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共政治理论课审美化教学新探
2010年9月10日 10:22 作者:lunwenchina
论文关键词:公共政治理论课 审美化教学 语言美 形象塑造
Lt;~b9].hxv0 论文摘要:公共政治理论课应当借助于美的形式来进行设计和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整体结构美、塑造形象美、语言美、挖掘多媒体中的表现美。目的:使理论课能感染人、激励人、陶冶人、愉悦人。 中国论文网A i+@!\-E:p
在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真理是要表达的内容,善(从具有起码的社会公德、与人为善,到为了人类的共同的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要达到的目的。通过美的形式表达真、善的内容和追求,就实现了教学中真、善、美的统一,使教学既有深刻的理论内容,又有美的形式相映衬,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愉悦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信步于潺潺流水的伦理小路上,如诗如画,如沐春风;使学生赏心悦目地学习,在情感的共鸣中理解真理,把自己塑造成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德才兼备的比较完美的人。这样,理论不但具有了说服力,还具有了从情感上感动人、愉悦人、激励人、陶冶人的新特征,从而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意情跃跃,教师信心倍增。
5Vv_x2jF0 将美学原理应用到教学中,有学者将之概括为审美化教学,“它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充分挖掘施教媒介的审美因素,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从而开启其内在情智,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最优化的教学。要而言之,审美化教学是一种经过美学加工的教学,亦可称作艺术化教学。”本文试图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的审美化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XT]/@AZ:zn0 一、结构美 中国论文网t1jn*gcS s*n;?9l'G
这是指从整体上把一个教学节视为一幅审美或类似于美术绘画一类的作品,对之进行精雕细刻,使理论课在细腻的描绘下有整体的美感,诸如和谐美、多样性统一之美、节奏美、均衡美、整齐美等,给学生的心理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从静态来看,教学内容前后相衔接,彼此呼应,构成一个和谐的理论结构体系。其逻辑上前后一致,概念同一,判断准确,推理严密,论证链条环环相扣,呈现给学生一种表面和谐、结构完整的美的系统。表现在板书之编排上,就是一个前呼后应的完整结构图,体现出空间上的动态和谐美。这有两种方法,一是可称之为放射法,在讲某一原理时,先板书基本的概念,并不擦除,随着概念讲解的深入,各个相关的概念也呼之欲出,并与基本概念形成某种关系,层层叠叠,似呈网状,最后的推理概念油然而生,并与伊始基本概念前后呼应,于是形成了一个动态完整的体系。在具体的板书编排方面,可以是整节课仅举一个典型事例,随着教学的进行,不断在其外围增加新的关系层次,使讲解内容像多层花蕾分层绽开一样,艳丽多姿,体现多样性的统一的审美要求。另一个则相反,由外到内,我们称之为聚光法。即先讲出各种问题,各个外围的概念和观点,最后推理到基本概念和理论的过程。这犹如先分别画出龙的各个部位,到课堂教学结束时突然来了点睛之笔,于是龙腾空而起,使人惊叹。 中国论文网5R: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