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学科教育
  • 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3年11月12日 15:04 作者:葛永忠

    ]S$XR$} J0
    zu)B#G`L r0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k.ZrSo)\0葛永忠
    1`iW)QQ%I6?0(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00)   
    'w)r:_w)V5U']-};O0摘  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学习之源,创新之本。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新课标的实施为学生提问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本文进行了论述。
    h4^wke+|U}0关键词:数学;问题意识;新课标中国论文网4m8[3_|;f+W/kxd

    中国论文网 u5a3X^X(] u5d

    数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两门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的积极性和科学素养至关重要。而初中数学是真正意义的“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是每一位数学老师所必须关注的焦点之一。新课标的实施为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中国论文网3dOyyA6o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B&[7E.o-s#K$b Kn'zj0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师生地位极不对称的一种关系。虽然教育原理告诉我们,学为主体,师为主体。但实际情况,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学生的学生完全受制于的教师讲解。所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布置,学生完成;教师叫好,学生喝彩。在这样的教学状况与师生关系中,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均由教师“包办”,学生完全处于受支配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受到了深深的。学生不需要,也不可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都受到了影响。中国论文网)]8K~Y*LgyW]Q
    二、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的变化
    cg-I*l UI:dW5\0   从培养目标上来看: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不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还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老课标更侧重于培养学生对某种知识的掌握程度。从师生关系来看,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一切本该属于学生的东西全部还给学生,教师也成为了“导师”,师生的关系是平等、和谐的关系;从学习方式来看,传统的教育是一种“填鸭式”教育,学生是一种接受式学习,而新课标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因此,新课标更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w/k0[xkZ:Q0《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新课标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问题的意识的培养,既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中国论文网(e'VrI,WH6T
    三、在数学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尝试
    3z/M6c];ov0(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题中国论文网G2YA W,N3i#X3B
     数学学科内容比较枯燥,对于初次接触初中的同学来说会觉得没有其他学科那么生动,在学习中容易疲劳。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巧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所学知识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在讲解负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生活中的“存钱”与“花钱”的事例入手,把“存钱”记为正,“花钱”记为负,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引入“负数”这一概念。中国论文网H@hy,l\ [t
     (二)营造民主氛围,鼓励学生提问题
    o5b6[d'T0    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还得看有没有一个适宜的土壤与环境。在传统课堂中,许多学生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而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即使他有疑或者有想法,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问题的培养意识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程序,学生只有接受而不能有异议,于是课堂上便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了。中国论文网v(]S/},zYsZ
    (三)教给质疑方法,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中国论文网9a2KZWG3u
        教师应是一个设计问题的专家。备课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学情,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科学的设计问题,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思维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循循善诱使学生从教师提问中学会如何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其次,要勤于启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跃的热点和焦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第三还要鼓励敢于发问的学生。
    g;jn1|Z9j/T M7z7n-_0(四)适时恰当评价,让学生乐于提问题中国论文网"K~9i{7CA$mc&{~a \T
        一位伟人说过,“即使是好心的称赞,也必须恰如其分。”对于初中生来讲,更是如此,恰当的表扬与正面的评价,犹如阳光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进一步激发其求知与上进的动力;而不恰当的评价也犹如一盆冷水一样浇灭思维的星星之火。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所提问题的“价值”给予恰当而适时的评价。对于有价值的问题,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无价值的“问题”,则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但操作过程中既要做到奖“惩”分明,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更乐于提出新问题。中国论文网o~,c2Pp&M
    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点体会中国论文网`#kT)oW7lu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思考,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在探索中也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个性品质会得到锻炼,主体性逐步形成、发展。
    ([;U_&Y1ck~0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人类的宝贵品质,因为问题是科学发现的前提,不能发现问题,就谈不上创新,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强调问题意识不但能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还能促使学生去解决问题,直至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会得以发展。     中国论文网(R3S ]4ix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可能速成,也没有捷径可走。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学生为本”,创造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处理好“放”与“收”、“提问”与“释疑”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y'W"OetZZx0

    [/B wYNrv0 

    nQi"iawp&j0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