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教育理论
  • 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捕捉教育契机

    2011年10月18日 14:22 作者:余长敏

    买单。”我接着他的话问:“那,这不是拿国家的钱作私人人情吗?这不是明目张胆地违反国家规定吗?我想,那吴书记不是不明白这个理,他也不会为这5元钱而作违法乱纪的事情吧?况且,那吴书记说‘……给他一个单独的房间,就说是我的朋友……’完全只是出于对陈焕生的关心而已,他肯定没有让旅馆服务人员不收陈焕生钱的意思。”这时又有学生说:“现在还不是有拿国家的钱作私人人情的官员。”我接着他的话又引导:“现在确实有极少数的官员做这样的事情,他们公报私囊,无视国家的法纪法规,但这只是个别现象,我们不能用个别代替普遍,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官员是真真实实在做人民的公仆……”于是我有列举了现实生活抢险救灾中涌现的许多优秀官员为例证,教育学生:官员在人格上、在遵纪守法上和我们是平等的,不会因为他们是官就高人一等,就特殊一点,相反,他们更应是人民的公仆,更应该多为民办实事,更应该做大公无私的楷模;所以,小说中的吴书记他仍然应当遵纪守法的,就算他说了陈焕生是他的朋友,陈焕生也照样应当付住宿费的,“大姑娘”也完全没有必要要“懂得起”而不收成焕生的钱。今后,你们中如果有人作了官,也是人民的公仆,也理应为人民服务,也同样要遵纪守法,绝不会因你是官而比我们高人一等,而比我们特殊一点。这样引导,不仅培养了学生官民平等的观念、正确看待权力的思想,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中国论文网\1ox\h| Q~

    上完这篇课文,我不禁反思:不仅仅《成焕生上城》这篇经典是如此,其实许多经典作品,都揭示了人性的某些缺陷或人性中的真、善、美等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往往是跨越时空的,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承载着非同一般的教育意义,这些也正是我们育人的大好资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解读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利用这些育人资源,要善于捕捉作品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关联点,把作品中的人事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联系起来进行拓展,充分挖掘作品承载的教育意义,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文学作品中展现的世界,并通过文学作品所展现的世界教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自己、获得审美体验和熏陶,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会是成功的教育,也只有这样,“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做“学生生命的底色”。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