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层浪 ——浅谈语文教学的互动
2016年3月01日 08:56 作者:魏小明一石激起千层浪
——浅谈语文教学的互动
□ 魏小明
毋庸置疑,语文课堂只有真正做到让师生、生生互动起来,才能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理念,才能走出“满堂灌”的窠臼,也才能最终摆脱语文课堂“花时多,收效微”的命运。
我在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发现,要在语文课堂中做到“互动”,必须以目标制定、备课形式、组织教学等方面进行创新,才有可能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互动效果,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创新这颗石子的击打下,溅起欢腾的浪花。
一、寻觅“百花园”,引领“动”的方向
课堂教学始终围绕既定目标进行,目标不难制定,难就难在恰当。就一篇课文来说,恰当的目标一方面要有价值,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目标先后顺序等问题。
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我们在教时可以拟定以下教学目标:①概括内容,理解文章严密结构;②学习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③体会说明文语言特点;④认识说明文,抓住特征,了解说明事物的写法等。一两节课内我们很难把以上任务都完成,只能有选择地确定其中的一部分来实施。
确定两个以上的教学目标则必须考虑目标教学的先后顺序,就上文教学来看,我认为第一课时应该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特点”来说的事物,因为对初二学生来说,初学说明文时很容易将其与记叙文相混淆,首先必须让他们通过课文学习认识到:说明文就是用来介绍事物特征的文章,至于如何做到语言的准确性、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