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年2月17日 08:51 作者:康莉莉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康莉莉
    (临洮县红旗初级中学 甘肃 定西 730500)
    摘 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创新
    能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促进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途径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
    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
    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个体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堂中培
    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
    现自我的宽松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
    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力量。本人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
    际,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课题
    研究,因此,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有如下几点:
    一、科学组合、合理分工
    就近组合原则:按正常的班级座次,将前后座位邻近的学
    生组成 4~6 人的学习小组,这种形式无需调整座次、分出层
    次,操作起来也简单。异质分组原则:认真区别学生的性别、性
    格、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保证各小组力量均
    衡,为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要做好小组的组织工
    作,创造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具体分
    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
    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人、记录员、资料员、首席
    发言人、第二发言人,甚至是专提反方意见的“反对人”。一定
    时间后,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
    验、锻炼和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座位以面对面或相邻形式为最
    好,这样更有利于互相学习、讨论,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
    二、教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契机,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要合理选择契机,给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内容,把那
    些具有探究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全,须发挥小组集
    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
    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
    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
    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
    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的开展,往往
    跟上课的内容、上课的形式、上课所提出的讨论问题的难易程
    度等是息息相关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把握合作时机,根据
    教学的需要,适时地采用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合作产
    生的价值,积极、有序、有效地组织开展合作学习。教学的重点
    难点往往是学生理解掌握的难点,在这些地方加强合作,有助
    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习惯
    良好的合作习惯培养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小组合作
    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会与人合
    作交流,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责任
    意识。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支持、配合;要求
    学生为自己负责,还要为同伴的学习负责,避免个人主义,构
    建团队意识,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一)学会自主探索。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
    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因为只有建立在自主探索
    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 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
    识和看法,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
    交流、比较。
    (二)学会倾听。一位学生的发言往往会引发出其他几位
    同学的思维火花,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
    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
    解。高效的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
    听”,倡导学生“多思考”。
    (三)学会反思与调整。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是学生的思
    维在经过合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由于每一个学生
    都有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学习中所获得的信
    息各有差异,合作学习就是要利用这种差异,通过师生、 生
    生之间的协商、交流、讨论,经整理后形成解决方案。每个个体
    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应认识到
    自己(或对方)想法的局限性和对方(或自己)想法的合理性,
    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四、教师要处理好角色意识,及时对合作过程实施调控
    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
    以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在合作学习
    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是通过教师的角色变化来实现
    的。合作交往中教师的主要行为表现在倾听、交流、协作、分
    享,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
    作者 ,因而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同时扮演了权威、顾问、同伴
    三种角色。
    五、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评价要全面
    评价是否全面也是提高小组合作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样需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在 " 放 " 的
    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思考,讨论交流,而后因适
    当的“收”,集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并积极引导学生
    进行评价,同时质疑问题,以求开拓创新。
    总之,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讨论、合
    作、互助”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学习成绩,而且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
    力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