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路径的视角分析校企合作模式
2015年10月23日 16:35 作者:隋维林 黄尧 唐可可 金伟
从企业参与高职教育路径的视角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中国论文网G`E/\cgc
隋维林 牡丹江大学中国论文网_p+u5nD
黄尧 唐可可 南宁奥理可赢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国论文网!eHrn,n#Q
金伟 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督查室
"N'[4a3\%]{7i
T0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科研项目《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GZYLX1213080);黑
4Yp2cwW#R0龙江省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GG0612)研究成果之一。中国论文网0j7onI4W
}8}
摘要:高职院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寻找出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找出适合职业院校教育应遵循的基本范
"zQL%`}D/]E0式,积极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合作的利益平衡点、互补优势、共享资源,校企文化融合对学生的熏陶,提高职业教育的
/__4x8V*zJ
Rv0教学质量。
$C7syt5v6hO0}0关键词: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zme7pUAw1z0一、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
8J%W&Xt5[h3a@9d0根据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深浅程度,校企合作不外乎以下三种中国论文网jb%U?A {$qO
合作模式:中国论文网oXAqO3H)SO0h
(一)浅层次合作模式
.OL,mL-bC;DM0根据社会市场人才需求状况,高职院校开设了各种专业,每中国论文网3Y&@Wz)j
个专业学生都面临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训,学校组织教师到企业
_/nV9b;T&N#s0单位联系实习事宜,或者企业缺人时到高职院校招聘与岗位要求
9SpKD~ME0相近专业的学生,在双方都有需求的情况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Y"O+Yv&CG0这种关系较为松散,企业缺人就到学校招聘,无岗位空缺时则不
;gn/EC2?[rY0招聘学生的。一般由学校倡导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实习、实中国论文网-SCn&L)wr:[}
s
训指导委员会,成员大多为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企业副总中国论文网c%mk+uU
n*~b
经理以上人员组成;与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的校企
T6Z'| l"ymcA0合作协议。中国论文网!xq
q{O)|lV)_
(二)中层次合作模式中国论文网M+@s9E"m)k
高职院校的教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提供业务咨询、人员培训等中国论文网2U
E0][+sE
a
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校企合作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中国论文网%V'YZi,o+P I^*W
体。建立起由国内外的企业家、技术工程师、专家及社会各界专
-VLDp9{{&Y0x0业人士参加董事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
pQy&F ]&web0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建立由教师、专家、企业专业人员参加中国论文网&p1w dT~ {`
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符合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教学中国论文网0U2A+k
gbQ"{
发展规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知识中国论文网3]g3u?YQ
能力结构、专业技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的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
i4{Cq3~0进行人才培养,这种合作模式比较紧密。中国论文网}(RBF[/{
(三)深层次合作模式
)D/} zqEZ3U8zX0学校与企业应该相互渗透,学校教师申请科研课题要针对企中国论文网`vI!b-X,i4z#{^5oi
业的发展需要作为攻关和研究方向,并将课题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国论文网`7_3^'Db.] X/L
[e
企业生产上,尽可能将科研成果物化为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企中国论文网:_&r
I0lap
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参与学校的相关
7GS+JTX?&? [c0专业的建设(教学管理、实习实训、学生管理等),建立校企深
TR$U-b|3J@0度合作形成利益共享关系。企业要进入学校,共同打造专业,共中国论文网^G/z
s)w%g
同申报专业有关的科研、精品课等项目,同时,学校教师要为当中国论文网\6^O5mi"L
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咨询指导、各种技术、中国论文网k{r(d!vT9p
营销、管理等服务。中国论文网6fu)TdGk?
