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

    2017年3月06日 08:50 作者:王鹤立
    中国论文网 ?0@ L W)H0JVw
    ( 康县阳坝镇初级中学 甘肃 陇南 746511)
    摘 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了现代教育的主流趋势,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一种辅助的
    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门学科带来了发展和拓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目前笔者执教的是
    初中数学,就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同仁一起探讨交流。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整合;探索;实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了现
    代教育的主流趋势,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一种
    辅助的教学手段。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各门学科带来了发展和
    拓宽,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运用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命活力。
    目前笔者执教的是初中数学,就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
    学的整合探索与实践,谈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同仁一起探讨交
    流。
    一、数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有很多中
    学生,甚至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这就迫切需要
    我们在教育中创新,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把多媒体引入教学课
    堂,辅助数学教学,通过图文闪烁、变色、动画以及平移、翻折
    和旋转,产生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效果,有利于刺激学生各
    种感官,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挥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和主动
    性。
    例如:在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利
    用几何画板,先描绘出一次函数 y=kx 的图像,然后上(下)平移
    得到一次函数 y=kx+b 的图像,从而获得有关一次函数 y=kx 和
    y=kx+b 之间有许多性质。把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表现出来的过
    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
    程,形成对概念性质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有
    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
    观、形象,使学生从害怕、厌恶数学变成对数学喜爱并乐意学
    数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索和发现。
    (二)过程展示,突破难点。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注
    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学生常
    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取
    代主要靠老师讲授、板书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计算
    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
    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
    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让
    学生做“数学实验” 。在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对于
    其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
    方形这个“化圆为方”的道理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计算机辅
    助教学演示,把一个圆 2 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
    个半圆分成 8 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一个地从圆中
    “飞出来”,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
    进行 16、32 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
    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
    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宽
    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以上教学进程,
    直观而自然,并不需要由老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地
    讲解,而学生对该公式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
    得多。
    (三)变抽象为形象,获取技能。变化的或运动的东西,新
    鲜有趣的事物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发
    挥多媒体能“动”的特长,变传统中静的“说”为可视的“动”,启
    迪学生思维。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动态变化可以
    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展现在学
    生面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就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
    形象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且有利
    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在初中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通
    过操作计算机,真切的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做数学”
    中发现数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
    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创新意识。如在教授一次函数图
    像的平移时,利用计算机制作了 Flash 图像,通过移动图像使
    学生感受平移的动态感,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又如在教授有理
    数相加减法时,通过对海水的涨退潮的动态形象达到教学效
    果,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相加减法的理解。
    二、数学教学运用信息技术应遵循原则
    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教学之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
    确定与主体作用的真正发挥;它拓展的不仅仅是学习的空间,
    更打开了学习思维的闸门,它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接触电
    脑网络的机会,掌握了一种学习的工具,增强了学习的能力。
    因此,数学教育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即以学
    生为主体开展教学)、目的性原则(即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为了
    辅助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开放性原则(就传统教学而言,做到
    教学思想、内容、过程的开放),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最大优势,
    实现价值最大化。
    三、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注意的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这种辅助教学手段,应该注
    意以下问题:一是“辅助”不能成为“替代”现代信息技术辅助
    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模拟教师的教学
    行为,完成教师的部分工作。但是,它不能被用来代替基本的
    数学活动如熟练的基本运算、基本的代数变换、解方程、逻辑
    推理、数学证明等。因此,应当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的纸
    笔运算、逻辑推理、画表作图等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其二是虽
    然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它的优点,但这并不是否定传统
    教学。最后,课件设计不能太花哨,喧宾夺主,华而不实。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给数
    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同时,也要注意数学教学与
    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效
    率。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