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
  • 微课在高职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握手礼仪”为例

    2021年6月23日 09:29 作者:林欣欣
    中国论文网nuJ#C&S L;Q1}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福建?莆田?351254)
    摘 要: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在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在分析“微课”应用于高职商务礼仪课程实践需求的基础上,选取“握手礼仪”教学项目,详细解析了其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商务礼仪;握手礼仪;实践研究The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Micro-lecture in“Business Etiquette”Course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As?an?example?of“handshake?etiquette”
    LIN?Xin-xin
    (Department?of?Business?Administration,Meizhouwan?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Putian,Fujian,351254,China)Abstract:?With?the?advent?of?micro?era,micro-lecture?plays?an?important?role?in?education?teaching?reform?at?home?and?abroad.In?orderto?achieve?the?purpose?of?effective?teaching,the?article?selects?the?teaching?program“handshake?etiquette”,analyzes?the?whole?process?of?theflipped?classroom’s?instructional?design?based?on“micro-lecture”in?detail?and?evaluates?the?teaching?effect?based?on?the?analysis?of?theapplicational?requirements?of“micro-lecture”in?business?etiquette?course?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Key words:?micro-lecture;flipped?classroom;business?etiquette;handshake?etiquette;practice?research一、相关研究述评
    (一)微课的内涵与特征优势
    1. 微课的内涵
    微课又名微课程(Micro-lecture),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1] 细数微课的发展史,关于微课内涵的表述可谓是百家争鸣。在经历了数年的发展衍化之后,国内教育界将上述概念作为微课的代表性概念,并得到了众多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
    2. 微课的特征优势
    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资源主题突出等特点。 [2] 微课往往用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时间通常控制在 5-10 分钟,有电脑或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即可观看,师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数年的教学实践,微课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课堂师生互动、促进教师因材施教等方面的优势尽显。微课支持“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在翻转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课堂活动参与度大大提高,教师也能即时收到学生的学习反思与反馈,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微课的雏形最早见于英国纳皮尔大学教授 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和美国北爱荷华大学 LeRoy
    A.McGrew 教授提出的“60 秒课程”。2008 年,美国圣胡安学院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Penrose 提出了“微课程”的概念,继而提出建设微课程五步曲。 [1]
    较之国外,国内微课的起步稍晚一些。2010 年广
    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胡铁生老师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继而教育技术界的专家学者们在分析研究各地微课建设和微课大赛的实践基础上纷纷给出了“微课”的新定义。近五年来,微课的发展经历了从“微资源构成”到“微教学过程”再到“微网络课程”三个阶段。 [1]
    二、“微课”应用于商务礼仪课程的实践需求
    (一)基于商务礼仪课程的地位和特征的需求
    商务礼仪课程是我院工商管理系各专业的专业基
    础课程、机械工程系汽车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又是全院的公共选修课程。在工商管理系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该课程放置于大一上学期开设,每周 2学时,教学周数 15?周,共计 30 学时,其中理论与实践课时均为 15 学时。
    商务礼仪属于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应用类
    学科,实践性极强,且有很高的视觉和形象要求,十分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灵活运用。“握手礼仪”
    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项目,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在不同的情境下该如何与他人握手。
    (二)基于解决商务礼仪传统课堂现状问题的需求
    实践表明,目前各类高职院校培养的商务人员并
    不能真正地满足企业的需求,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传统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忽视了实践操作环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
    1. 教师个性化教学无法实施
    根据教育学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对不同的
