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博公益传播效果
2015年10月23日 16:34 作者:周怡
浅谈微博公益传播效果中国论文网:K:I-f@@0w{
周怡 新余学院中国论文网f'c5j
_A]N cg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2013年)规划项目——“基于‘stsf’模式下微博的公益传播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中国论文网/~.fe1tq,m2E
项目编号:13xwq02。
`xh D D0n&Z'r;^0摘要:2011年微博公益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公益充分利用了微博的草根性、快速传播特性,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常态化、平民化。中国论文网1mK/q0I} T
这种“微公益”它不仅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多样化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生活方式。本文围绕微博公益的效果的进行研究,
.sq'eD+xN?&Fw0分别从微博公益的正向效果、负向效果以及微效果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中国论文网&E7@Ga1e
M^%ub
关键词:微博公益;正向效果;负向效果;微效果中国论文网3T3] V#s;J%]}%T
2011 年微博公益进入大众的视野,微博公益特指“由社会人
ZD5OW
dX6s9t.?0士发起的,通过微博进行传播的,有社会众多平民参与,并给社中国论文网 v2T+MSa6I
K[]1gHL,n"xq
会公众带来福利的公益活动”。如 2011 年初的微博打拐、免费
`)Z [RZ0午餐活动等民间公益活动,得到了众多网民的呼应,获得了很好
0Z,l+X$dHw0的传播效果。 微博公益充分利用了微博的草根性、 快速传播特性,
7On n&rsO}u2T7~e0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常态化、平民化。这种“微公益”它不仅推动
-Md(g"f2x3f0了公益事业的多样化发展,更传递了一种“人人公益”的生活方
,G6g0FZ5f+S,\0式。中国论文网:iDd7G&J%\{"n
随着微博公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加入到“微公益”事
]^ p5o8S~;T^0业中来。面对这种新的公益方式,它的传播效果有待于我们研究中国论文网ph K#TZ9n
].|X^$dR
分析。总体来说,微博公益传播效果分三种,分别为正向效果、中国论文网:Tb]&[#N+u9| R}
负向效果以及微效果。
_ NT6Zix3PJ0一、正向效果:公益效果显著,推动了公益事业的多样化发展
9n$x%Ra9k3A1I0微博公益的低门槛,简单方便,使公益活动通过微博传递的
B Fc$_a0得到了众多人的呼应,人们纷纷转发信息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中国论文网@5z;G/g!c
R
微博公益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微博出现之前,由于信息的闭塞,中国论文网$_!GhOy j!j`L
人们对信息的接触是极其有限的。人们苦于没有途径接触到公益中国论文网tX'`0v3nW-w3I-fcVB
信息。而且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公益活动只与政府、慈善家有
_
a1@:SRt-r}f$_0关,需要帮助的人隐匿在远方,可谓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但中国论文网 Y6\qv6[|1E)`X*z
出现微博后,公益活动不再难以接近,不再是可有可无,偶尔奉
#w.qJ8aC0gI3X0献爱心的事情,而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和我们自身的利
Z8d(o8dqB ]:]0益紧密结合一起。我们只需要转发信息,关注别人的微博,或通
R$UegM]T0过微博网上转账,可以在点滴之间奉献爱心,帮助他人。
Z'T a-QI*X
|0如 2011 年,由《凤凰周刊》记者邓飞等 500 位媒体人发起中国论文网)DT7q
c9o8u)^3eYf
公益项目“免费午餐”,短短五个月,“免费午餐”经过微博的
4W
q`ED0传播和推动,募集了善款 1700 余万元,为各地 77 所学校的 1 万中国论文网UPp%HrL0K
多个孩子提供了免费的午餐。这一活动甚至还惊动了政府。2011
?Ip+Y.zX0年 10 月 26 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
a%Mw.D~0计划。一个公益项目居然推动了国家政策的调整,这在中国前所
g x*t!^M{
m9j0未有。免费午餐所取得效果是不可估量的。2013 年 3 月,江西新中国论文网j0Gaje9X$bah
余米粉店店主张火保三胞胎儿子刚出生就患上新生儿呼吸窘迫中国论文网4z.J!n Tv
综合征,巨额医疗费用难住了他。几天后,江西新余市委宣传部
M4{G-j~{0官方微博发出消息,呼吁“全城献爱心,吃粉救患儿”。消息一中国论文网U Y[2pt/e
发出,立刻引起了广大网友们的关注,当地许多市民都纷纷专程
Yv*eW
S-c1qj&@ N0赶去吃一碗米粉,贡献出一份自己的爱心,仅几天天时间,累计中国论文网5_PA$h5O)~c q*P
捐献近十万元,基本满足了三胞胎的前期治疗费用,挽救了三胞中国论文网Q.N+x Jy5Qp/Z b
胎的宝贵生命。中国论文网N;@`afN;C
二、负面效果:真假难辨,侵犯个人正当权利中国论文网9Ewl_cHatm-[
微公益信息量大,大多数由个人发布,信息传播速度快,这中国论文网3v2\#lp9IJ6U
使得微公益信息的审核非常困难,虚假不实信息经常出现。 如
[#?4oy.t3e4Y0一位网友发微博称一个一岁多的的男婴,被大火深度烧伤,呼吁
IQw-?4O0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并配发孩子的照片。但是几小时后,经过新中国论文网2K1]-yPE:]d
浪微博核实后为虚假信息,并进行了辟谣。但是在辟谣之时该信中国论文网[4BJ/v s
息已经被转发了 23147 次,评论了 3576 次,而辟谣的信息只被中国论文网{yg}0Y oc/KYY
转发了 252 次。
)_%b8g6u{&DV9W m0另外,网友在热情地投身微公益事件中时,也出现了侵犯个中国论文网7g6~-g{~{z%G e
人正当权利的情况:随意将别人的照片发布到网上、未经允许在
k1_
@+Qf7kLeO,V0网上公布别人的信息、扭曲事实侵犯别人隐私等等。 例如 2011
TW E*IWx'M'y0年 1 月学者于建嵘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在当
`-{h
EM2H(z4R?0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热心网友通过微博上传千余幅乞儿照中国论文网nF P?,I*e,Z5Qz
片。这些照片解救了数名被拐儿童。社会力量参与“随手拍照”中国论文网?
