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5年7月25日 15:36 作者:王凤英
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论文网EvX0}x.Erd
王凤英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中国论文网 y7lDLJ't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指导项目“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y_Z Al B8dh$la!b7b0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在国家建设中肩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高就业率源于
\+]+} q*K.b,D5zt0学校对人才目标的准确定位,对人才特色的准确把握,学校明确了应用型人才的四大特性,即务实性、应用性、适应性和创新性,并中国论文网K5Z"_+} _"C1L@\
以“三轮驱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始终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力量,鼓励教师向双能型、复合型方向发展,重视教师的
X5R].s}
R
K0工程经历和工程能力。
OR|8ULC @}0关键词:国际化背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5Cy2\$~)Avs*b0前言
enr&XD_9j
F,J'Gf0在大学的国际化发展中,虽然加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国
V
^;JfA2T0际合作、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是重要手段,但毕竟多数学生没有
CI'i[8E'wB0出国机会,因此,重要的是在校园内进行国际交流,特别是从课程中国论文网7|1c@'x3m5YX
和教学入手进行国际化,实现在本土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国论文网2Y4o+LfV)x9SB.r1|+Y
1.构建国际化教育的核心板块中国论文网.T#[
`E,h3]_
1.1 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大平台、四个结合”,不断强中国论文网)`:j K7{1\
化工程素质。一条主线:即坚持“学以致用”理念、以基本素质、中国论文网;MWR0W1F*`_i_#v
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贯穿教育全过程。两个课堂:
0q/X1KvI*l*]7a0即抓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
!d!o:Q|(B0研课题立项,创立大学生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奖励基金和实践创新
@8k6w[D~!B1p0学分。三大平台:即社会实践平台、工程训练平台、创新实践平
tb7_ ]3d#h0台。学校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着力培养学生面向工程实际中国论文网N]7eSh9PD
al;w
的实践能力。四个结合:即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创
A0IwB5G$z,^0业教育相结合。
7GV*C
rk TZi*\
pv2tR01.2 国家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已经积极开展了多方面的支
1m)Y n_Tj!\*E0持工作,中国民办教育已经取得了较快发展。目前中国的本科生中国论文网&g f8A UZzwG&[
里已经有接近三分之一是民办学院的学生,民办教育在中国高等
QvD];g#@0教育中已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我们更关注的是中国的民办教
~"lQFz.[L0育的继续发展,我们更关注在政策支持与引导各方面,为中国的中国论文网2Nc P M.kV1Kw
民办教育开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给民办教育长远发展,尤其民
9Q!g4a"Afv$@r0办高等教育向一流私立大学发展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x&J-WB.A.j
X;u01.3 构建以借鉴引进课程、先进网络课程、学术校本课程和实
$W8WF)b'?Vc,G0践技能课程为核心的四大课程模块:借鉴引进课程是指国外高水平
^X@4]e0大学先进的专业核心课原版移植的课程,包括教师、教材、教学内中国论文网I?lBu\/n
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先进网络课程是指教师通过
Q _4ny"tl0网络将查询到的网络课程与课程库进行整合加工形成的课程;学术
~!zhyO}N0校本课程为教师本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课程,或通过对学术
C
qDzw'Lw3j'nRp@0前沿知识的整合转化而来的课程;实践技能课程是指来自职业一线
(drC3{/j]C(Hu)nz0的最新的生产实践型课程,侧重于应用技能培养。中国论文网"z~-QRr%?.Y!d
2.大力提高教师的国际化程度中国论文网T2W0y])Hs-l7?4G
2.1 为了开阔教师的实用化、国际化、个性化应用型高级专
w6C#P8N X)fK!D0J0门人才”为人才培养定位,并将“教育创造学生价值”作为办学
M.H"ZE'pKe'F0理念。“学生价值就是学校价值,教育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一个教中国论文网/N RSO$`?|T2S
育价值体现过程和个人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 它形成教育、 个体、中国论文网dwiJ@2Dj E
社会之间的价值链。教育的成功应体现在使学生最大地获益,让
+rxaq:F3y0学生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实现 教育创造学生价值 与 学生创中国论文网+g6OR\;_#_$x^
造社会价值 在这个链条上无缝连接。”国际视野和提高国际化
*Vg&|@!X`tz0水平,更好地为应用型人才的本土国际化培养服务。
7Fx%^K%C^ a6?02.2 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一体化, 是对传统教育理念和模中国论文网?V `
i J(c1OJoO
式的一次突破。比如在课程设置方面,传统的培养思路是要培养