    学生应因材施教。握手礼仪基本动作的展示包括握手的姿势和伸手的顺序两大部分,虽说 5 秒钟左右即可完成,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很多学生还是亦步亦趋。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几分钟之内就能掌握握手礼仪基本理论知识,能较好地完成握手的连贯动作,而部分学生花上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对握手的动作要领和伸手顺序还一知半解。
    2. 学生主体地位无法真正体现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礼仪教学,教师分秒必争
    地讲,学生百无聊赖地听,最终留给学生实战练习的时间少之又少,而商务礼仪课程实战性极强,学生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究,去领会贯通、合作练习。
    传统的礼仪教学无法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落到实处,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已然成为一纸空谈。
    3. 学生学习效果无法有效评价
    传统的礼仪教学,学习效果检测方式单一,教师
    一般通过第二次课课前十分钟让学生再做演示,确认学生掌握与否,发现问题、整体的反馈和调整都相对滞后。前后两次课至少间隔一天的时间,尽管教师课堂上布置了练习任务,学生课后只有少数人能认真去完成,课前十分钟的评价主观性和随机偶然性较强。
    传统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无法在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情况并进行学习成果的有效评价。
    微课能重构高职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师和
    学生地位的“翻转”,让教师能因材施教,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并有效评价学习效果。
    三、“握手礼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微课是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是微时
    代的产物。正规而完善的“微课程”是“6+1”型的,是围绕微视频,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和微反馈等 6 个与教学知识点或教学配套的教学设计。 [3] 为此,本文选取“握手礼仪”为教学内容,以“微视频”为中心,整合微课的 6 个配套部分来谈谈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鉴于“握手礼仪”项目教学对学生提出的高实践
    要求,该项目的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程参与。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微课的特征优势,本项目教学导入微课带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其基本教学流程如下图所示。 [4]
    课
    前
    —
    —
    教
    师
    制
    作
    “
    握
    手
    礼
    仪
    ”
    微
    课
    ,
    上
    传
    学
    院
    网
    站
    、 超
    星
    学
    习
    通
    平
    台
    或
    班
    级
    QQ、
    微
    信
    群
    ,
    下
    达
    学
    习
    任
    务
    ;
    学
    生
    利
    用
    微
    课
    有
    效
    预
    习
    ,
    提
    出
    问
    题
    ,
    完
    成
    作
    业
    。
    课
    中
    —
    —
    教
    师
    课
    堂
    答
    疑
    、
    拓
    展
    新
    知
    识
    ,
    学
    生
    加
    强
    练
    习
    。
    课
    后
    —
    —
    收
    集
    学
    生
    练
    习
    情
    况
    ,
    评
    价
    学
    习
    效
    果
    。
    图 1 “翻转课堂”教学流程图
    (二)微课的“握手礼仪”教学过程设计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是握手礼仪的相关知识,其中知识目标
    是:掌握标准的握手姿势和伸手顺序;了解握手的时机、握手的类型和握手的禁忌;能力目标是:使学生能在不同的商务交往场合正确地握手;素质目标是:
    礼貌待人,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5]
    2. 教学重难点的选择
    握手礼仪项目的教学内容可以细化为握手的时机、
    握手的标准姿势、握手的类型、握手的伸手顺序和握手的禁忌五大部分,而握手的标准姿势又可细分为目光与微笑、力度与时间、接触位置等。从微课的制作要求来看,微课的教学内容应该选取在 5-10 分钟内学生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握手礼仪”微课制作选择“握手的标准姿势”和“握手的伸手顺序、禁忌”
    为教学重点,以不同情境下“握手的伸手顺序”为教学难点。
    3.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最基本的要求是突出重难点,条理
    清晰、简洁明了,并能创设一定的真实商务情境吸引学生。“握手礼仪”微课时长 7 分 31 秒,制作过程具体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导入阶段、主体教学阶段和实战阶段,具体如下图所示。
    主
    体
    教
    学
    阶
    段
    —
    —
    教
    师
    梳
    理
    、
    整
    合
    教
    学
    知
    识
    点
    ,
    制
    作
    PPT 课
    件
    ,
    从
    时
    机
    、
    姿
    势
    、
    目
    光
    与
    微
    笑
    、 力
    度
    与
    时
    间
    、 接
    触
    位
    置
    、 顺
    序
    与
    禁
    忌
    六
    个
    大
    方
    面
    系
    统
    地
    讲
    授
    握
    手
    礼
    仪
    ,
    约
    4 分
    钟
    。
    实
    战
    阶
    段
    —
    —
    创
    设
    真
    实
    的
    商
    务
    情
    境
    让
    学
    生
    评
    价
    案
    例
    或
    视
    频
    中
    握
    手
    礼
    仪
    运
    用
    的
    对
    错
    , 约
    2分
    钟
    。
    导
    入
    阶
    段
    —
    —
    通
    过
    真
    实
    的
    商
    务
    情
    境
    导
    入
    握
    手
    礼
    仪
