N.nV&oCUZ9LK0
    /Y&g$U5E[0Tjb9t d0  4.2 反思 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逐渐提高,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也在逐年攀升,但我们觉得在教学方面仍然存有不足,如符合项目课程的教材的开发和项目教学的设计不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8zZ9v;r [ WK!E0
    2uFk,|9{.`0【参考文献】教师论文发表
    v%CetIa0   [1] 鞠红霞,刘柳,林宁.关于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说课程”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14):5-6.
    xns8l,dM.b)[d9iF0
    )v1IO!X(~ T2d.D'E?mp0  [2] 罗红艳.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探讨[C].第八届全国护理高职高专教育研讨会,2007:7.
    p)|_t#E!^jJ \0中国论文网+GN4xd{,S
      [3] 李军.改革高职课程体系推进工学结合[J].江苏高教,2009,(4):139-140.
    Y:q\)X3_vw)G0
    rZ2]@|#~^O0  [4] Magnussen L,Ishida D,Itano J.The impact of the use of inquiry-based learning as a teaching method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J].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2000,39(8):360-364.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