Z
H[w#^"g|/cy0什么能力,就增加哪门课程。强调的是一体化,是把学生要培养中国论文网|W?x3c3b1qhW
的这些能力和要提升的素质贯穿于四年学习的各个方面。在人才中国论文网KN.f;Gho~N,G/z
市场中,大学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短板往往被用人单位所诟病。
'IF8XTX2R0无法学以致用,学生就不能通过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价值来服务中国论文网8iP;?,pd_T%Vz
于产业和社会,就很难被就业市场认可。
'Izh
K(\'@p02.3 实践能力是我们考核教师的核心指标之一。 如果我们的
/RS-D#V'z6A6LF0老师不会运用新技术、不能做项目,与产业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
nBqF| v#aY0就成了无源之水。对于新技术的了解与开发,教师要走在学生前
"QDD:u2r&W0面,既要做好老师,又要做好的工程师。教师身体力行地感知技
h6K@ ~a_4_Oi0术开发及真实的工作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中国论文网^+|p2dJQ-x
3.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带动应用人才的培养
3dMF"F EK03.1 TOPCARES-CDIO 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
E;Gz zlgd0力的培养,使“知识的运用比知识的拥有更重要”这一理念深植
YjH9N5N\2MQ;b0于每一名师生心中,通过课程改造、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落实,突中国论文网v#w`:d2J[Ws+[_u
破了传统教学在“学”与“用”之间脱节的困局,很好地解决了
!@&fV0j%W)F L(cR
y B0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难题。该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中国论文网Q U
v6f$W
AO {
联合实验室等学生实践的物理环境,并通过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中国论文网*`*W*iw:MFlL?VL
实训案例,构建生动的实训软环境。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精讲而多中国论文网r&D
B:}R(@&A
练、面向行业应用、进阶式实践教学,通过综合项目实训,全面中国论文网Iwr^fL
x
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
@d,W/~#UW03.2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方面,独创外语、法律、营
}/h_}FAL:G$L0销通识课教育。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口语水平和
8W
a$d)A kM0沟通表达技巧;结合各专业特点开设法律必修课,提高依法维权中国论文网A8v2{p4DN
能力,提升在未来工作中运用法律知识开展工作的职业素质;开中国论文网1m^:UDr5[
设营销学原理课程,让每一位学子掌握符合本专业特点的营销技中国论文网/iQR Z/j;Ic)m
能,充分认识自我,展现自我,提升就业竞争力。独创各专业国
IrlLpL0际化教育。学校引进国际化教育理念,开展相应的双语教学,引中国论文网'@ q*q7`0V
进国外课程体系,通过出国深造、互派留学生、学分互认及高额中国论文网\,I
{J}8?Z#c1L1z
奖学金等形式为国际创新教育的交流活动搭建良好平台。
[~VMs;Q0结语
`2@m4zet:M^K'{0高校要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当作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一直
n)hb^&[r"m4gJ1q
Q ?0坚持推动课程改革,努力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符合独立
9C-pi`%fytX0学院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中国论文网H1]'W3zl O(y
j
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和促进了学院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在中国论文网^ C%J7sk
特色专业培育过程中,积极采取中期检查等各种措施保障特色专
1H)~5cze+w7{0业的建设质量。学院应该顺应当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摒弃中国论文网kY(e(\nUx s
传统教学中轻实践重课堂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
L
Qc@Sl;x+l\S0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培养内容的新
Y9@,xl&?+z+sZ7f&e`0型教育教学观念。中国论文网_5BR.SRSU.M*^F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2u
Di;U*Ub}8N.w
[1]邱妘.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构建[J].宁波大学学中国论文网 A+y!B4@4rA?
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6期.中国论文网 ITc%i;Oin _{
[2]萧鸣政, 张相林.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论文网.ptz)T!]D9g
第一资源,2012年03期.中国论文网Mg0S$cw!M
[3]王璐.高校国际化人才素质指标体系构建[D].上海外国语中国论文网.cEQ{-@S.Ly
大学,2010年.中国论文网]G'U+Df
[4]孙进,韦力.网络文化环境下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研究[J].中国论文网:ars^\%X/fX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中国论文网p.G(s{4E*i
[5]黄莺,吕宏芬,傅昌銮.高校国际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国论文网/IOTd
`-?.LZp)K
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