二、校企深度合作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提升的动力分析中国论文网j]g9r-\D%Y3Z$A gJ\-a
2003 年美国学者 MarkS.Schwartz 研究动力机理时提出了一个
ry&~RA`]Q*m0“三动力”模型,即要使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包括经济动
u1] p-\L
Zs0力、制度动力和道德动力。其中促使企业来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因中国论文网$Q
Sq7E9mJ
是经济动力,而促使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外因是制度动力和道德动中国论文网2w s4Q
J0IH
力。从国家和社会层面,再结合高职院校发展状况和相关法律、
9W)qlusEJ0vCOX0制度建设来看,外因中的制度动力和道德动力是很难约束企业积中国论文网e@}#QLs
极参与职业教育,起不到推动作用的。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关
'Z#qu%|[s0键还要看内因即如何发挥经济动力的作用。中国论文网*]%v$a6kJ:qPEV
从经济动力层面上看,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支撑产业建设中国论文网7d-r$w/T:t!K"b0Y9a
v
的动力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获取主业以外的收益,其主
x;tIZ-S'x$]!]"k0要是通过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专业建设等业务获得学费收入;二中国论文网1E@jv|4C%x
是通过提供实习、实训岗位校企双方建立实习基地的方式,发现
.I0N
?*pY(}
S0优秀学生,同时也可以获得正式员工和实习生之间的工资差额,
n,My-N@B0降低生产成本。中国论文网 [&ZxK8W"{
提高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支撑产业建设的动力还要优化中国论文网 s*Gxm?6sr
职业教育与企业界面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中国论文网
M3O-_N6V!K8ZjbE
量信息,这些信息流在职业教育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中国论文网)@$j:isW(i#M
先要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最中国论文网XCg;ly0?x_&N
核心的是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论文网5RBD*zj&w
的核心是信息传递及时畅通,避免信息粘滞,提高其接纳实习学
y:T3_fk|ur0生的积极性。在企业与职业教育合作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依靠中国论文网K8X \`9PX3FC
s'G
政府推动。 校企合作要向多维度深层次发展, 必须依赖政府指导、
"EH+g }[0行业和企业支持,形成共生态发展格局。
!{,Qq"zlw8u0三、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N&D
xqg-S;_I0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有多种多样的,高职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论文网VyQI"nSH8dB"\
和发展,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都得到长足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中国论文网BKD't/\t
^|~u
应建立起“工学交替、“双层主体”的培养模式”。
jK6_i+{"n~ W0所谓“双层主体”培养专业模式是指有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
R1abqeb/rm3wa0培养学生的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教学、日常管理、中国论文网.y4[wcfTZ
实习就业等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模式。工学交替、“双层主体”中国论文网D
{X)N#u8y SF*d
培养模式是采用“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项目实操课程”的教
jF2m-{S&Y?0学模式,即由学校负责“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完成,中国论文网!YIrE0V"fF"JPq
企业方负责“项目实操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对学生能力进行
pP:{U#ot0培训,一起完成三个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
s\N8|%jXG0素质训练),在教学中应用实际企业工作任务来达到累积学生参中国论文网%D5hNO4kd
与项目的实战经验。“双层主体”专业培养模式必须达到校企双
(aKibT0方一起研究、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双方共同授课; 双辅导员制 (校
k(X.[jG(XI w0企各派一名人员);共同辅导学生学习;共同筛选企业项目引入中国论文网+j+[r nx)K3|
课堂,学校提供基本教学设备;企业派遣有经验的项目研发经理
z.D6t+lg1R@0长期驻扎学校,并负责带领学生完成企业一般项目。
i#K9KZ+}5G^$C"n1R0高职院校以往的教学体系改革经历了三段式、三点式、三环
Z!^ L+d6K3d0式过程, 还不能真正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 因此在工学交替、中国论文网C:q$o*BX%f
“双层主体”培养模式下,建立“生态教学”模式理念的指导下,
4Kv0|5]2`
J|7l0研究、实践了一体化教学体系,突破以往教学体系建设的线性思
,@0T,I1g K2|w+nM0路,采取多维交叉的立体思路,发现真正能够满足高职学生职业
e!M,rD5k$`'yS2RW#tR0能力培养需要的教学体系正是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需
-IR0R;X;d-HO2b;a0要的交集,即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所承载的正是适时、适
j$@v4?F-G|~p/r0度、够用的职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职业能力)。中国论文网ZJ$UP?JvRS
参考文献:中国论文网w@)\^"W,`
`p|5~
[1]黄饶.《“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与探索》.中国论文网|2Gl.k2Cz]Q:k
[2]隋维林. 《对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i!@2PN3qF(c V+nQM0《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07.中国论文网8Fqz|,U3eXy
|
[3]何军. 《旅游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构建问题研究》.中国论文网s2C5r-\`xHO!i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7.中国论文网-\%x-f6Q*I,ep^
[4]崔国成.高职院校实施“定单培养”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h.ICz,Iz1a0[J].物流科技,2010,(09).中国论文网c|7{SS8h9b%I
[5]赵彦普.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
+v!wKC[7G.m0科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