} a
@+D#o
e
是积极的公益活动,但“随意”将街头乞讨儿童的照片发布在微
1fa)]D
FW$|#u[,wI0博上,却有些不妥,这样做侵犯这些儿童的隐私和人格。甚至有中国论文网h
Tl)a3o z
网友强制拉着乞丐去验血,只是因为觉得行乞的大人和孩子长得
Bz(M-K1ady/?0不像,这也严重地干扰了别人的正常生活。最后微博解救活动也
~,u(N
VnHtHP._0不得不停止。中国论文网.AJ.XAe4Ryb*z
三、微效果:微博公益传播效果不显著中国论文网n!nu0?V%QE6uO6V
微博公益传播效果的第三种便是微效果。微博降低了公众从
7A3XVT!L$GQ2d
\
dx0事公益的门槛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公益信息,但是降低门槛中国论文网&}R,mZ&EH
也就意味着各种同质化的微公益救助信息太多,使得有效的信息中国论文网
n
n4Jhv'nlc
被淹没,微公益在声势浩大的发展中,也存在“雷声大,雨点小”中国论文网 L)sg5u:s2J)| Y
的情况。人们对微公益很感兴趣,但大多数只停留在转发和关注
&w+P?0y|]8R-ZQw0的层面,随手转发,但是转发之后不少网友便不再做其他实际性
T}&J-dFl#p0的事情。这就会造成微公益的关注度虽然很高,但实际解决的问中国论文网2f!tJ+@!^
am
题并不多。如 2010 年 4 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新浪微博发起
7r.dhp*i T.OE0的为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直到 2010 年 4 月 19 日下午 5 点,共
e7GfL4br;x
x/i0578354 名网友关注了,但是真正只有 5778 人参与了捐助。可以中国论文网.c#e]Q,nJ
看出,很多网友对公益活动很关注,但仅仅只是表达了自己热情
rU1O;B7Rf@*J![0和心愿,并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中国论文网 x#XK
R,hL w*U
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只有 29%的网友表示愿意为“微公益”中国论文网S vX5z(G*`5bVB*Y&vg|
会捐款,35%网友则表示“不会捐”,剩下的网友则持观望态度。中国论文网Q#y$A8[~
可以看出,在涉及到实际的捐款时,还是有很多网友会犹豫甚至中国论文网QA1u!ZI
坚决不捐款。
-q[&_,oe2I.iKU0微公益的未来的路还很长,如何让微公益传播更有力量,让中国论文网zD-|,m.o
s m
网友积极参与并采取有效行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中国论文网+Bn1QN;K&Yd
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快使微公益活动公开化,透明化,通过网中国论文网1XkA'W$o.~
络知晓公益活动的每一步进程和细节,让每一笔捐款落实到实
L`tv[ o
Kn`0处,让网友能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的捐款捐物起到了积极的中国论文网cjNG V
作用。其次,需要有关部门和机构对公益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Q0{%f/_ZT0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微公益活动进行核
9J-QNBe O0实并备案,清肃虚假信息。这样才能够使微公益能够长期的发展中国论文网_#u"u} rB"VK
下去,使更多的网友真正地参与进来。中国论文网dRq}3UO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4@"Y$P#US!~"p(C_9{
[1]曹文星.基于微博平台的微公益传播研究.人民网,2012.中国论文网QP6FMdIl
[2]陈雪.微博公益活动的特点和效应[J].慈善公益报,2012.11,中国论文网:uk.x-rJrM
23.
bJ ~'~Dp
FLM#v^8o0[3]魏加晓.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2012,中国论文网;rT4@!|N
12.中国论文网Vg^^JrAq
作者简介:
x7M9E%?T"H'K0周怡,女,1982年出生,江西宜春人。南昌大学硕士,新余中国论文网dLx` YC8u9Q.z
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