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课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
2010年9月10日 10:14 作者:lunwenchina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教育 课外教育途径
7j/]y;G$l2T0 论文摘要:探讨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建构网络思想教育体系,发挥家庭教育功能等课外思想教育途径及其作用。
:Q.]&a]P*u:L4y0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在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的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任务很重,党中央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总结历史经验,迎接现实挑战,着眼于长远事业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增添新内容的要求,因而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除了加强“两课”等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社团和家庭教育等课堂之外的教育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l}"[k
z#Ifj0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中国论文网/[wOou#XH%D'S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它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高等学府所特有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由广大师生、学校管理者共同营造的活跃的校园气氛,是陶冶情操、寓教于乐的文化氛围,其对学生的影响是不知不觉、潜移默化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欲知明日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努力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形成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大事。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会使学生身在其中,自觉不自觉地受到熏陶、影响和鼓励,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中国论文网3mfbvx*PaJf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精神、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具有不可低估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主导着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规定校园文化最本质的东西。制度文化建设,是指建立和完善科学易行的,有形、无形的规章制度,并切实落实到师生的行为中去,以保证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是由师生们共同创造的,只有在适应学生发展的环境中,教育才易被接受,对学生的影响才是持久和深刻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它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师生在精神生活的满足中受到教育。
!bOv:T6n,OB0 2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实践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