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库
  • 首页
  • 论文发表
  • 论文宝库
  • 期刊大全
  • 新闻中心
  • 著作出书
  • 发表流程
  • 关于我们
  • 诚心通道
  • 联系我们
  • 当前位置:主页 ->论文库 ->教育论文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2015年1月20日 12:05 作者:余东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中国论文网F/p:D+`&y!O;Y-K+q

    余东杰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 江西共青城 330006

    7z]$?u(N0

    【文章摘要】

    Y&C;fB1Gk4gb0

    近些年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的热门专业, 这与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逐渐普及有着较大关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应当重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措施提高该专业各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尚存在不足,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措施,以期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提供参考。中国论文网ly0r9RL)Z,i"h}1Fo$A

    【关键词】中国论文网8tP5z.z(If"{7bX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措施;研究中国论文网,x L(S%G$vYw&UU+}

    二十一世纪时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世纪,电子信息类产业以及电子信息辅助产业将会成为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将会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逐渐引起关注,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可以提高电子信息科技专业的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电子信息科技教学经验,探索该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工作经验。中国论文网0pT7A"_`4R(PG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_ X1Gz&{7xDl0

    目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必备专业,在十多年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总体来看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课程设置方式,仅有一些重点大学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方面已有相当先进的研究成果[1]。多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研究专家认为在课程设置之前需要形成严禁科学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学问题的设置,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创新,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吸收国外高等院校先进的课程设置经验与教学理念,结合自身教学情况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的课程设置形式。中国论文网#v(Ea+vR;g

    2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措施中国论文网5b&QV.Pap

    2.1 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地位

    ~@J0k!h2x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的提升必须依靠良好的基础知识积累,因此首先应当加强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一般为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以及大学物理等,这些基础性课程作为必修课业应当让学生拿出充足的精力与时间来学习。在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模拟电路、电子线路、数字电路、通信原理、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信号与线性系统、数据库等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国论文网K6o5KZM-lO

    2.2 优化教学方案,改革教学内容

    OfK s.dkD0

    教学方案的优化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教学方案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当注意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需要避免教学方案中内容的重复,另外还应注意增加一部分具有当下研究成果的新理论与新技术内容,发散学生思维,完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改革应当以教材与基本教学任务为基础,大胆开设新式课程需要掌握一定的度,避免过分的超越教材而引发一些不良教学结果。

    3D WA'j E2V0

    2.3 扩展电子信息科技教学覆盖面

    (oA\%fn0

    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应当注意扩展教学内容的覆盖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无论是理论教学过程还是实践应用教学过程都具有较大的张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将各种与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相关的专业与学习项目紧密联系,比如计算机软件操作技术、网络环境下信息设置技术等。通过扩大教学覆盖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中国论文网vF{0a-y

    2.4 加强实践应用教学环节的改革

    T`$i+`g/k+U0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实践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课程设置的重点应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可以开设各种与本专业理论课程配套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实验课程,开设技术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电子类基础技能培训、电子电工技能培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应当循序渐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

    z-w+SS1~:Fh.^0

    3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方式中国论文网c QW#O-E'V.R

    3.1 专业课程设置需要与时俱进

    /a M [qs3B'`0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适当补充当下电子信息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求,适时适度调整教学策略,形成动态的课程设置模式,以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可以社会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另外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时效性信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些指导。中国论文网 ?)[~8Dv_+ue.cv%a'v

    3.2 重点抓实践应用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中国论文网8xD2WYNR

    课程设置要充分保证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与教学质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为了改革核心实践教学项目,可将教学课堂移至实验室和机房,确保学生真正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锻炼联系起来,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实践基础。中国论文网CW A+`6K$y5F t

    3.3 不断优化师资结构,加强结构研究中国论文网#TRCe&N-\ B3V

    高等院校应当重视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学素质,提高课程设置能力。教师在课程设置中应当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以及主观能动性,加强对教学结构的研究,逐渐形成课程设置的良性发展形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方面需要加大教学设施和教学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机构,补充实验室教学设施。

    ,\#St#L-V,gt0

    4 结语

    8Z.yy9Q4gr%WO Y%m0

    课程设置关系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的教学质量,最终影响到高等院校向社会建设输送的电子信息科技人才的质量。我国高等院校在我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应当注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当注意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设定科学的教学目标,保证将学生培养为适应电子信息科技市场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hRUGv'T|)Q0

    【参考文献】

    M sE3r Ib}0

    [1] 乔闹生, 雷立云, 黎小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 科技信息,2014,12(07):6+11.

    1N$s o t0?Gj5Lh0

    [2] 徐国旺, 闫旭东, 谭保华, 童亚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教改研究,2012,10(08):120- 122.

    !MV[` L]'q@5b8n0

    [3] 乔闹生.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J]. 科技资讯:科技教育,2011,02 (05):197.

    5}4`cixe`Y0

    【作者简介】

    v9a5E/E2q[0 余东杰,1984 年01 月出生,性别男, 民族汉,籍贯江西鄱阳,职称助教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发给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 回顶部
中国论文网|微信客服:15295038855
本站提供论文发表发表论文核心论文发表
免费论文发表资源,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lunwenchina@126.com