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
  • 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18例

    2011年3月23日 10:19 作者:李杰峰,苟中坤,钟文辉,陈灿球,林序文,
    【摘要】  目的 观察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 骨折的疗效,评价其对骨折修复及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 Bennett骨折18例,均采用切开复位以AO微型钢板治疗内固定治疗,术中骨折均解剖复位,术后指导患者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结果 18 例术后全部得到2~8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对位对线好,骨折一期愈合,术后4~7个月取出内固定。疗效评定标准参照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优15 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 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允许患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治疗手段。中国论文网_ Y&gq-T z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hmk-Mi"z6W&m;F9S PY0?
    【关键词】  AO微型钢板;Bennett骨折
    o5`SlF&J5i3]&{0中国论文网E'{/daqOE B.M
    Bennett骨折是手部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合并第1腕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其治疗方法多,治疗难点是复位后保持正确的骨折复位。其骨折容易复位,但骨折线多为斜行,拇腕掌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的牵拉以及关节囊与周围韧带的损伤等,使复位后的骨折端稳定性很难维持,若复位不当,不仅影响骨折愈合,而且容易引起虎口变窄,拇指外展、对掌等功能受限等。故目前治疗上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2005年9月至 2009年4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Bennett骨折患者,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中国论文网5of"zt'h2oq ?wqz

    /X'oz"C#n hP0  1 临床资料
    rWG XbQ0
    %]0\ QtJ&h0  1.1 一般资料中国论文网;V5HBrh8DH0^ a

    hxibICUj8x;a%a0  本组共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18~48岁,平均28.3岁;右手骨折11例,左手骨折7例。X 线片检查均示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伴脱位或半脱位,骨折远端均有明显的桡背侧移位;按Buechler分型:1区骨折4例,2区骨折9例,3区骨折5例。损伤原因:意外跌伤8例,运动损伤5例,机器撞伤3例,车祸损伤1例,刀砍伤1例。闭合性骨折15例,开放性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1 h~14 d。中国论文网/^;T5f#B,B?Tp

    4`gNzrgE8o3REk0  1.2 方法中国论文网i[Y U{Hyroi#R.F

    $J.mO ^*T0  患者采用局部浸润或臂丛麻醉,上臂驱血,止血带充气至设定气压。视受伤情况确定手术入路,对于开放性骨折沿创口扩创,可根据伤口情况适当延长切口。对于闭合性骨折者从第一掌骨桡背侧面中下1/3交界处,在拇长伸肌腱的尺侧皮肤行L形切口,注意防止桡神经远端感觉支损伤,向桡侧牵开拇短伸肌腱及拇长伸肌腱,钝性分离后显露第一腕掌关节囊,在第一掌骨近端切开骨膜及腕掌关节囊,显露骨折处,牵引使拇指处于外展对掌位,使之骨折端复位。解剖复位成功后,视骨折情况,用“L”型或“T”型AO微型钢板,以及直径为1.5 mm或2.0 mm螺钉将第一掌骨底部与内侧三角形骨块固定在一起,如合并关节囊、韧带或肌腱等损伤也一期修复,使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得以复位,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中国论文网@r)d)c}_NVm,anF
    如何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4a/K0_I@TWF+hF.r?
      对伴有肌腱损伤者行石膏托外固定3~4周,其余不用任何外固定,但均用绷带固定拇指呈对掌外展位。术后第2天起,患指开始适当作主、被动轻微外展、内收、对掌活动,在可耐受的情况下逐渐增加活动幅度,术后2周左右患指达到原有活动幅度。肌腱损伤者4~6周后转为全面功能训练。
    Nl.Y5_1Z4{01.3 结果中国论文网*V#k&ma#B:o
    中国论文网M1F_IL;AQ.GGu
      本组18 例,术后全部得到2~8个月(平均4.3个月)的随访,定期复查X线片均示骨折对位对线好,骨折一期愈合,术后4~7个月取出内固定,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疗效参照拇指腕掌关节功能评定[1]标准进行评定: 优15 例,拇指桡侧外展90°,掌侧外展40°,功能和健侧相同;良2例,拇指桡侧外展70~89°,掌侧外展30~39°,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可1例,拇指桡侧外展50~69°,掌侧外展20~29°,轻度疼痛。本组优良率达94.4%。中国论文网v[hc$a G
    中国论文网 Q;v5K#}/c}3i
      2 讨论中国论文网@|P0|"W;S)h1x

