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怎样处理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在教学中的关系
中国论文网\1ox\h| Q~
刘琴 甘肃省财贸学校
中国论文网7^gI(`b#bEg+nG
摘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的,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只有知识与能力同
步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成为有用人才。同时,处理好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
才的关键。
中国论文网.M7odf
^$c
关键词: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关系
ws]ZM0
一、何为“知识”的真正涵义我们常说的知识,大多仅指“知什么”,即对事物的属性、
联系的反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
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主体
对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中国论文网m\|7@._0yX
二、何为“能力”的真正内涵
能力也指本领,它是胜任某项任务活动的一种主观内在的条件。通俗地说,是一个人处事的态度、方式、方法和效率,是一
种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说,能力就是指完成一定任务活动的本领。这种本领既是先天生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知识继承等因素
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又是后天参与社会实践过程体验的结果。完成任何一项任务活动都需要人的多种能力的结合。例如我们撰写
论文,必须要具备以下三种思维能力,一是辩证思维能力;二是推理思维能力;三是联想思维能力。
中国论文网KI6[7u)CT$Z&J"Y
三、关于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关系两种片面观点的批判思考
(一)能力就是一切,应凌驾于知识之上某些人认为,能力来源于基础知识而又高于基础知识。掌握
基础知识需要能力而又促使了能力的形成。他们认为,知识能促进能力形成,这是大家普遍所能认同的。但这种看法过分地强调
了能力比知识高一等,掌握知识最终是为了培养能力,把掌握知识看作条件,把培养能力看作结果,这不免有些牵强。
一方面,能力和知识之间并没有谁高谁低、谁主谁次。毋庸置疑,教学中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是,知识的必
要性绝不能忽略。
_.w1t;g+t0
第一,掌握陈述性知识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每个个体都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历史有足够的了解,对人类社会的文化有足够的吸
收和继承,而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中大量的知识是陈述性知识。第二,掌握程序性知识也是必要的。人类的各种活动中,大量的
是智力活动,而智力活动主要是直接依靠智慧技能来完成的。第
6}?M&_Vq9r(u0
三,认知策略是制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只有通过自学,
才能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效果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会学习。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并不是条件与结果的单向箭
头顺序的关系。虽然掌握了知识后对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促进作用,但同时能力的培养也能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在一定条件
下,知识可以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可以使人们更加顺利地去获取知识。以计算机 C 语言学习为例,在学习 C 语言的过程中,不仅
要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还要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实际
操作技能。陈述性知识包括数据类型、程序的基本结构、数组、指针、结构、结构体等。程序性知识包括如何编程、如何开发小
游戏等。而能力则体现在将学到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运用
到具体的编程中的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反过来,通过实际的编程,能够促进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补充。所以,掌握知
识与培养能力之间应该是条双向的箭头,是相互促进的。
中国论文网7y#D/T/a&Q4Bm
(二)能力包括知识
在施良方与崔允漷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中,当讲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时说:“知识
与智力是完整的能力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智力是能力结构的中的一般成分,知识是能力结构中的特殊成分。因此掌握知识与发
展智力是发展能力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在解释能力时说:“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
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里,知识成为了能力的一部分,这种说法也是值得怀疑
的。知识和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不存在谁包含谁。如果说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那么在这里,知识和能力两者的概念就被
模糊化了。按照这种模糊的概念,反过来说能力是知识的一部分也不为过了。可以再以计算机 C 语言教学为例,教给学生一个运
算符和表达式,学生仅仅学到了知道该运算符和表达式的含义和形式,即简单的识记,并不能提升学生编程的能力。所以,要说
这个知识转化成了能力是很牵强的,说知识是能力的一部分也是缺乏根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