    的
    具
    体
    教
    学
    内
    容
    和
    教
    学
    重
    难
    点
    ,
    让
    学
    生
    了
    解
    握
    手
    礼
    仪
    的
    重
    要
    性
    ,
    约
    1 分
    半
    钟
    。
    图 2 “握手礼仪”教学设计阶段示意图
    4. 学生学习记录,教师解疑并评价反馈
    在“握手礼仪微课”的引领下,学生课前在线预
    习握手礼仪的相关知识点,适当练习,并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疑惑记录下来,教师可在线解疑,也可利用课堂时间统一解疑;学生课后在线复习巩固相关理论,加强握手礼仪薄弱环节的温习,纠正错误之处,同时在线提交作业及拍摄的握手实践照片或录制的握手实践小视频,教师在线评价反馈或利用课堂时间统一评价反馈。
    5. 教学实践结果的调查与分析
    (1)“握手礼仪”学习反馈表的设计
    “握手礼仪”学习反馈表涵盖了学生对“微课”和
    “翻转课堂”认可度和对上述授课模式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调查。整份反馈表共计 8 个问题,其中,对“微课”
    和“翻转课堂”认可度的调查 2 个问题?,对学习过程和效果的调查 6 个问题。8 个问题中有一开放式问题:
    “对‘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2)学习反馈表的发放、回收与数据分析
    选择参与新模式授课的工商管理系 18 级大一新生
    为调查对象,逐一发放学习反馈表,共发放 58 份,回收 55 份,有效反馈表 54 份。回收后,根据学习反馈表中的信息分别从“认可度”和“学习过程与效果”
    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
    34
    16
    40510
    15
    20
    25
    30
    35
    40
    赞成 中立  反对
    人数
    图 3 学生对课堂使用电子设备的态度
    学生对“微课+翻转”与传统教学的效果比较
    65%
    28%
    7%
    更好
    等同
    更差
    图 4 学生对“微课 + 翻转”与传统教学的效果比较从图 3 图 4 可以看出,54 个学生中反对课堂使用电子设备的仅有 4 人,学生认可度高达 90% 以上;认为“微课 + 翻转”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要好的高达65%,效果相近的有 28%,效果更差的仅占 7% 左右, “微课 + 翻转”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四、“握手礼仪”“微课 +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启示
    (一)从学习态度上看,学生学习热情与参与度大
    大提高
    微课草根、短小精悍,微课介入礼仪教学,能大
    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前能有效地预习,课中更能集中注意力听取老师的讲解和解疑,课后能积极温习相关知识点,反复练习并在线提交作业,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均大大提高,师生互动极大增强,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得以构建。
    (二)从学习效果上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都更好
    超过 60% 的学生认为“微课 + 翻转”教学效果较
    之传统教学更好。传统教学局限于课堂,课后学生难以百分百完整地再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微课提供了一次次重复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预习和巩固。课堂无法熟练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弥补,教学进度得以平衡,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三)从教学评价上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有
    效和客观
    传统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仅停留在课堂上,带有极
    大的主观偶然性,教师花再多的时间也难以时刻关注到每位学生的点滴成长。“微课 + 翻转”教学过程中学习讨论区的创立,教师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对所学项目的参与度和掌握程度,感受到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评价。
    (四)从教学收获上看,教师能更好地进行个性化
    教学
    教师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微课短
    而精,需要对广泛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取其精华;微课资源的共享,也让专业教师受益良多。同时教师能通过学生的讨论区和留言区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更多学生的学习需求。
    微课应用于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无疑是成功
    的,鉴于商务礼仪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微课 + 翻转”
    的教学模式可以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广泛地推广、有效地运用,同时向其他课程扩展。毋庸置疑,这将掀起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阵阵热潮。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 .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31(4):36-42.
    [2]???胡铁生 .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5-18.
    [3]???易洁 . 微课在高职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J]. 职教通讯,2016(27):47-48.
    [4]???金照娣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服务礼仪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以“蹲姿礼仪”课堂教学为例 [J]. 科教文汇,2015(4):
    96-98.
    [5]???李博 . 朱维魁 .《商务礼仪》微课程教学设计及制作 [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280-282.
    作者简介:林欣欣,汉族,福建莆田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与公关礼仪。

    %C&K1}Ea!xH4a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