    6dWb p0vGQ0dp0  当第一掌骨处于轻度屈曲位时,作用其上的纵向暴力可使基底向近、背侧移动并与大多角骨撞击,导致基底骨折,骨折线偏于掌侧,断面近乎与掌骨纵轴平行,并与关节腔相通,使基底关节面一分为二,掌侧骨折块因掌侧韧带及第一掌骨间韧带附着,留在原位不动或有轻微的旋转。而背侧骨折块,即第1掌骨,则在拇长展肌腱和拇收肌的协同作用下向桡背侧移位,即第1腕掌关节呈现背侧脱位[2]。由于Bennett骨折涉及到拇指的腕掌关节面,若复位不牢及治疗不当将会导致关节的僵硬、畸形以及引起虎口变窄,拇指外展、对掌等功能障碍,从而破坏手的功能活动,影响生活及工作质量。其骨折特点是复位容易,保持困难。由于Bennett骨折的特殊性和固定相对困难,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研究,应用各种方式方法来治疗这种骨折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手法闭合整复石膏或牵引固定,失败率较高,现已逐渐被弃用[3]。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适用于各种类型的Bennett骨折,尤其是 Buechler分型中2区和3区骨折,避免了单纯克氏针或螺钉固定困难和不稳定等问题[4]。有学者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不同内固定方法与骨折愈合的关系,表明应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在表面刚度、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和压力均优于其它内固定方法,这些优势均有助手手部骨折的尽早愈合[5]。 AO组织制定的内固定原则是:早期的手术解剖复位,稳定的内固定,无创的外科操作,尽可能早的功能锻炼。AO微型钢板完全符合这一原则。笔者在切开复位并充分显露下,用AO微型钢板及螺钉内固定治疗,不仅减少骨折及操作并发症,而且尽可能地获得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骨性愈合,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提供了力学基础,保证了患者能够在坚强内固定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一方面促进关节血液循环和关节内滑液分泌和循环,有利于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另一方面可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纤维化甚至挛缩的发生,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恢复了患指的功能。如何发表论文
    s"p0O*r.R&}R0
    k(Y#l'jSf#k0  本组18例采用AO微型钢板内固定应用于各种类型的Bennett骨折治疗,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硬及活动障碍,均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我们认为,AO微型钢板治疗Bennett骨折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允许患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良好,是理想的治疗手段。
    2V+EDx'pt"FbiY0
    *t?0cjW"\;p5X0【参考文献】
    Ry`D,?(D0   [1]李贵存.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讨论会纪要[J].手外科杂志,1990,6(2):57.
    :]r _uiys7Yh?0中国论文网5hfk5f\:w D
      [2]王澍环.手外科学[M].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81?282.
    Oy$\O K n-_-[0中国论文网!uFOZ(M8v7f8a
      [3]郭阳,田光磊. 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骨折内固定后40例远期随访结果[J].中华手外科杂志, 2006,22(1):31.中国论文网Z dW~4RpK Go

    EQ {(a|0J5h`*Lo0  [4]李振峰,李明,刘培来,等.钢板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治疗Bennett骨折12例[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 20(7):479.中国论文网*w c/pE/ez

    :QA-x*bPS&[ OnX0  [5]许汉荣,吴力军,段万,等.桡掌侧入路微型接骨板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附14例报告)[J]. 浙江实用医学, 2007,12(5):355.如何发表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